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房價不可能下跌到人們預期值,因為建房成本決定了房價。對此你怎麼看?

冰派正好的易水糖


近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由於買地、建設、繳稅都比較貴,因此房子也賣得貴,如果想房價下跌到老百姓的心理預期值也是不現實的,畢竟房屋各類成本決定了房屋價格。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也分析稱,房價主要是由地價成本、建設成本、稅收成本、開發商利潤組成,其中房屋建設的成本,一般不會超過房價的30%,當然部分四五線城市的房屋建設成本會高於當地房價的30%,


王健林的建房成本決定房價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表示,房價跟建築成本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貨到低頭死。若都按成本定價,那世上就沒有虧損企業,沒有虧本買賣了,也沒有企業倒閉了。任何商品的價格應是由購買力決定的。在房價行情不好時,很多人都跳出來高喊房價不會跌,這恰是房價要調整的信號。


而我們認為,業內專家過分誇大的建築成本。建築成本沒有加槓桿,即使上漲也是非常緩慢的,即使是再好的房子也就是2000元/平方米。不可否認,建房成本因為最近幾年,因鋼材、水泥、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有所上漲,但漲幅非常有限,不可能對整個建房成本造成明顯拉昇,建房成本上漲對房價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那麼,既然建房成本無法影響到房價,那麼什麼因素對於房價起到決定性作用呢?首先,供需關係。近年來房價之所以上漲,主要是貨幣政策寬鬆,導致投機性購房需求積極入市,哪座城市房價沒大漲,資金就往哪裡鑽。以及棚改貨幣化安置,導致了拆遷戶大量拿著資金到周邊大量購置房產。人為製造了很多剛性需求。


不過,目前棚改貨幣化安置將逐步變成實物安置。投機性購房群體在一二線城市受到了房地產調控的嚴厲遏制。現在國家正在著手去投機化、去槓桿化。而各地正在“因城施策”,讓高房價迴歸居住屬性。未來投機性購房需求將會退出,高房價將逐步恢復理性。


再者,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本輪房價上漲行情先是一二線城市大漲,然後是三四線城市,如今就連五六縣城房價也過八九千了,早已大大透支了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比如,廈門房價被炒到4-6萬元/平方米,而當地剛需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月。當投機性購房需求受到壓制,當地剛需無力支撐高房價的情況下,房價要想不跌都很難。


最後,房價要與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在1998年房地產市場化至今的多數時間裡,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每年以兩位數的增長方式推進,居民收入增長迅速,房價也有上漲的理由,但是國內經濟漲了10%,房價每年要漲30-50%,長年累月房價漲幅遠超經濟增速,形成了房地產泡沫。


而未來國內經濟快速上漲會受到壓制,將呈現中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自己未來收入增長和房價上漲的預期減弱,不會像過去那麼激進,再說國內房地產經過三年輪番上漲後總體呈現飽和,需要經歷一個大調整過程,部分城市房價出現大幅回落將在所難免。


業內人士說建房成本決定房價,而我們認為建房成本會上升,但這種升幅對房價影響微乎其微。中國的高房價主要還是看供求關係、消費能力和經濟發展情況這三個要素。目前需求減弱了,居民購房能力也因房價過高而下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人們收入增長預期在下調,支撐高房價的各種因素都在退潮,房地產去投機化的時代正在到來。


不執著財經


純屬扯蛋。

今年房價必定大降,至少要下跌一半,人民群眾和國家是最大受益人。尤其是沒房子的人,可以買半價房子了。

房價大跌對四害(政府,銀行,開發商,炒房客)是沒有好處,但對於廣大的老百姓和國家的未來是大大的好處。

一,房價暴跌,銀行不會破產,只會損失一些,不影響正常運營。畢竟,以前賺的夠多,吐出點兒也不傷筋動骨!

二,房價暴跌,銷量大增,裝修業,廚房用品,紡織品,衛浴品,燈具,磁磚,傢俱行業等等行業都會被帶動發展,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和稅收。

三,房價暴跌,年青人會大量結婚,生育率也會上升,人口增加。

四,房價不崩潰,製造業就完了。高房價吸引大批投資用來建房和炒房,導致製造業投資不足。高房價把人民的口袋都掏光了,還得揹負幾十年的貸款,哪還有錢去消費?製造業產品賣不出去,只能倒閉!


帥帥6079383103445


從國家層面講,穩字當頭。大漲,向全國人民無法交代,對社會穩定極其不利。大落,國民經濟必會受到重創,銀行、水泥建材等相關行業必受重創,物價飛漲,失業率劇增,一樣會引起社會動盪,這對政府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從房地產成本上說,買地、鋼鐵水泥等各種建築材料物價普遍上漲,增加了房地產業成本。

從社會資金流和理財渠道來說,目前還真的沒有一條道路比房地產更為保值的路子,大家不妨去觀察。

從人口紅利上說,每年近兩千萬多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房產跌價的節奏。

從現實婚姻的需求看,拿出十個外母娘,看看有幾個不要房子的,大家可以在周圍統計,房子幾乎是結婚必須的,全國一個樣,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再看看工資的收入,你的工資能回到2015年的工資水平嗎?

所以那些希望房價跌回希望的水平基本上就是不切實際,白日做夢。


風過41643714


給你說個具體但也不太準確的數據打消你企盼房價下跌的念頭。

一個一百四十餘萬人口的五六線小縣城,工業基礎也不甚強,上市公司也未曾有一個,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留下了數萬下崗職工。大部分人要麼幹小生意,要麼外出打工。在本地私企上班的工人工資很少有超過月薪四千的。去年全年財政收入十二億八千萬,但是,應該有的部門一個不缺,財政支出二十億三千萬。每月有大概八千萬虧空。

所以,賣地成了最大收入。引進了恆大,綠城,泰合等等房產企業,土地價由一百四十萬每畝迅速上漲到二三百萬,最好地段到了七百餘萬。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財政壓力。

但是,房產企業如果不贏利是不會有興趣拿地的,所以房價也迅速由四千多每平漲到五千二三,又漲到八千多。

這就是真相。 知一而窺全身。

房產若跌,很大一部分企業受累還是小事,地賣不出去有很大一部分人開不出工資才是大事。

明白了不?


求真務實網


小二樓視,職業是賣房子,但從不勸人買房。

有些話看透說透,單純的建房成本才多少錢,建材加人工便宜的只要幾百,貴點的一千多,因城而異,真正的大頭是土地和稅收,而這些又是一個城市發展不可缺的收入,因為城市的發展建設不是空口說白話,是需要大筆資金投入的,資金從哪裡來,當然土地收入佔大頭,一部分稅收加上銀行貸款。所以土地越貴,城市收入越多,發展建設的越好,人口集中,企業和就業機會增多,需求越高,房價越貴,再去對比一下房價便宜的城市。


什麼樣的價格才是老百姓的預期,收入差距太大,中國人均三千,有些人一個月一千多,有些城市人均九千,精英階層月入幾十萬也不少,如果按人均三千左右預期,中國最少有十億人會湧入北上廣深,不為別的,就是收入高點能多賺點。可是北上廣深容納不下那麼多人,人多了市場需求就大,價格自然就會上漲,這就是一個矛盾的邏輯。


再說房價下跌的問題,中國並不缺房子,可以預見的未來城市房價會兩極分化,很多城市的很多房子空在那裡沒人住,有價無市,但又有多少人在北上廣深租住幾平方的小單間,這就是市場需求導致的城市分化,人口往大城市聚集,需求越大價格越高,就這麼簡單。



自住投資惠州東莞深圳可以私信我。


大王樓視


中國的房地產紅火了20來年,一直是一路瘋漲,房地產商、銀行、炒房客都早已養肥了。

現在全國的房屋已飽和,空置率巨高不下,房價高的離譜,老百姓實在承受不了高房價,現在老百姓談房色變。

任何商品有升有降,更別說房子了,早應迴歸居住屬性,按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運行,不應強行推高房價上漲,凡違背規律的正常運行,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目前不但實體經濟和製造業運行堅難,幾代人為一套壓的透不氣,不但無錢消費,看病丶生孩子就無力支出,長此下去後果很嚴重。


滄海桑田130509387


建房成本只有開發商知道。什麼時候開發商不再建房了,或者撂下半垃子工程跑了,或者自殺了,才說明房價跌破成本了。其實,開發商沒有一個傻子,洞察力木及強,絕不會賠本,如果建成樓盤不好賣,他就不會去拿新地塊。開發中的樓盤只要賣出期房五分之一就不會虧本了。四五線城市成本價不足1500元,三線城市成本價不足2500元,二線城市成本不足3500元,一線城市的成本也達不到5000元。所謂精裝修,每平方用不到1000元。但是,他們是很會賣,用於銷售環節的費用很大,比如廣告費,中介費,僱託費,提成比例,各種宣傳活動等。但是崩盤的房價可不是按成本計算的,那叫逃命,是斷臂求生。


山野老者76799431


對於房價漲跌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規律,而不是建築成本。目前高房價的主要原因是高地價、高稅收和高利潤造成的。房價的高增長是引導資本快速進入房地產的主要原因。目前高房價還能保持多久,是供需關係、消費能力和經濟均衡發展共同決定的。

房子是居民基本居住權的體現,屬於剛需,這也是炒房者的最大安全保障。對於結婚成家的人來說,房子成為了必須具備條件之一,這就是社會中傳說的丈母孃地產經濟。所以從需求角度講,房地產的需求是客觀的,也是必須的。

由於人為多年炒作,房價高速增長,而房子對於家庭來講屬於絕對的大額消費。由於個人支付能力有限,絕大多數人按揭買房,背上了沉重的負債,甚至有的人用信用卡買房、炒房。真正具備消費能力的剛需,早已購房,有的加入炒房軍團,而目前接盤的大多數是缺乏消費能力的絕對剛需。而炒房者也因限購政策和接盤者有限,大量資金被鎖在房地產,造成消費萎靡。消費能力下降,是懸在炒房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鉅額的房屋總價,長期的銀行貸款,大量的空置房,佔有了大量的社會資金,造成資本流動性不足,社會消費降級。實體經濟因市場萎縮發展困難,減負增效裁員降薪只能會加劇消費市場的萎縮,形成惡性循環。經濟的發展是多元的,也是均衡的,這樣的經濟才健康安全,過度依靠房地產經濟,會形成資本的堰塞湖,一旦決堤將會造成災難。

房地產作為特殊的商品,其不能脫離商品的基本屬性。如果房價不能保持高增長,炒房者手中的房子就會變現困難,資金成本就會增加,房子持有成本和風險也會增加。有的炒房者被迫拋售手中房產,一旦供應量增加,價格必然下跌,從而引發銀行抵押不足,甚至斷供潮出現,這是目前無法有效化解的矛盾,穩是最大的利好,但也是一廂情願。由於實體經濟的惡化,大量按揭者將被迫違約,房地產市場也在萎縮。因為接盤者有限,無法滿足房地產對資本的需求,房地產將會被迫進行著陸,此時的房價將與建築成本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消費者接盤的意願和支付能力。



聞海11


成本是任何商品必需考慮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亂搞高價格的藉口!個人是在日資產品製造業打工!我們觀點是算加法,價格就是利潤加上成本!成本高了我們就要不斷的搞高價格來保證我的利潤!好像很合理!而別人是算減法,利潤是售價與成本之差。價格是商品具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一味炒高,商品會漸漸失去競爭優勢!要想保有市場佔有優勢又要有利潤怎麼辦!?別人想的不是搞商售價,更不是降價降質量,而是通過優化成本結構,通過各種降成本的改善,但又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來提升企業利潤!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日本的東西就比中國好,但這種觀點使日本企業即便在世界經濟不振時,也可持續經營下去!咱們的企業呢!?特別是房企,寧願花大把的錢去請人亂搞,把價格高單純的歸一什麼地價高,什麼人工貴等多方面找藉口!再高價請人為其站臺!也不願靜下分析成本組成,如何進行改善而使企業穩步經營!若能這樣合理經營,中國房產不會哀落,必竟有這麼大的人口基數,買了的要改善,沒有買的要有個家。這都是發展的動力。而一味想暴利亂搞,完全靠國家政府來託,能託多久呢?!個人不懂什麼經濟學,只是覺得沒有哪種商品,企業是靠亂搞來持續下去的!房產大佬們比我們見識要廣的多,知識要豐富的多!這些淺顯的東西都明白的很,可能站的高度不一樣,看法也不一樣吧!個人只是單純的從格方面談談個人想法!


關爾水工


如果知道開發商建造樓盤的流程就知道。拿地皮的錢都是問銀行貸款的。開發商付個首付而已。當樓市腰斬的話。類似於普通人100萬買房,首付35萬,貸款65萬,房子卻只值50萬。這時候你說你還會還貸款麼。直接和銀行說房子我不要了。開發商也一樣。全國銀行貸給房地產行業的錢有多少?觸目驚心。這樣的結果就是開發商倒閉。銀行倒閉。國家經濟奔潰。所以,房價再跌,也永遠不會跌的離譜。至少銀行不能倒。當然,以後瘋漲也不可能了。老百姓承受不起。國家需要社會的穩定。所以,未來會進入平穩期。房地產行業不再一定暴利了。可能微利,也可能虧損。我們只要記住開發商拿地的成本,就大約知道未來房價是漲是跌。麵包用麵粉做的,看房價還得看地皮。國家把地皮價格降了。房地產才會面臨真正意義上的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