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

一、時代背景

公元前五、六世紀,隨著經濟以及權利的發展,雅利安內部剎帝利和吠舍對處於頂層的婆羅門階層愈加不滿。而婆羅門大力推廣的婆羅門教,是一種信奉來世的宗教,也是一種多神教,各種自然神。相信今世因明世果。

因為婆羅門教從教義的根本上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再加上婆羅門對社會的過分壓榨,吠舍階層財富的愈加壯大,以及其他底層人生活的困苦,不滿開始在社會上蔓延。印度地區開始出現了很多苦行僧,他們遊歷世間,去反思苦想,追尋那虛無縹緲的理想,同時宣傳自己的感悟(類似於中國的百家爭鳴)。

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賢者)誕生於今尼泊爾地區。喬達摩本身是雅利安貴族,此時雅利安族遷入印度地區時間尚短,種姓制度在印度地區還未根深蒂固。

二、佛教教義

這是所說的佛教教義,是佛教最初時的教義。在這之後隨著佛教在世界範圍內發展,各自發展出了不同的教義,教義本身也是越來越繁雜,越來越曲解。今後有時間我會去逐步的瞭解藏傳佛教,中原佛教,日本佛教以及東南亞地區的佛教宗旨。

作為佛教的創始人,喬達摩的思想到何時都不會過時,因為他的思想直指人類本性。

他在菩提樹下的感悟的人生至理總結一句話就是:

人生所有的苦難都源於自身的自私與慾望。

他認為慾望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一、慾望是要滿足感官的需求,即肉慾;

二、對於財富的追求,即俗欲;

三、對於永生的追求;

當一個人克服了所有的私慾、私念,這個人就得到了靈魂的寧靜,也即涅槃。

佛教最初時的教義更多的是對人行為的規範,在佛教最初時是不禁慾的,而且是在嚴格的反對禁慾。當時佛教鼓勵的是更換個人的慾望,只要慾望中沒有摻雜私念與私慾,是正直的慾望,那麼無論是追求科學藝術,還是追求公益事業等等都是可以的。

這與當時其他宗教倡導的祭祀、獻祭大不相同。在最初時,佛教沒有廟宇,沒有祭祀活動。但是因為佛教徒有著良好的品格與言行,這讓佛教在印度民間地區發展起來,並在阿育王(印度歷史上最偉大開明的王)時在印度地區發展到鼎盛時期。

但同時因為佛教沒有廟宇,沒有祭祀活動,沒有特定的神靈,這種沒有神蹟的宗教,在後來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的部分教義後,被逐漸的打壓沒落。

另:喬達摩·悉達多是一代偉人,但依然侷限於當時的思想,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佛教仍然相信輪迴轉世說。

同時,雅利安族裡八正道的理論對喬達摩的影響甚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