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導語:《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是原四十一軍紀委書記宋子佩以五年的時間整理出來的傾心之作,可以說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對南疆作戰的反思和吶喊。在對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隨著幾分淒涼和悲壯,讀來令人揪心落淚。

隨著作者充滿激情的筆尖龍走紙端,高平攻堅戰的悲壯畫面全景式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戰役過程跌宕起伏,讓我們時而悲憤,時而悲傷,時而熱血賁漲,時而淚灑衣裳。

本來是想牛刀殺雞,速戰速決,但卻打得如此慘烈;本想3至5天結束戰鬥,結果打了28天。四十一軍的將士們打得英勇,盡心盡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隊之一。

但是,這一仗贏得也太艱難,只能說是慘勝。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讀者在讀完此文後,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勝利之母,失敗未必是勝利之母,勝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資本,只有認真總結勝利的經驗和汲取失敗的教訓,經過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才更有把握打贏下一場戰爭。

我們不必去苛求前人,問問自己吧!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能否像英雄那樣英勇?我們能否不犯前人所犯過的錯誤?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時間凝鍊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殺所要期盼的回答。

——羅援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再去納隆

2月21日19時, 121師362團奉命向扣屯開進。

途中發現班俊一帶有敵人活動, 362團即令尖兵連搜索前進, 攻佔班俊。尖兵連剛迂迴到班俊村左側便與敵人交上了火, 槍炮聲驅走了飢餓和疲勞, 戰士們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 英勇殺敵,經一個小時的激戰, 殲敵30餘人, 餘敵潰逃, 繳獲汽車1輛, 107火箭炮2門, 糧食、彈藥、軍需倉庫各1座。

他們打了勝仗, 首先是要把肚子填飽, 把彈藥帶足。

倉庫裡有大米白麵,牛奶罐頭,沙糖姜酒,大家邊吃邊裝。飢不擇食, 很多人用河溝的水攪拌著生米生面大把大把地吃。王烘副團長見此情景, 既高興又難過, 不無感嘆地對陳營長說:"我們的戰士多好啊! 餓成這個樣子, 還執行命令勇敢作戰, 世間少有啊! "

陳楚漢營長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由於情況緊急, 又是夜間, 二營攻克班俊後, 來不及打掃戰場就立即佔領有利地形搶修工事, 組織防禦。

21時30分, 121師接軍指命令:"你部二團立即向扣屯開進, 搶佔有利地形, 形成對內對外正面, 阻敔增援, 防敵逃跑。同時, 以1個加強營的兵力直插納隆橋附近設伏,佔領有利地形, 堅決殲滅由銀山沿3號公路前來高平接應敵三四六師師部的2個連。"同時軍還向121師通報了123師367團已佔領釦屯, 令362團向扣屯急進協同367團作戰。

362團再被調走1個加強營,師指身邊就不足1個營的兵力了。

這點兵力不僅無法守住312高地附近地域, 就連對付敵八五二團的1個營和特工隊、民兵的襲擾都很困難,這叫前線指揮員如何指揮作戰? 361團去安樂歸123師指揮, 363團在董賽防守距師指20公里, 362團不足2個營又急調1個加強營去納隆執行任務, 距師指10多公里, 兵力之分散, 任務之艱鉅, 可見一斑!

但扣屯是關係到戰役關鍵的交通要道, 務必重兵把守, 而現在師部只有1個團部率領不足1個營的兵力如何防守? 但命令必須執行。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王烘副團長和二營營長得知兄弟部隊已佔領釦屯, 出發前通知部隊:" 扣屯已被友鄰367團佔領, 務必注意聯絡, 不要發生誤會。"

" 現在是11點( 23時)要把部隊收攏起來, 沿公路進至扣屯交叉路口, 向南走就是去納隆的公路, 大約有十幾公里。我們要動員部隊吃大苦、耐大勞, 夜晚開進, 必須保持肅靜, 隨時作好戰鬥準備。繳獲的米麵要多帶一些, 到納隆再做飯吃。"王烘副團長向二營長交待說。

"上級通報367團二營已佔領釦屯, 班俊的敵人又剛剛被我們消滅, 估計到扣屯的三四公里不會有太多敵人, 我想下山時, 把體力強和體力弱的戰士搭配起來, 三四人一組, 互相攙扶照顧, 防止掉隊。" 陳營長向副團長請示說。"動員幹部、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多帶彈藥和米麵,並照顧好體弱的同志。" 副團長補充說。"要四連擔任前衛, 把營部通信排長派去帶路, 他識圖能力強。"陳營長說

21日23時10分, 121師又電促362團:"你團以1個營的兵力直插納隆, 因任務緊急, 決定你團二營執行該任務。"

"師又催促我們迅速收攏部隊, 立即沿公路向納隆開進, 最好能於22日8時前趕到納隆, 搶佔有利地形, 設伏殲滅接應高平南撤之敵。"團長張志安邊把電報交給王副團長看, 邊補充交待說。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他看到王烘副團長、陳楚漢營長都飢餓疲勞得精疲力盡, 拄著棍子走路還搖搖晃晃,很不忍心。遂叫參謀長動員指揮所人員奉獻一點吃的東西, 結果在三四十人中只湊了2片壓縮餅乾。

團長要副團長和營長吃掉, 他們堅決不吃, 堅持要與戰士們同甘共苦。同時向團長報告: 剛才攻打班俊時, 繳獲了敵人1個軍需倉庫, 由於天太黑, 情況太緊急, 未進行清理, 只有炮連從倉庫裡拿了點吃的, 請團裡天亮後打掃戰場。

團長極為感動, 含著眼淚顫抖著雙手把壓縮餅乾分給他倆每人片。王、陳二人淚流滿面, 泣不成聲, 把餅乾接過來裝入口袋就離去了。

二營經過緊張的準備, 於22日2時20分從山上收攏部隊, 進至班俊公路集合, 3時30分向納隆急進。

星光被烏雲遮蓋, 黎明前更加黑暗。

二營指揮所不斷向尖兵連下達指令:" 扣屯有友鄰部隊, 注意聯絡, 不要發生誤會。"

四連尖兵班進至扣屯村外時, 發現向南有條大路, 誤判已到交叉路口,立即向南行走。

前進約百餘米,路愈來愈窄, 跟隨尖兵班帶路的營部通信排長劉冬發發現路線不對, 即向何錦恆副營長報告。何副營長連忙報告營指, 王副團長和陳營長前去查看路線, 因天黑能見度差, 未判斷清楚。

王副團長又指示四連連長與通信排長帶尖兵班前去核對路線。

當他們走到橋頭附近, 發現公路上有人走動, 通信排長劉冬發立即發問口令, 對方操著不熟練的普通話大喊:" 放下武器快投降!"

"不好, 是敵人!" 劉排長當即向喊話人投出一枚手榴彈。

這時, 隱蔽在公路兩側高地、房屋內的敵人向尖兵班猛烈射擊, 把部隊壓制在公路兩邊的水溝裡。

四連連長指揮部隊迅速展開, 作好戰鬥準備, 但因情況不明, 怕與友鄰367團發生誤會, 不準還擊。

王烘副團長和陳楚漢營長髮現前邊村子裡向外打槍, 便下命部隊停止前進, 兩個人再次到前衛連觀察情況。

當他們走到五連時, 突然遭到來自附近幾個山頭的猛烈射擊, 部隊被壓制在公路一線不敢還擊。

王副團長跑到五連指揮所, 急令五連"快撤"。五連連長帶1個排撤離公路後, 迅速佔領扣電村西側山腳, 因怕誤傷友鄰部隊, 仍不敢開槍還擊。

這時,四連、六連在慌亂撤退時建制已亂,無法指揮。傷員、烈士扔在公路上沒人搶救。

4時14分,王副團長向團指報告:" 我營在扣屯遭敵襲擊!"

2分鐘後發現報錯位置, 又向團指報告:"我營在公路岔路口(08229)遭敵阻擊。"

團指覆電:"查明當面情況。"

教導員要通信排長劉冬發找各連幹部, 把部隊收攏起來, 撤至安全地方待命。

劉冬發在公路北側小土包下找到了五連副指導員李天祿和二排長苧棟森、司務長吳柏新, 六連炮排排長鄒宏輝。看到他們都沒有部隊, 全是"光桿司令", 心急如焚, 立即催促他們趕快去找部隊, 並說這是營長、教導員的命令。他們聽後各自找部隊去了。

6時左右, 營長用步談機與各連聯絡, 命令各連立即向營指靠攏。

但因天還未亮, 霧大, 各連又不知道營指的位置, 部隊沒有收攏起來。

6時30分, 五連請示營指如何行動, 並建議上級幫助查明釦屯情況。

王副團長指示其:" 堅守既得陣地, 天亮後撤離扣屯。"並要五連打信號彈報明位置。

五連發射紅、白信號彈各一發, 敵人的高射機槍、迫擊炮立刻向他們猛烈射擊。

營指又將此情況報告團指。

團又覆電:"查明具體位置。"

6時40分,二營第4次向團指報告:"。敵向我炮擊的位置是(08226,082227)。"

7時許, 敵繼續向我炮擊, 炮連連長要求組織炮火還擊。營長陳楚漢怕誤傷友鄰部隊, 不準還擊。

8時,二營再次向團報告:"敵向我打槍、打炮的位置座標是(08222、08226)"。團指覆電:"繼續查明情況。"8時30分, 二營第6次向團指報告: "我營傷亡較大, 敵人還在向我炮擊。" 團指覆電: "你營撤離炮火地帶, 轉移到安全地方, 邊撤邊聯繫。"遵照團指命令, 二營向安全地帶轉移, 邊轉移邊把旗子插到公路上或稻田地裡。結果, 旗子插到哪裡敵人的炮火就打到哪裡。

8時50分, 362團向師指報告: "二營在扣屯遭敵82迫擊炮和40火箭筒射擊, 部隊傷亡較大, 是否友鄰部隊, 速告。"

121師指揮所立即覆電: "立即停止攻擊, 先聯絡識別,不準還擊。"

9時35分, 二營邊轉移邊用軍號、旗子、信號彈反覆聯絡。但信號從哪裡發出, 敵人就向那裡開槍打炮。

這時,營長陳楚漢判斷: 當面確是敵人, 並非友鄰部隊。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二營開始還擊, 但這時部隊已經被打亂了。

121師指揮所得知362團二營進至扣屯發生激戰, 遭到重大傷亡, 大惑不解。

"軍指多次通報明確告訴我們, 123師367團已佔領釦屯, 為什麼362團到扣屯會發生激戰?"鄭師長說。

"扣屯地區敵情複雜, 敵特工、民兵晚間活動可能與362團二營遭遇, 可能367團也參戰, 三方對打, 所以激烈。"張參謀長分析說。

"這個情況很奇怪, 昨晚班俊(到扣屯必經班俊)還有敵人, 被我們362團消滅, 此前367團是怎麼進入扣屯的? 另外, 軍指多次電告367團已佔領釦屯, 還要362團進到扣屯後協同他們作戰,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問題?" 毛副軍長不無疑慮地說。

22日10時左右, 我一邊聽他們分析情況, 一邊警惕地用望遠鏡觀察附近的山頭。突然發現312高地山頂有部隊, 正在有秩序的排著一路長隊向山的東坡運動。

"左邊山上有部隊, 穿綠色軍裝, 大約有1個連的兵力。"我急忙報告毛副軍長。

"快把指揮所轉移到公路右邊山上, 要部隊做好戰鬥準備!" 毛副軍長對鄭師長說。

"真是奇怪! 昨天下午我們到這裡時沒有發現這個山上有人,一夜之間怎麼會來這麼多人呢? 這裡除了我們再沒有別的部隊呀!" 我說。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軍通報123師367團在扣屯,不會在這裡呀! 從這個情況分析可能是敵人, 但從排著長隊行動緩慢又無戰鬥準備的情況看, 又不像敵人。"毛副軍長一邊用望遠鏡觀察一邊分析說。

突然, 一師管理科管理員驚慌喊叫: "不好了!山上有敵人把我們包圍了。"

"你瞎咋呼什麼, 根據什麼說是敵人? "周政委立刻制止他。

"老宋你儘快找通信科長與對方聯絡, 把情況搞清楚, 我與鄭師長把部隊佈置一下, 準備戰鬥! "毛副軍長指示說。

此時, 師指揮所附近可用的部隊不足1個連。我與一師通信科長和2名參謀選擇了一個小山頭繼續觀察。用八倍望遠鏡觀察看得比較清楚。

通信科長說: "好像是自己人, 軍裝帽徽都與我們的一致。"

這時, 312高地的部隊已經散開, 臥倒隱蔽準備戰鬥。

我立即讓通信參謀把上紅下黃的聯絡旗子舉起,對方也舉起上紅下黃的旗子; 我又要參謀打一發白色信號彈對方即回打一發紅色信號彈, 問一答證實是自己人。

對方警惕地又打出一發白色信號彈, 我們馬上打出一發紅色信號彈回應。

這時, 雙方都確信是自己的部隊了。

但他們是哪個部隊? 為什麼會到這裡? 我讓號兵發號語問他們是哪個單位的, 回答是二營六連。我還是搞不清楚, 又讓號兵告訴對方我們是一師指揮所, 調六連連長過來。

約半個小時六連連長來到我們陣地, 我一下認出他是123師367團六連連長王化民。

"你們不是佔領了扣屯嗎?" 我驚訝地問他。

"我們團和坦克團到達安樂被敵阻擊, 幾天戰鬥未能通過, 師王政委和程副師長及我團政委帶二營沿小路穿插到這裡(312高地)。因前面有敵人防守, 敵情不明, 後續部隊還未上來, 尚未下山。" 連長告訴我。

"那麼扣屯是敵人在防守了, 一師二團沒有與你們發生誤打吧? "連長肯定地回答說:"扣屯是敵人。"

我心急如焚, 趕快讓機關向毛副軍長、一師首長報告。接著, 我又問六連連長: "你們什麼時候到這裡的?""已經一天兩夜了。"他回答說

123師367團近千人的兵力, 為什麼不去佔領扣屯,而呆在大山頂上按兵不動? 軍指一再電告121師, 123師367團已經佔領扣屯, 我想這裡面一定有誤。

我對七團六連連長說: "你回去告訴你們師政委和程副師長, 一師昨晚已經到達這裡, 毛副軍長隨一師行動,有什麼事好聯繫。"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毛餘副軍長和周開源政委在越南戰場

123師367團六連長的話,使121師、師團指揮員確信友鄰123師367團並未佔領扣屯。

121師首長對所屬362團二營進至扣屯後遭敵猛烈炮火襲擊, 長達6個小時不敢給予還擊而致使傷亡慘重非常生氣, 非常痛心! 這對一個指揮員來說,那是終生的痛苦和愧疚……

121師在接到軍指命令調362團向扣屯開進時, 121師師指、軍前指身邊只有362團一營1個營的兵力, 但121師和軍前指的首長顧全大局沒有派部隊去救援自己受困的部隊, 而是按照軍指的要求抽出1個營迅速趕赴扣屯,增援123師367團, 足以彰顯一師部隊的作風。

22日9時40分,362團二營營長陳楚漢判明確為敵人後,根據師指命令, 組織部隊向敵人反擊。但敵在東南方向, 我在西北方向, 敵人看我清楚, 而我進攻部隊迎著陽光, 看不清楚敵人的具體位置。加上敵人居高臨下, 佔著有利地形, 而362團二營全部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天時地利等諸多因素對我軍非常不利。敵人的火力密度越來越大,愈打愈猛, 二營完全處在敵人三面火力夾擊之中, 無法反擊。

22日9時50分, 團電令二營迅速撤出戰鬥, 撤離敵炮火封鎖區。並告二營, 一營於22日7時45分已進到扣屯, 注意聯繫, 向營靠攏。同時, 團指指示一營派部隊接應二營, 救護傷員。但一營錯判位置, 把班俊當成了扣屯( 兩者相距約3公里)。22日10時20分,二營仍被敵人壓制在公路旁無法轉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殺出一條血路向一營靠攏。但一營的位置按團指指示的座標(08226),是在扣屯西側的一座松樹山, 距班俊約3公里,當時敵人一直佔領著,二營對此一無所知。

10時50分, 二營按團指指示的位置向松樹山靠攏。

當部隊接 近松樹山時, 又遭到山上敵人火力猛烈攻擊。副營長操起輕機槍邊打邊喊: "前面就是一營, 衝過去向一營靠攏! "

通信排長劉冬髮帶領十餘人衝上1號高地, 斃敵3人,但遭3號陣地敵火力側射。劉冬發又操起火箭筒, 連打3發, 摧毀了3號高地敵人2個火力點。

副營長趁機進至1號高地西南側, 組織部隊向松樹山實施火力壓制。營長率部隊向松樹山進攻, 戰之許久沒能攻佔松樹山, 也沒發現一營的動靜。

營長氣憤地說: "打了一天一夜都說是友鄰部隊, 這回又說我一營在松樹山, 結果還是敵人, 這是打的什麼仗呀?"

隨即他與副營長研究, 當面之敵居高臨下佔著有利地形, 使我進退兩難, 不如攻佔松樹山轉危為安。

於是, 組織部隊第二次向松樹山進攻。

當進至松樹山東南側凹部時, 又遭敵猛烈火力阻擊。2瓦電臺報務員犧牲, 營長陳楚漢負重傷, 預備電臺失散,對上對下聯絡中斷。

部隊失去指揮, 慌不擇路到處亂跑。有的向高平方向跑去, 有的往班俊方向跑去, 有的向國內方向跑去。幾百人的部隊逃離了戰場。

何副營長趕上往西南方向撤退的一路, 問: "5號(副團長)、營指在哪裡? "回答不知道。他趕快超越隊形向前趕, 遇到四連連長, 再問副團長和營指在哪裡? 四連連長也不知道, 反問副營長往哪裡走? 何副營長非常著急, 飛跑到前面攔住領頭跑的戰士, 問前面還有部隊嗎? 回答不知道!

在此關鍵時刻, 何副營長立即下令部隊停止前進, 並宣佈由他統一指揮。

他把這幫人收攏起來, 撤到一個隱蔽的地方, 清點人數共69人, 其中幹部8人(副營長何錦恆, 四連連長張偉楊、副指導員林嶽雄、排長陳招強、六連指導員許喜澤、二營炮連副連長劉玉銻、三排長林楚和、 機槍連二排長曾勝華), 何副營長決定編成4個班, 佔領一個山頭組織防禦。

22日16時左右, 高平方向傳來激烈炮聲, 何副營長決定向高平方向攻擊前進, 但走出沒多遠就發現一股敵人追了上來。何副營長立即指示四連連長帶領部隊佔領山頂, 他帶領3名戰士隱蔽下來掩護。當敵人接近50米時,他們一齊開槍投彈打跑了敵人。

3名戰士投完手榴彈便自行撤離, 把何副營長一人丟在那裡。何副營長髮現3名戰士不見了, 就到山頂找四連連長。結果四連連長也帶人撤走了, 現在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只好隱蔽起來, 尋著有槍炮聲的方向尋找部隊, 經過三天三夜, 他終於找到了在高平的四十一軍直屬隊, 並在那裡參加了戰鬥。

四連連長在何副營長開槍阻擊敵人時, 便帶著部隊向國內撤退。途中遭到敵人多次襲擊, 最後僅剩20餘人。他們已經斷糧7天, 飢餓嚴重威脅著他們的生命。

一天走到一片木薯地裡, 他飢餓難忍, 要挖木薯充飢,許多戰士說吃木薯要中毒, 勸四連連長不要吃, 但他無法控制自己,挖出木薯大吃一頓, 不多時便中毒身亡。

由二營炮連副連長劉玉銻帶領的39人, 渡過平江, 邊打邊走, 五天五夜後撤至茶靈被123師358團的部隊收編。

往班俊方向撤退的一路是五連、六連。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由於協調組織不好, 各自為戰。五連連長帶著11人向國內撤退, 途中遭敵襲擊又失散了7人, 最後他只帶著3人撤回國內平孟。

六連連長帶著4人跑到安樂被361團收留。

教導員帶領五連、六連56名幹部戰士於22日18時撤回班俊歸建。

22日23時, 通信排長劉冬發找到了失散的2瓦預備電臺, 用明語向團指急速報告: "我營只剩下幾十人了, 營長、教導員可能犧牲, 請速派部隊接應。"

團指即復: "立即收攏部隊, 就地組織防禦, 成立臨時於黨支部, 等待增援。"

23時30分,121362團一營奉命進至312高地東側山腳接應二營。二營撤回班俊時, 共收攏184人, 5天后又歸隊百餘人。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扣屯之戰, 121師362團二營共傷亡154人, 其中亡106人,傷48人。慘重的傷亡, 悲壯的場面, 令人們]刻骨銘心, 永生難忘。

這次冤枉的死傷, 完全是由於123師前指謊報軍情, 謊稱其已經佔領扣屯造成的

121師362團二營奉命馳援123師367團, 軍指先後發了5封電報明確告訴121師扣屯已被友鄰部隊佔領。二營也一直信以為真認為367團已經佔領扣屯, 致使敵人向他們猛烈射擊長達6個小時未予還擊。期間二營曾多次向362團, 向121師報告情況, 團、師均明確指示, "查明情況,進行聯絡, 停止攻擊, 不準還擊。"直到二營營長判明情況, 確定是敵人而下令反擊時, 為時已晚。王烘副團長沒有戰鬥經驗, 當遇到不明火力壓制時, 不會處理這種危機情況, 只下達了"快撒"的命令, 既沒有具體交待撤到哪裡, 又沒有組織掩護, 部隊驚慌失措, 到處亂跑, 各自逃散, 甚至連傷員、烈士都丟掉了。後來王烘同志身負重傷被俘, 他大義凜然, 視死如歸, 敵人沒有得到任何情報, 兇慘的越軍把幾顆手榴彈綁在他的腰部將他炸得粉身碎骨。組織讓他帶領1個營到納隆執行任務, 雖然打了敗仗, 自己也壯烈犧牲, 但他是一位英雄, 悲壯的英雄,是一位歷盡萬難, 而萬難不屈的錚錚的男子漢。

362團二營在扣屯遭敵伏擊的第二天, 團長張志安親自到現場掩埋烈士的遺體, 發現烈士們的掛包裡、口袋裡裝著生米、沙糖和草根、野菜。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絕、泣不成聲。所有在場人員, 望著這些永遠離開的戰友,望著這慘烈的場景, 無不悲痛欲絕,痛哭失聲。

362團二營在扣屯遭敵伏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 軍和軍區很快就知道了, 於是撤消了二營去納隆的命令。

362團二營在扣屯遭受重大傷亡後, 已基本失去戰鬥力。此時362團只有不滿員的一營尚能參戰, 這是121師進至扣屯擔負防守任務的唯一兵力。123師七團雖有一個多營的兵力, 但尚未明確指揮關係,有待請示軍指才能統一指揮。

現在1個師部僅帶1個營的兵力到扣屯斷敵後路,阻敵增援, 其任務之艱鉅, 處境之兇險, 可想而知。

這時, 軍區前指發來敵情通報: "敵人從太原出動100多輛汽車, 經董賽到高平增援。"

100多輛汽車是1個加強團的兵力, 情況十分嚴峻。

毛副軍長立刻召集一師領導研究對策。命令121師363團在董賽地區佔領有利地形,搶修工事, 向太原方向組織防禦, 阻敵增援, 不得讓敵人前進步。命令362團迅速調整組織, 堅守扣屯以南要點。123師367團二營佔領扣屯以北要點。121師師部除了保障作戰指揮人員外, 全部動員, 編好班排, 選好陣地, 區分任務, 分兵把口, 阻敵增援。同時命令所屬部隊堅守陣地, 浴血奮戰。

毛副軍長臉色凝重, 兩眉緊鎖, 他一手拿著敵情通報,一手緊抓碎土, 陷入沉思之中。

121師周開源政委走過來說: "如果敵人從董賽增援, 363團必有一場惡戰, 他們3天斷糧, 彈藥消耗大半, 部隊已經傷亡不少, 沒有炮兵支援, 這一仗打起來非常艱難。但這個團能打防禦戰, 又有老英雄李培江副師長指揮, 不會讓敵人突過來。即是突過來1個營甚至2個營, 到這裡還有我362團1個營阻擊, 絕不會讓敵人進到高平。現在關鍵是扣屯沒有部隊防守, 124師的部隊仍未穿插到納隆, 如果敵人從太原出動經納隆到高平, 是暢通無阻的,這是個大漏洞, 不知軍指是否在做什麼補救? "

"你想得很好, 我正在想這個問題, 初步想了個預案, 等一下我們起研究一下。"

毛副軍長想出了由被動轉為主動的方案。已經是下午3點多鐘了, 部隊都在嚴陣以待, 準備與敵增援部隊進行一場血戰。可是四五個小時過去了, 仍沒見到有任何動靜, 我疑惑地對毛副軍長說: "可能情況不準, 如果敵人不在此通過, 我們怎麼辦?"毛副軍長說: "我們快來研究一下集中兵力, 扼守要點的方案。"他把地圖打開分析說: "原規定戰役第一階段, 一師的任務在班莊殲敵八五二團, 三團穿插至董賽斷敵退路,阻敵增援是十分必要的。現在敵八五二團已調至高平以東增援, 三團仍守在那裡已經沒有實際意義。敵變我變, 我想如果一師集中兵力於扣屯,固守三叉路口, 對內對外形成阻擊正面, 向南可卡住經納隆至太原的公路, 向西可卡住經董賽至太原的公路, 這樣兵力集中, 扼守要點, 從哪個方向都可以阻擊敵人。"大家聽後都覺得這是一個萬無一失、化被動為主動的上策。

鄭師長隨即要一師作訓科副科長滿元剛(科長缺編,滿主持全科工作)起草電報發往軍指。

不久軍指覆電: "你師率二團在扣屯防禦三團仍守董賽不動。"

軍令不可違, 大家立即行動起來, 按現有兵力在扣屯組織防禦。

分不清敵我!謊報軍情致友鄰傷亡慘重,羅援悲薦:生死28天(15)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