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一種至高的人生智慧

之前我們簡單聊了一下“中庸”這個詞以及《中庸》總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含義。

前面說過“道”即是“率性”,也就是規避開人意識思考這一環節,僅通過最為澄明的心性本體而產生的本能反應。

但這其中便有一個問題,尋常人率然而起的本能發用未必就是真正的至善之“道”,因為人在接觸外界的時候往往會沾染習氣,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這也就需要通過功夫去“修正”它,從本性根源處將其復澄明、歸天命。

那麼該怎麼做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子思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這裡一定要注意一點,子思用到了“不可”這個否定詞,“不可”是一個絕對的否定,而不是勸導。

中庸,一種至高的人生智慧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絕不是平常理解的那樣“不能夠讓道片刻離開”,而應該理解為“道是片刻都不會離開的,離開了的則不是道了。”

這是一個大的原則,本性這個東西,始終是與我們渾然一體,所以在體悟的時候莫不可犯了一味“內求”或“外尋”的邊執。

通俗來講,天熱了我們不需要思考便知道想要求個涼快,這就是本性感受到“熱”這個外因率然而起的本能發用。

在這一環中只要天氣熱我們是一定會第一時間感覺到的,不可能現在熱了,十分鐘之後再感覺到,除非身體患病,感官出現了問題。

而感知到之後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想求個涼快,這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本性是時刻都在的,絕對不會離開片刻。

那麼之後子思補充了一句“可離非道也”是何用意呢?

我們感覺到熱了想求個涼快,但我們本身並不知道該怎麼涼快,所以就有了去了解怎麼能夠涼快這個我們本性的第二次發用,這都是“道”之用。

但再之後,我們瞭解到了脫衣服、沖澡、喝冷飲等等都可以涼快下來。

在這一環節,本性的發用沒有問題,但其發用對外產生的結果便有了善惡之分的可能。

若我們脫衣服去洗澡那很正常,自然是善。

但若是我們想喝冷飲,但卻沒有錢,便想到去超市裡面偷,那惡行也就來了。

中庸,一種至高的人生智慧

按此理去推導,人之個體所有的行為活動,不論善惡,便都符合這由本性的本能發用再意識動機的產生,最後轉換為行為而對外展現這個行為邏輯。

所以此處也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將人的意識行為之間的邏輯性總結的如此精妙。

那麼接下來,重點來了,既然瞭解了意識行為之間的邏輯,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

依舊回到尋找涼快方法的話題來,面對善惡不同的尋涼方法,尋常人的規勸往往停留在行為層面,告訴你偷東西是不對的。

這種方法沒有問題。

但按照子思的行為邏輯,這種行為層面的勸說實屬捨本逐末,就如同種花,不給根部澆水施肥,卻天天往葉子上噴水,最終花也還是要枯死的。

所以,“修道之謂教”,我們要從本性處入手,通過從根源處入手,修正本性來使之後的行為展現達到“善”。

這也就是為什麼子思要強調“可離非道也”的原因,子思擔心我們把握不住何為本性,特意為我們劃分了明確的界限。

我們想要找涼快是本性率然而起的反應,這是“道”。

但之後我們會思考涼快的方法,有了“思考”這個過程,這就已經是“離”了,“離”了就不是“道”了。

所以不要從這個已經“離”了的階段下手,也就是不要僅僅區分哪一種方式是對的,哪一種方式是錯的,而是繼續往根源處挖掘,回到本性之道的層面,去下功夫。

這就是子思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這也就是儒家心法的一個核心邏輯。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繼續往下讀,“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也就是明白了從本性處下手的人們,便要對於日常任何起心動念的瞬間去品查,在屬於本性率然而起的本能發用處下功夫,自修其道。

本性的發用環節都有哪些?

中庸,一種至高的人生智慧

且借佛家“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來看,也就是因感官刺激而帶來的感受、意識、情緒。

這些心念時時刻刻都在發揮,所以君子要慎獨。(這一點之前聊《大學》的時候曾詳細說明慎獨,一種最高深且簡單的功夫,此處不再細談)

最簡單的例子,朋友借錢不還你很生氣,結果每天總是會想起,想起一次,便生氣一次。

時間久了,嗔怒的情緒積累起來便成為了習氣,讓你本性變得較為煩躁,甚至是狂暴,這是我們平日很難注意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要時刻將心性迴歸澄明清淨的本位,念頭一起便把它們調和下去。

注意是時刻,不能有一絲鬆懈,這一點曾子、子思、甚至明末大儒王陽明等都曾特意強調過,這是一個連續的功夫。

那麼該怎麼調和呢?

子思自然也知道我們會有這個疑問,所以他緊接著便補充了一句,也就是那句流傳千年且飽受爭議的名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這句話也是關於“中庸”一詞解析為“中之用”最好的證據。

心性原本澄明清淨,沒有喜怒哀樂這些情緒,一念不起的本位即是“中”,而當情緒、雜念發動的時候用“中”的境界去加以調和,使其迴歸本位的發用,叫做“和”。

這二者加在一起即是“中和”的妙用,也就是“中庸”就人之個體心性層面最為深層次的內涵。

中庸,一種至高的人生智慧

所以後世理學家們時常強調要靜坐,就是為了體會“未發之中”的感受。

可惜大部分理學家太過注重“未發之中”,而忽略了“發而中節”之用才是根本目的,以致理學後期陷入了“空談誤國”的亂象。

理學的功過是非這裡不多論述。

最後,子思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話是對之前論述的一個總結,人若是能做到時刻修正本性,讓本性迴歸澄明清淨的本位,以此發用,以“中和”之道入世,那麼何止人世,天下萬物便盡歸於同,“萬物育焉”了。

綜上,這是《中庸》的第一章,也是中庸思想的總綱領,把握住這個綱領之後,瞭解後面的思想便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