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讀《中庸》,悟人生

04讀《中庸》,悟人生

【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明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明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嚐滋味。”



【感悟】

既然中庸之道,智者和愚者都很難做到,那麼為什麼孔子還提倡“中庸之道”呢。所謂“中庸”,我覺得可以作為一個修養身心的原則或目標。“賢者”或“智者”能理解它,可以在“過”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從而向“不偏不倚” 的 方向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好;“愚者”和“不肖者”可以試著瞭解“中庸”,慢慢讓自己越來越不偏不倚。其實,中庸之道,作為一個理想和目標,是指導人趨於完善的原則。或許人努力一生也不一定達到,但是在朝向這個目標努力的過程,即是越來越完善的成長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