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百面戰旗背後的故事之二十二: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導語:今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海軍建軍日。

當遼寧艦航母馳騁海疆、守衛國門的時候,當山東艦航母入列海軍、駛向蔚藍的時候,當神秘核潛艇遊弋遠洋、威震敵膽的時候,當中國戰艦護航波斯灣、緊急救援海外兒女的時候——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每一箇中國人,無不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為祖國日益強大的海軍感到無比自豪!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渡江時,渡江戰役東線指揮部設於泰州白馬廟。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華東海軍在這裡宣告成立。

1953年,毛澤東主席視察海軍艦隊,親筆題寫了“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的光輝題詞,他先後登上了五個艦艇,重複題寫了五次,這在毛主席題詞中是絕無僅有的,足見共和國的締造者對建設強大海軍的期許。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1989年,經中央軍委批准,將1949年4月23日確定為海軍紀念日。

71年來,這支從陸軍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海軍部隊,已經成為躋身於世界前列、現役艦艇總噸位僅次於美國的西太平洋地區最大規模的海上武裝力量。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71年來,人民海軍經歷了上千次的戰鬥考驗,在解放沿海島嶼、突破海上封鎖、維護領海主權等方面立下了赫赫戰功,鍛造出“海上猛虎艇”“海上先鋒艇”“海空雄鷹團”等一大批敢打必勝的鐵甲勁旅,鑄造了共和國牢不可破的海上鋼鐵長城。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71年來,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無論周邊環境如何惡劣,英勇的人民海軍都發揚勇當先鋒、敢於勝利的精神,不畏強敵,枕戈待旦,提高警惕,保衛祖國,誓死捍衛祖國尊嚴,隨時準備粉碎一切來犯之敵和任何分裂祖國的圖謀。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海軍“海上先鋒艇”。

敢打必勝的“海上尖刀”

一一記海軍“海上先鋒艇”

一、解放萬山,威震敵膽

中國人民海軍“海上先鋒艇”的前身為原廣東軍區江防部隊“先鋒1號”艇。原是日本的一艘驅潛艇,1949年10月我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時,從敵人手中繳獲。該艇於1935年下水,排水量僅為160噸,最高速度10節,裝有日式13.2毫米和12.7毫米炮各兩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新中國成立以後,英勇的人民解放繼續南征北戰,在肅清國民黨大陸殘餘勢力的同時,於1950年4月解放了海南島,國民黨的殘餘部隊大部分逃到了臺灣,其餘退守萬山群島,妄圖“封鎖海口,策應大陸,準備反攻”。

萬山群島位於珠江口外,由40多個島嶼組成,遍佈於香港與澳門之間的海面上。

國民黨在萬山群島部署了海軍第三艦隊、第四巡防處和秀英巡防處、一個陸戰團、一個由海匪組成的“廣東突擊軍”共3000餘人。

有護衛艦、登陸艦、掃雷艦和炮艇等各種艦艇30多艘,總共1萬多噸,統由艦隊司令、海軍中將齊志鴻指揮。

這股敵人佔領萬山群島後,搶劫來往於香港、澳門的商船、漁船,僅搶劫“新生”號拖船就掠去客商黃金562兩,成為轟動香港的“海盜訴訟案”。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面對這樣的強敵,人民解放軍的海上力量顯得特別“薄弱”。當時江防艦隊只有5艘炮艇,9艘登陸艦,總噸位不到1000噸,而且有的艦艇是用商船改裝的,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

為了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解放軍確立了“逐島攻擊,穩步前進”的方針,把佔領垃圾尾周圍諸島,奇襲敵人艦艇泊地,做為戰役主攻目標。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5月25日2時,我軍的“先鋒號”、“解放號”、“奮鬥號”、桂山號”等6艘艦艇從唐家灣起航,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夜航,神奇地出現在垃圾尾島馬灣口水域。

垃圾尾島是萬山群島諸島嶼中的一組重要島嶼。位於珠江口東側,香港和澳門位於左右,是海上、空中航線的要衝,敵人防衛司令部駐地。垃圾尾島的馬灣,駐泊著敵人的艦艇主力。

打掉馬灣敵人的艦艇,佔領垃圾尾島,是解放萬山群島的關鍵一役。

戰鬥打響以後,開路炮艇“解放號”率先衝入港灣。這裡停泊著國民黨艦艇20多艘,千噸以上的軍艦就有四、五艘,“解放號”無所畏懼,衝進敵艦群,直奔旗艦“太和號”,炮火擊中敵中將艦隊司令官,重創“太和號”,敵“中海號”坦克登陸艦也被“解放號”命中起火。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當“解放號”和“桂山號”襲擊馬灣的時候,“先鋒號”在垃圾尾以東海面與敵“25號”炮艇遭遇。敵“25號”炮艇未能識別“先鋒號”,發出信號詢問。

“先鋒號”將計就計,佯答周旋併火速接近,當敵炮艇發現上當時,“先鋒號”已衝到離敵艇幾十米處,對準它的指揮台、炮位猛烈射擊,敵艇長當場斃命。

奇襲垃圾尾的海戰首戰告捷,我軍全部佔領了垃圾尾及其周圍的牛頭島、中心洲、三角島、大頭洲等島嶼。

之後,“先鋒艇”又先後擊退了國民黨“太字號”護衛艦、“永字號”掃雷艦、“信陽號”驅逐艦等多艘艦艇的進攻,配合陸軍解放了三門島和外伶仃島及其周圍島嶼。

在萬山群島戰役中,“先鋒一號”艇與國民黨25號炮艇展開激戰,迫使其繳械投降,後又協同“解放”號炮艇擊沉敵26號炮艇。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這次戰役,我陸、海軍參戰部隊協同一致,與敵在海上和島上進行了多次激烈戰鬥,創造了以小勝大、以少勝多、以劣勢裝備戰勝敵優勢裝備的奇蹟,受到了廣東軍區的通令嘉獎。

毛澤東主席看了總結報告之後,批示:“這是人民海軍的首次英勇戰例,應予表揚。”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1965年,“先鋒1號”艇換裝為我國製造的高速護衛艇舷號—598,同年5月24日,國防部授予該艇“海上先鋒艇”榮譽稱號。

二、八六海戰,再顯神威

這是又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也是中國海軍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驕人戰績。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1965年8月6日,在福建海域發生的一場海戰,以國民黨的重大失敗收場,史稱“八六海戰”。這場戰役不僅重挫了國民黨反攻大陸的銳氣,而且贏得了東南沿海的較長時間的穩定安寧。

8月5日晨,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和小型獵潛艦“章江”號由臺灣左營港出航,企圖向大陸輸送特務。

南海艦隊獲悉上述情況後,即以魚雷艇11艘和護衛艇4艘做好戰鬥準備。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23時13分,護衛艇4艘及魚雷艇6艘奉命出擊。6日1時42分,護衛艇群發現目標,2時51分,開始集中火力攻擊“章江”號,3時33分將其擊沉。

3時35分,正在待機的魚雷艇5艘前往增援,與護衛艇群協同追擊“劍門”號,魚雷艇隊發射龜雷10枚,5時22分將其擊沉。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這次海戰,共擊沉國民黨海軍獵潛艦2艘,成功截擊國民黨海軍大型獵潛艦“劍門”號和“章江”號小型艦艇,擊斃巡防第2艦隊少將司令胡嘉恆及以下170餘人,俘“劍門”號中校艦長等33人。

是人民解放軍海軍快速輕型艦艇編隊聯合出擊、密切協同以及集中優勢兵力完成的一次殲滅戰。取得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海軍最大一次海上殲滅戰的勝利,創下我軍海戰史的又一個奇蹟。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八六海戰”中,先鋒艇始終以視死如歸、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猛打猛衝,在中彈3發、多名同志負傷的情況下,依然敢打敢拼,展示了我海軍將士的血性和頑強。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戰後,國防部通令嘉獎參戰部隊,先鋒艇榮立集體一等功,7人榮立一等功,17人榮立二等功。

時任先鋒艇艇長石天定、指導員徐壽祺等人員代表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毛主席高度讚揚這次海戰打得好!是以小打大,螞蟻啃骨頭!

三、勇當先鋒,敢於勝利

從繳獲敵人的戰利品到建成現代化的戰艦,從打敗蔣介石建設新中國到維護國家安全保衛世界和平,海上先鋒號雖然四次換裝變型,但有一種精神代代相傳矢志不渝,有一種信念堅如磐石從未動搖。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第一代海上先鋒艇“先鋒一號”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第二代海上先鋒艇598艇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第三代海上先鋒艇平南艇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第四代海上先鋒艇新會艇

她是一面旗幟,給先鋒的傳承者以信心和力量;她像一團火焰,燃燒著激情,照亮了每一位後來者前行的道路。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多年來,“海上先鋒艇”所形式的先鋒精神,被賦予深刻的時代內涵,“勇當先鋒”所包含的——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聽黨話、跟黨走的赤膽忠誠;扛紅旗、爭第一的執著追求;當尖刀、打頭陣的使命擔當,“敢於勝利”所展示的軍人生來為戰性的血性豪情;不懼強敵我必勝的堅定信念;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雄氣概,成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先鋒傳人永不言敗、永當先鋒!

戰爭年代,“海上先鋒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平年代,是任務面前拿出海上拼刺刀的血性,敢打必勝、勇爭第一。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如今,伴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壯大,海上先鋒艦也在不斷成長進步。

為了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戰爭,為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全艦官兵高舉先鋒戰旗,厲兵秣馬,枕戈待旦,苦練殺敵本領,爭當打贏先鋒,在萬里海疆鑄造鐵血利劍。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羅援將軍:鍛造海上打贏強敵的鋼鐵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