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逛潘家園舊書市場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中庸之道太有學問了”,引發了自己的思考和共鳴,儒家的思想傳承了幾千年,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優勢。“四書”裡裡面凝集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指引著我們的為人處世。

作為凡塵俗子、浩瀚宇宙的一粒塵埃(這話說的有些玄乎了),在世俗的大染缸裡見的越多、接觸的越多、經歷的越多,見識了起起伏伏、大起大落,對於中庸之道也就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感悟。

中庸之道,絕不能只從字面理解,文字只是作者用來表達自己思想的,但文字並不代表思想的全部,因為有些思想無法用語言完全地、淋漓盡致地傳達出來,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許就在於此吧。

對於中庸之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領悟能力和思想深度的不同,對此的理解也不同。自己的理解是,中庸之道是一種“平衡之道”,講究一個平衡,也可以說是一種和諧,“和為貴”,和諧的環境,是美好的,才有利於更長遠、可持續地發展。這就好比整天舞刀弄槍、炮火紛飛、擔驚受怕的日子好不到哪裡去,生活裡少不了意外,有些不可避免,但有些卻可以通過預防從而避開,而和諧的環境,會潛在地排除掉一些人為的意外和不好的因素。

中庸之道的思想,不能過激、也不能不足,就好比一個人的自信,過度自信成了自負、缺乏自信成了自卑,這兩種情況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不利的。要學會拿捏,講究適度,過度的後果就會出現“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戲劇性反轉,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保持中正之道,才會更加長久。

適度的調整,其實也是為了達到一種平衡,絕對的靜止平衡、一成不變是很難的,現實生活的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也就是在一定的範圍內起伏、波動,但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追求平衡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這就好比一個人的走路,只有保持身體平衡,才不至於搖搖晃晃、容易跌到,才能走得更穩重、走得更遠,當然有時也會搖晃,但可以及時調整過來。

中庸之道,也是對好與壞、利與弊進行的一種拿捏和權衡,“窮則變”,如果達到極端,就會往相反的方向變化、發展,也就會打破之前所形成的平衡態,也可以說是一種破壞,破壞掉壞的東西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是破壞掉好的狀態那麼問題就會來了。也就是說,中庸之道是對一種狀態的維持,只有維持好了才能長遠地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