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幫你瞭解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 (法治概念):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誌、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

一張圖幫你瞭解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歷史定義):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張圖幫你瞭解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的分類

知識產權是智力勞動產生的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以及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佔權利

它有兩類:一類是著作權(也稱為版權、文學產權);

另一類是工業產權(也稱為產業產權)。

(一)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主要包括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鄰接權;通常我們說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作品登記。

(二)工業產權

工業產權則是指工業、商業、農業、林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由此看來“產業產權”的名稱更為貼切。主要包括

專利權商標權

知識產權權利

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

(一)人身權利

按照內容組成,知識產權由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構成,也稱之為精神權利經濟權利

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係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即為精神權利。

(二)財產權利

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知識產權的“生命週期”

可能從定義上大家對於知識產權只能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可能還不是特別清楚,下面我就從知識產權的“生命週期”給大家講解一下小編認識的知識產權:

一張圖幫你瞭解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生命週期”

簡單來講,從上往下看,知識產權就是從創作完成之後

進行的一項權利的確定,然後由國家進項保護和管理,通過大數據的服務,實現權利商業化的一種轉換

舉個栗子:華為發明5G通訊技術之後,通過中國和其他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相關流程申請並保護了相關技術,從而進行收取專利許可費的商業模式,高通亦如此。

以上就是本期給大家分享的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下期會給大家分別分享工業產權的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著作版權相關的知識,大家有任何疑問的話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