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麼多年三國才知道,曹操原來不姓曹,夏侯惇出名竟也因為這

學過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三國時期,中原大地一分為三,魏、蜀、吳三國鼎立,名人將士層出不窮,這段時期的歷史是歷代研究學者和歷史愛好者都非常樂意查閱的一段。且不說享譽全球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中學生必讀精品書籍,單說這段時間的軼事都讓人興趣激增。

三足鼎立之時,有這麼一位名士,以他名義留下來的故事不可謂不多,有些諺語歇後語時至今日我們仍在用,比如說最簡單的“說曹操,曹操到。”沒錯,這位名士就是三國時魏國國君,曹操。

曹操乃是一代著名的政治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卻被塑造成了一個典型的奸佞形象,甚至後來的戲劇之中,曹操先生也成了小“白臉”。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件曹操先生的小八卦,那便是——咱們讀了多年書,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曹操竟然並不姓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其中緣由。

讀了這麼多年三國才知道,曹操原來不姓曹,夏侯惇出名竟也因為這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曾任東漢丞相,而後加封魏王的曹操,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雖然曹操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從周瑜那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起,千百年來,一頂“漢賊”帽子就再也摘不下來了。可是曹操實際上對東漢,對漢獻帝卻並不差。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大漢疆域四分五裂,割據勢力四起,周遭鄰國也紛紛踏入大漢國土想要分一杯羹,漢王朝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境遇。曹操借大漢天子名義四處征討,最終憑藉著精銳部隊、精煉兵法,以優秀的戰爭頭腦平定天下,統一了中國北方地區,對大漢王朝也算是做出了卓越貢獻。

讀了這麼多年三國才知道,曹操原來不姓曹,夏侯惇出名竟也因為這

但是曹操的本命不姓曹,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曹操的原姓是夏侯。 此應追朔到漢朝開國之時,當時劉邦跟前有個名臣是曹參,也是歷史有名的賢臣,在他手下有個姓夏侯的將軍,對其忠心耿耿,後來曹參讓其改姓為曹的。

事實上曹操和夏侯淵,夏侯惇是一個祖先。和曹仁,曹洪卻是同姓而已,就象劉備和劉璋一樣。 曹操之父曹嵩,原本是夏侯氏的子孫,而後因為做了宦官曹騰的養子,方才改姓了曹。說起這曹騰,也是個厲害之人,他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在漢桓帝時還被封為費亭侯,自其死後,養子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及《世語》二書:“(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指曹操)於敦從父兄弟。”從血緣關係來看,曹操其實就是夏侯氏的後代,他手下的頭號大將夏侯惇就是他的堂弟,另一員大將夏侯淵也是他的族弟。

讀了這麼多年三國才知道,曹操原來不姓曹,夏侯惇出名竟也因為這

而說起夏侯惇呢,也不可謂不出名。他是曹操起兵之時,最早跟隨他一同征戰沙場的的將領之一。他少年時就以勇氣聞名於鄉里,跟隨曹操之後更是勇猛無敵,在與呂布軍交戰之時,還曾一度被擒為人質,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包括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可謂功勳卓著。

甚至連《三國志》之中,都有專門的一片傳記寫他的故事——《三國志·魏書·夏侯敦傳》言他:“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可見他當時的受寵程度,那都是可以進到曹操臥榻前的人物,放到現在,你感想那地位有多高。

長期的獨當一面讓夏侯惇在江湖上留下了赫赫戰功,也留下了赫赫威名。不止是他,其族弟夏侯淵也是多次領兵出征的大將,所謂“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也是留名青史的人物,極受曹操的信任。這其中,除了他們自身的才幹勳業之外,與曹操的親族關係乃是他們如此受寵且聲望遠的一個重要原因。

讀了這麼多年三國才知道,曹操原來不姓曹,夏侯惇出名竟也因為這

因為二人同為曹操真正的本家——夏侯家的同族兄弟,多多少少算是有些親戚的,而且這親戚還算是挺近的,所以,備受榮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小編對三國也是剛剛開始嘗試瞭解,所以有許多事可能不如大家通透,如果是說了什麼不當的話,還望大家可以包涵指正。另外如果有什麼感興趣的,可以評論出來大家一同討論一下,小編也會加深瞭解,後續跟大家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