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宋仁宗被稱為"一代仁宗",但宋仁宗時期也是非常"背運",不僅西邊有糾纏一生的西夏,而且兩廣地區差點從國家中分割出去,常年用兵,但總是不得法。息兵一直都是宋仁宗的願望。

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屋漏偏逢連夜雨

公元1048年,與宋仁宗糾纏26年的西夏建國皇帝李元昊終於死了,原本終於可以"清淨"一下,但公元1049年,又發生了廣西儂智高叛亂,使已經有很強烈厭兵情緒的宋仁宗更是痛苦不堪。

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儂智高

公元1052年,即宋仁宗皇祐四年,儂智高已經率軍貢獻邕州(廣西南寧),生擒邕州知州陳珙,並在邕州建立"大南國",稱仁惠皇帝,改元"啟歷"。儂智高不到一年就橫掃整個南方,勢如破竹,而宋朝根本無力抵抗。儂智高乘勢進攻南方重鎮廣州,宋仁宗得報後,立馬派餘婧為廣西安撫使,派楊畋去廣南召集兵馬,支援作戰,並要求廣州知州陳曙就地組織力量進行討伐儂智高。

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通過廣州各地奮勇抵抗,儂智高才沒有貢獻廣州,隨即北上,準備經略湖南,但廣南安撫使孫沔提前應對,才打消了儂智高北上的想法,經過通盤考慮,重回邕州根據地。並上表稱臣,請封邕桂節度使,本來一直有厭兵情緒的宋仁宗立刻向同意儂智高的請降,但梁適勸諫說:"如此,則嶺南不保矣",宋仁宗害怕丟失祖宗之地,難以見家廟,所以沒有同意。

此時狄青的出現,解決了宋仁宗無將可用的局面,正是狄青保住了自古以來嶺南的土地。

面涅將軍定乾坤

從公元1049年到1052年,儂智高圍攻廣州,宋朝不論是當地的守官,還是派去討伐之將都沒有阻擋住儂智高的攻城略地,兩廣很快陷落,宋仁宗對此頭疼不已,所以接到儂智高的上書稱臣,隨即想議和,不想與第二個李元昊糾纏。

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狄青

公元1052年,狄青被任命為樞密副使,上表請求討伐儂智高。狄青當年跟隨尹洙、韓琦和范仲淹在對抗西夏時,就屢建奇功,所以深受他們喜愛,推薦給宋仁宗後,也深受宋仁宗欣賞。狄青說他可以將儂智高的人頭帶回來的時候,宋仁宗還以為他在說大話,但還是授予其宣撫使,節制嶺南各軍。

狄青治軍要求,紀律嚴明,號令專一,但狄青還未"到崗",陳曙就急於立功,帶兵進攻邕州,在崑崙關打敗,狄青到任後,立馬將陳曙以及屬下32人,全部斬首,所節制將領看到後,皆不敢再不聽號令。

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公元1053年,狄青先是用"休兵"的方式迷惑儂智高,使其放鬆警惕,然後連夜急行軍度過崑崙關(廣西南寧與賓州之間的隘口),與儂智高在崑崙關對決,崑崙關之戰,狄青指揮得當,進退有序,最後大敗儂智高,儂智高就此逃至大理國。狄青迅速收復嶺南各地。

公元1055年,儂智高在大理國被殺,首級被傳至京師,然後誅殺儂智高家族。至此儂智高叛亂徹底結束。

為什麼彈丸之地的大南國可以讓宋朝上下束手無策呢?

儂智高,壯族,當時廣源州受到交趾侵擾日甚,最後在彈丸之地建立國家,並請求歸順宋朝,但宋朝一直不予理會,至此惹怒儂智高,隨即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而儂智高也僅僅帶領5000人就橫掃整個邕桂地區,是什麼原因導致偌大一個宋朝如此不堪呢?

宋仁宗時期在廣西建立的大南國,若非狄青,恐現第二個南越國

1、 重文輕武:宋朝從宋太祖開始為了防止武將擁兵自立,開始使用文官管理地方,並且在宋太宗時期,文人地位逐漸高於武將,士人都以武官為恥,到了北宋中葉,宋朝武將凋零,基本無將可用。

2、 軍隊機制:當年為了防止地方擁兵叛亂,宋朝實行募兵制,中央控制御林軍,而地方只有鄉兵,致使地方甚至連盜賊都無法有效抓捕,何況遇到正規軍隊,更是不堪一擊。

3、 和平愈久:嶺南地區,從宋朝初期平定後,七八十年的和平時期,地方不修武備,致使大敵當前,而無法組織有效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