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導語:《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是原四十一軍紀委書記宋子佩以五年的時間整理出來的傾心之作,可以說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對南疆作戰的反思和吶喊。在對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隨著幾分淒涼和悲壯,讀來令人揪心落淚。

隨著作者充滿激情的筆尖龍走紙端,高平攻堅戰的悲壯畫面全景式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戰役過程跌宕起伏,讓我們時而悲憤,時而悲傷,時而熱血賁漲,時而淚灑衣裳。

本來是想牛刀殺雞,速戰速決,但卻打得如此慘烈;本想3至5天結束戰鬥,結果打了28天。四十一軍的將士們打得英勇,盡心盡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隊之一。

但是,這一仗贏得也太艱難,只能說是慘勝。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讀者在讀完此文後,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勝利之母,失敗未必是勝利之母,勝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資本,只有認真總結勝利的經驗和汲取失敗的教訓,經過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才更有把握打贏下一場戰爭。

我們不必去苛求前人,問問自己吧!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能否像英雄那樣英勇?我們能否不犯前人所犯過的錯誤?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時間凝鍊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殺所要期盼的回答。

——羅援


三五天打完

1978年12月11日

廣州軍區第一次作戰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只部署部隊開進集結, 未講作戰任務。四十一軍1號首長根據本軍集結地區的當面敵情, 設想了三種作戰方案, 即: 平孟、龍邦、嶽圩三個方向作戰的部隊使用意見。

12月25日

軍在靖西縣召開了師、團長及參謀長會議, 將上述設想傳達下去, 這是作戰計劃的醞釀階段。

1979年1月5日

廣州軍區在南寧召開了第二次作戰會議, 明確了四十一軍從平孟、龍邦向高平方向突擊的作戰任務。1月7日軍召開了黨委擴大會議, 初步確定121師和122師使用於平孟方向,123師使用於龍邦方向。

軍司令部根據軍首長的意圖, 擬製了作戰計劃。

1月18日

軍司、政、後機關召開協同會議。

1月22日

軍召開各師參謀長、作訓科長會議, 傳達研究作戰計劃, 組織協同。至此軍、師作戰計劃初步定型。

1月23日

軍作戰計劃書面上報軍區前指。

1月26日至30日

廣州軍區向仲華政委等五位首長,親臨前線逐點勘察地形, 對每個師的作戰方向、作戰方案進行了檢查。向政委在聽取彙報、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原方案作了調整, 指示121師及123師主力使用於念井方向, 龍邦方向只留123師368團負責擔任牽制性進攻。

2月1日

軍李參謀長帶著軍區向政委等首長調整後的計劃, 到南寧向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和周參謀長彙報。軍區首長批准了軍的作戰計劃。

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事實上,在四十一軍制定對越還擊戰計劃的過程中,始終存在不同意見。

一說:以殲滅敵前沿陣地為主的淺近縱深作戰, 先把朔江、莫隆、茶靈地區3個多團的敵人殲滅後, 再視情況確定進一步作戰計劃, 畢竟30年沒有打仗了, 還是穩打穩紮更有把握。

二說:以茶靈之敵防禦強點為主攻方向,集中強大炮火和兵力, 硬對硬突破, 奪取公路, 有利於機械化部隊開進, 暢通無阻, 直插高平。

三說:要殲滅敵人更多的有生力量, 就要撒大網, 實施大縱深的包圍迂迴, 把敵人主力圍在高平市區全部殲滅最為理想。

四說:大縱深穿插的第一關是要打開口子, 奪取公路才能使重裝備參加戰鬥, 在我軍作戰正面有3條公路可通高平, 一是茶靈,二是朔江,三是通農。敵人的主要防禦方向是茶靈和朔江, 通農前沿的莫隆只有敵獨立營防守, 容易突破, 但念井至莫隆有8公里地段無路可走, 需臨時開闢道路。

五說:對異國作戰, 尤其是全民皆兵的國家, 大縱深穿插沒有把握, 穿插進去敵人會把你"包了餃子", 公路被切斷, 給養彈藥送不上, 傷員運不出, 進退兩難, 不好處理。

六說:上級的作戰意圖是大打速決, 但我軍作戰範圍太廣, 兵力不足, 不易奏效。

七說:戰爭是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 這次" 還擊戰"的意圖就是胃口大, 吃得多, 這只是主觀願望, 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關鍵在於是否知己知彼。

......

七嘴八舌, 眾說紛紜。究竟怎麼打, 最後都要聽上面的, 但有種看法是一致的, 即: 兵力不足, 未形成優勢, 如把越方民兵計算在內,我軍在兵力上更不具備優勢。

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有人說: 戰爭就像賭博, 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盲目性。但它絕不是賭博, 絕非靠運氣決定勝負, 而是靠著知己知彼和大智大勇。這是每個指揮員必須明白的道理。

在戰鬥打響前, 四十一軍召開的最後一次作戰會議上, 軍1號首長傳達了廣州軍區前指首長的作戰決心, 並非常自信地對大家說:" 這次對越作戰總稱為: 牽越援柬, 自衛還擊, 保衛邊疆。具體叫高諒戰役, 即:高平、諒山戰役。這個戰役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殲敵二三個師, 三五天內完成。戰役第二階段殲敵四、五個師。"

第二階段幾天完成軍1號首長沒有說, 但從整個戰役預計時間可以算出, 也就七至十天的樣子。他目光掃視了一下會場, 繼續說:" 我軍的任務是,在第一階段, 必須吃掉高平之敵三四六師4個團及2個地方團, 15000餘人, 為戰役第二階段創造條件。所以, 我們的任務既艱鉅又光榮, 最好三天完成, 最多五天,然後轉為預備隊, 準備參加戰役第二階段的戰鬥。"

大家聽完這充滿神奇的作戰計劃,肅然而坐,會場鴉雀無聲。

這時, 軍1號首長壓低聲音向大家說:" 下面, 由參謀長李祝慶同志介紹具體作戰方案。"

李參謀長站起來看了一下與會人員, 介紹說:" 據上級通報, 敵三四六師在朔江、河安、茶靈、重慶、班莊、高平等地組織防禦。朔江1個團, 河安1個團, 班莊1個團, 師炮團在河安與高平之間。茶靈1個地方團, 重慶1個地方團, 另有5個獨立營和若干公安屯。敵三四六師師部在高平, 前指在河安, 除了班莊1個團可能是八五二團為師預備隊外, 其他部隊都佈置在前線防守。敵人防守正面寬, 兵力分散, 機動部隊較少, 很容易被我突破圍殲。"

軍1號首長插話說:" 我們的兵力超過敵人數倍(不知他用什麼方法計算得出這樣的結論), 部隊拿出打蔣介石國民黨軍隊的勁頭, 是"手拿巴卡的。"軍1號首長這時拿國民黨的軍隊與越南軍隊相比, 來為大家鼓勁, 因為蔣介石是手下敗將, 一敗塗地, 已經成為歷史了, 在他的心目中, 四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末期都是一個樣子。只要拿出三十年前打仗的勁頭, 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接著軍1號首長又說:" 另外告訴大家, 四十二軍的124師, 也擔負穿插任務, 到納隆安釘子斷敵退路。在圍殲高平之敵時, 我們要和四十二軍並肩作戰, 這裡面有個比賽的問題, 我們一定要打好囉"。

大戰尚未打響,就自認為已穩操勝券, 可見軍1號首長的心情是多麼激動和寬慰啊!

李參謀長繼續說:" 軍首長對敵人的估計是, 我發起進攻時, 敵人可能跑掉, 從偵聽臺獲悉, 敵太原軍區向河內報告, 當我軍進至三五公里, 他們堅守, 進至二三十公里, 他們就散掉。"

這時, 軍1號首長又說:" 我們現在有兩個擔心, 一個是擔心敵人跑掉, 那就遭了。花這麼大力氣打個擊潰戰, 實在是得不償失! 這就要靠一師和七團的囉, 只要你們按時插到扣屯, 把大門關死, 我們就有絕對勝利的把握。第二個擔心, 就是如何押送俘虜。戰場上那麼多俘虜, 讓幹部戰士怎麼辦呀? 都沒幹過這樣的事, 只是在電影裡看到過。我提醒在座的各師領導,要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段插話使會場立即活躍起來了, 有的面帶笑容竊竊私語:" 首長想得真是太細微了, 連怎麼押送俘虜都想到了。"有的低聲細語說:" 我擔心的並不是這個, 女兒還沒有出嫁就擔心生孩子, 奇聞!"我對某師政委說:"大戰之前高級指揮員竟是這兩個擔心, 完全與中央軍委和總政韋主任的擔心不一樣啊 !"

後來實戰中這兩個擔心完全是虛幻。擔心敵人跑掉, 敵人偏偏不跑, 而是以化整為零的戰術手段, 到處伏擊,阻擾我軍, 使我軍遭受很大傷亡。擔心幹部戰士不會押送俘虜, 卻沒有多少俘虜押送, 全軍俘敵僅320人。這"兩個擔心"導致我軍輕敵麻痺, 遭受重大損失。

這次作戰會議,還確定了以下作戰方案。

1

"三手" 穿插

一是步坦穿插, 由121師363團二營和123師367團二營, 搭乘3個坦克營, 在7小時內分別穿插到董賽和扣屯。

二是偵察大隊穿插。軍、師臨時編成4個偵察大隊, 每個大隊轄3個連, 在12小時內,分 別穿插到指定位置。

三是步兵團輕裝徒步穿插。121師3個步兵團(欠三團二營)和123師367團(欠二營和一營二連、機槍連、炮連), 在12小時內穿插至班莊、董賽和扣屯。軍裡制定的"三手"穿插方案, 穿插距離都在80到100公里間。

異國作戰, 遠距離穿插迂迴, 情況複雜, 道路崎嶇, 讓人不可思議。戰後證明, 這個決策是造成我軍重大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各部隊在穿插途中, 處處遭到越軍特工、民兵的阻擊襲擾, 有時戰鬥幾個小時, 才能前進一步, 遇到深山峽谷, 1小時只能走一二公里。

擔任穿插的部隊沒有一個單位按時到達指定位置。最快的121師363團, 用了32個小時, 比規定時間晚了25個小時, 其他單位均在60個小時才到達, 比規定時間遲到48個小時, 有的部隊甚至根本沒有穿插到位。可見,戰前上級賦予部隊的穿插任務,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

2

朔江攻堅

軍命令122師進攻朔江,2月17日拂曉發起進攻, 當日殲敵1個團, 爾後乘坐汽車和坦克向河安開進,配合123師, 在當日19時前, 殲滅河安守敵三四六師前指及所屬部隊。

殲敵後, 當夜再乘車進至高平外圍與軍主力會合。2月18日拂曉進攻高平,全殲敵三四六師。命令1個師在1天之內, 在兩個相距幾十公里的地區, 殲敵相當於兩個團的兵力, 這在異國作戰初次交戰是從來沒有過的, 就是古今中外的軍事資料及戰例中也是少見的。

戰鬥打響後, 122師攻打朔江用了6天6夜, 也未能全殲守敵, 最後朔江雖被奪取,但殘敵繼續分散遊擊作戰。該師只好重新部署,根據敵情、地形變化,小群多路, 逐點清剿殲敵, 一直持續到3月16日撤軍回國, 殘敵仍未完全肅清。

3

佯攻茶靈

命令123師368團佯攻茶靈八姑嶺, 369團為軍預備隊, 367團向扣屯穿插, 插至扣屯後, 橫掃高平, 爾後去茶靈配合368團圍殲茶靈之敵。1個師3個團三種任務, 三個方向, 部隊之間相距幾十公里, 師如何指揮?

軍事科學之所以是一門科學, 是因為它有規律可循。制定這樣的作戰計劃, 根據和把握在哪裡? 可以說, 我們對越軍的戰鬥力及其特點全然不知, 對自己的情況, 新兵多、幾十年沒有打過仗的問題又全然不顧。軍事科學的規律、原則在哪裡?

一個最令人難忘的事實也被忽視了, 這就是美軍在侵略越南時幾十萬大軍集結艦港面很少出擊, 他們採取步步為營的戰略, 佔領一個地區後大搞戰略村, 有時出擊動用一二個師也是穩打穩紮, 不突人冒進。就是因為越南的游擊戰水平已經超過了他的中國"老師"。難道越南對付中國軍隊能比對付美國軍隊"客氣"嗎?

大家聽完作戰部署後,個個眉頭緊鎖, 一言不發, 心緒深沉。

這時, 軍後勤部長驚訝地說:"按照這個命令, 部隊不打仗, 光走路也趕不到呀!"

"你別擔心, 一掃面光!" 軍1號首長十分自信地說。

此時, 我心中七上八下, 充滿了憂慮。會議休息期間, 我對一位軍領導談了我的看法。我說:" 這個作戰計劃沒有貫徹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指導原則, 用兵太分散了。我們指揮員頭腦發熱, 敵人絕不是豆腐兵, 我們也不是天兵天將, 按現在制定的作戰方案, 憑我們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以及對敵情、地形的判斷了解, 下一步打起來恐怕要吃大虧。"

該領導沉默片刻, 說:"打著看吧, 現在誰敢說熊話呀!" 稍後, 他又笑笑說:" 當年我們不是他們(越南)的教官嗎? 老師打學生, 還不容易啊!”。會議沒有進行討論, 各師領導只是表態擁護和彙報本師完成任務的計劃和措施。

最後, 軍1號首長站立起來, 斬釘截鐵地向大家莊嚴宣佈:" 軍區許司令員說, 他從來沒有打過敗仗, 這次誰打了敗仗, 就殺誰的頭。""部隊多年沒打仗了, 沒有夜戰經驗, 只能白天打, 夜間不打。" 他接著又提高了聲音宣佈:" 各師在這次戰鬥中都要活捉2000名俘虜才算完成任務!"

會後, 各師、獨立團迅速將作戰會議精神向各部隊進行了傳達。會上軍首長"一掃而光", "一打就跑", "俘虜很多很多", "要拿出打蔣介石國民黨部隊的勁頭打好這一仗"的指示。使大家都感到這一仗一定能夠大獲全勝。

有位師政委在戰前對幹部動員時說:"軍功章就掛在扣屯的樹上, 只要你能走到就保證拿到。"似乎沒有什麼敵情, 只要體力就行了。可見麻痺輕敵到了何等地步!

四、開赴戰場

2月13日,廣州軍區正式下達了作戰命令。命令四十一軍參戰部隊14日從集結地域向邊境一線作戰地域開進, 16日18時前完成一切戰鬥準備,17日零時穿插部隊越過國境線, 7時發起總攻。一聲令下, 四十一軍參戰部隊4萬多人及各種車輛、火炮、坦克、騾馬等, 沿著指定的路線, 浩浩蕩蕩向邊境進發。

各部隊的任務:

121師,加強坦克1個營、水陸坦克1個連、工兵2個連,向念井急進。362團直奔念井打開莫隆口子,掩護師主力在12小時內, 沿莫隆、通農、黃得軸線直插班莊、董賽地區,切斷3號公路, 阻止高平之敵南逃、太原之敵北援,保障廣州軍區集結主力, 全殲高平之敵。

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122師,加強軍區炮兵第二十七團(欠一營)、坦克1個營、工兵2個連, 奔赴朔江獨立作戰。在當日之內,全殲朔江守敵。

123師367團二營, 加強該團一營二連、炮連、機槍連共8個連搭乘2個坦克營(其中1個水陸坦克營), 在7小時之內穿插至扣屯, 斷敵退路、阻敵增援。123師偵察大隊與367團其他分隊徒步穿插, 在12小時之內抵達扣屯。368團加強軍炮兵團1個營、師炮團, 在龍邦地區佯攻茶靈。369團進至念井為軍預備隊。

121師361團, 奉命進至118號界碑附近, 隱蔽待機出境穿插。

為了選擇待機地域, 向邊境開進的第二天, 我與時團長、參謀長及有關股長、參謀提前出發,到一線勘察地形。剛走出幾公里就發現不足5米寬的道路上, 擁擠著大量的車輛、火炮和坦克, 像螞蟻一樣蠕動, 爭搶著往前走, 吵吵嚷嚷, 互不相讓, 場面十分混亂。

但這時誰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各顧各的, 只要能吵出一條路通過,甚至打架都行。路過一拐灣處, 一堆人馬擋住了去路, 爭吵激烈。時光銀團長見狀趕忙下車制止, 但沒有作用。

後來靈機一動扯著嗓門大喊起來:" 我們是一師的, 現在師首長要到念井軍指揮所去接受重要任務, 你們必須馬上讓出一條路, 讓首長先過去。"他們看到確有兩輛指揮車, 便調整了車輛讓我們通過。上車走出不遠,只見路旁溝裡, 一堆人在搶救翻車的傷員。"還未打仗就翻車死人, 很不吉利啊!" 時團長感嘆而又痛惜地說。

在向戰場一線開進的幾條公路上, 都有因作戰命令和協同計劃不周、組織不嚴、計算不準、指揮不當而塞車、爭路吵架的。比較典型的是122師, 師直分隊40多輛車先保障機關和部分人員於2月13日由德保經靖西吞盤向孟麻開進, 到達指定地區後, 師司令部即下令車隊返回德保待命, 結果在途中與本師364團車隊相遇。

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因路窄、坡陡、彎多不能會車, 造成道路堵塞十多個小時, 影響了全師部隊開進, 導致全師大部分連隊未能按時佔領進攻出發陣地(戰例選編:《師司令部組織不嚴造成車輛阻塞道路》)。

半機械化部隊, 要比"小米加步槍"時代難指揮, 不服不行。我們乘車又走了一段路, 只見前邊路上停滿了車輛。時光銀團長立刻緊張起來, 沮喪地說:" 這下糟了, 今天恐怕趕不到國境線了。" 他急忙下車, 詢問在路旁休息的司機:"你們是哪個單位的?怎麼把車輛停在公路上了?"

我也下車說:"你們把路堵塞了, 後面的部隊怎麼通過呀?"此時, 在路旁休息的123師後勤部政委宋子平看到我後馬上跑過來敬了個禮, 並驚訝地問道:" 首長, 你怎麼到這裡來了?" 我見他是老部下, 很高興,熱情地和他握了握手, 便說:"我跟一團出國作戰, 先到待機地域看地形。"

"你是軍政治部的首長,怎麼幹這個,到團裡幹什麼呀?"他驚奇而又擔心地問。我馬上收斂了笑容,對他說:"一言難盡啊,現在不說這個,還是想辦法讓我們過去吧。"

這時, 先期到達的361團前指和偵察排的同志, 看到指揮車立即過來向時團長彙報情況。時團長在地圖上劃分了各營及團直屬隊的疏散區, 並派偵察排1個班返回接應大部隊。

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361團疏散區約4平方公里, 該區域內沒有群眾,沒有村莊。距國境線大約三四公里的半山腰上有幾戶人家, 用望遠鏡看得很清楚, 正冒著炊煙。據361團偵察排長介紹, 那是越南公安屯和民兵的住處, 我們正前方約3公里處, 便是敵人的防禦陣地。

時團長要偵察排放好警戒, 然後對營、連的疏散區域進行了檢查。當晚22時左右, 361團大部隊到達疏散地域, 60公里的路程,摩托化開進,竟然走了14個小時, 途中塞車情況可見一斑。

361團的疏散地域山坡陡峭, 草木叢生, 藤蔓纏繞, 陰暗潮溼, 黴爛腐朽的氣味令人窒息。在大戰前夕的深夜, 使人深感冷酷、嚴峻、恐怖。叢林裡的螞蟥能飛簷走壁, 碩大無比的蚊子和幾乎看不見的小咬, 拼命地向人們發起攻 擊, 過不了一會兒, 它們又蜂擁而至。

特別是那些"偵察兵式"的螞蟥, 不知不覺地就會鑽進肉皮裡大量吸血, 當你發現時它已經變成了紅球。由於場"戰鬥"是在夜裡進行,沒有燈光, 更不能火燒, 加之一段時間以來幹部戰士都非常疲勞, 部隊進入待機地域後大多都呼呼睡著了。

我醒來時已經天亮, 趕快站起來搜索全身, 發現右腿上部捲縮著兩條紫紅色的膨脹起來的"傢伙", 褲子沾滿了血跡。我立刻用手拍打, 並告訴大家檢查自己有沒有被螞蟥咬到。團指揮所的同志聽了, 都一躍而起, 立即對全身進行檢查, 只聽噼裡叭啦一陣掌聲, 再經互相檢查,才放下心來。

早上起來, 走出用"鬼怪式"雨衣與茅草搭建的臨時指揮所, 疏散區內各個連隊的炊事班都在做早飯, 到處濃煙滾滾, 一片煙霧。見此情景,我馬上找到時團長, 讓他立即通知各營、連,挖無煙灶做飯, 不然會暴露我們的作戰企圖。一個小時後炊煙消失。

2月15日上午, 按照計劃我與121師彭福信副師長、時光銀團長、參謀長及各營長到前沿勘察地形、選擇穿插道路。我們在1個排的掩護下, 抵近敵人陣地。敵陣地上無人把守, 只修造了簡易的交通溝, 沒有隱蔽部等工事。

大家分析認為, 這可能是敵人的"偽裝陣地"或預備陣地。這天天氣晴朗, 上午10點鐘左右, 視野特別開闊, 對附近的地形道路看得清清楚楚。361團按照師的命令, 在118號界碑左側佔領進攻出發陣地, 沿118號界碑左側無名高地穿插出境,通過875高地側翼, 到達魁剝, 爾後經宗梅到達天豐。

大家邊勘察邊研究, 認為突破地段與穿插路線基本都看清了, 只是對118號界碑左側反斜面處情況不明, 不知是否有道路可走。我建議時團長晚上再派1個偵察小組, 把這段路看好, 就更有把握了。

看完地形後, 我與彭副師長商量, 由他親自去師前指再次核准穿插路線。下午4時, 彭副師長回來傳達了師前指李德瑞副師長的指示, 他說情況有變, 361團跟隨122師和123師的偵察大隊走。並說明天上午他們到361團團指來協商路線。

第二天上午, 123師李德元副師長帶著一幫人來到361團團指, 說是奉軍司令部劉超副參謀長的指示, 來協商一起穿插出境的路線。

協商會上, 他胸有成竹地說:"從118號界碑這裡穿插出去直到庚雷村(越南的一個村莊), 翻過一座山便是魁剝, 我們的偵察兵來回走過兩三次, 可熟了, 沒有問題, 你們一團就跟著走吧。

121師的彭副師長、王副政委及361團的幹部圍在一起, 拿著地圖反覆研究這條"沒有問題"的路線。當時, 沒有一個人懷疑這條路線會出大問題, 內心都暗自高興, 輕鬆寬慰。大家都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 有兩個師偵察大隊作開路先鋒且情況明確, 又是軍司令部劉超副參謀長指示的, 便堅信無疑。

對越自衛還擊戰在即,41軍作戰會議:最好三天,最多五天打完

戰前準備期間,123師的偵察兵確實在這條道路上走過幾次。但是, 那只是幾個人, 還是半個月以前的事,現在情況如何, 敵情有沒有變化? 幾支部隊走同一個地段, 沿同一條路線穿插行嗎? 此時, 誰都沒有考慮這些細節, 即使考慮了也無法改變軍司令部的指示, 因為離行動時間僅僅只有幾個小時了。

123師李德元副師長走後, 122師李盛祥副師長又來了。他見到我非常驚奇, 問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說, 在這裡比蹲在機關好! 他笑笑說:" 全軍就你這麼一位首長到團裡來呀, 而且要遠距離穿插!"

我岔開他的話, 問他:" 是不是也是奉命來協商穿插路線的你是老偵察處長了, 這一帶邊界你摸了半年多, 還不容易出去嗎?"他輕鬆地說:" 我是奉命來的呀! 協商什麼? 軍裡指示我們跟隨123師偵察大隊走, 你們跟著我們走, 還能有什麼問題!"我說:" 既然已經確定了路線, 你趕快去找時團長吧。"

部隊都在焦急等待著17日零時出發的命令, 沒有人休息,滿山遍野吵吵嚷嚷。361團領導非常著急, 時團長、蔡參謀長多次下達指令, 要求部隊隱蔽休息。團馬政委也專門召集營、連政工幹部開會, 反覆說明現在隱蔽好、休息好與完成任務的利害關係, 要求加強對部隊的管理, 但都無濟於事。

決策層提出"三五天打完","一掃而光",敵人是"一打就跑","俘虜很多很多",這對基層幹部和戰士的影響非常大, 後邊戰鬥實施階段慘痛的代價又何嘗不是源自麻痺輕敵、自大傲慢與無知嗎?

至2月16日18時, 陸軍第四十一軍參戰部隊43000餘人, 民工10000多人, 坦克146輛, 師以上地面炮兵21個營, 204門火炮,展開在廣西邊境靖西縣、那坡縣的平孟、念井、龍邦一線,完成了戰前一切工作, 準備對越南實施自衛還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