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王國維

by關谷函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王國維

王國維

1.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人間詞話》王國維

《人間詞話》在近現代文學和美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是20世紀以來最有影響的文學批評和美學著作。

2.布衣帝師。1923年春,當時溥儀要選海內碩學之士,王國維經升允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

按清代慣例,在南書房工作,大都應是進士、翰林以上學問淵博的著名人物,王國維雖只是布衣出身,以他的學識,進入南書房,深得末代皇帝溥儀的器重。王國維對溥儀,也一直是忠心耿耿。

3.執教清華。王國維曾留學日本,學貫中西,著作等身,在史學、哲學、考古學,以及教育學和美學諸方面均有重要建樹,郭沫若曾說:“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

在上世紀20年代,王國維在學術界聲望極高,新學舊派對他都極力推崇。據說,胡適由衷敬佩的一流學者中首推王國維,因此在得知清華籌辦國學研究院之際,胡適力薦王國維擔任導師。

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後,清華委任吳宓籌辦研擬聘王國維為導師,王國維在請示溥儀後就任。

王國維在清華任教期間,依然留著長辮,穿著傳統的長袍,有人說他是忠於大清,有人說他是忠於中國傳統文化。

4.陳寅恪的跪拜。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僱了一輛人力車,前往頤和園。王國維吸完一根菸,躍身頭朝下扎入水中,於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

屈原投江,王國維沉湖,一個在傳統文化的源頭,一個在傳統文化的尾端,他們就像兩座遙遙屹立的豐碑,讓我們看清了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走向。

1927年6月3日下午,王國維以前清官服入殮。參加入殮儀式的,有清華校長曹雲祥、教務長梅貽琦,還有吳宓、梁啟超等率清華師生用三次彎腰鞠躬,同王國維做最後的告別。

當天在場的人,幾乎都著深色西裝,唯有陳寅恪穿著一絲不苟的玄色長衫,搭配傳統的綿柔布鞋。只見他步履沉重地來到靈前,撩起長衫前擺,雙膝墜地,將額頭恭敬地磕在磚地上。

在場的師生都被這個場景驚呆了,儘管早在1912年,民國政府就以法律形式廢除了延續千年的跪拜禮,但是就在此時此刻,唯有傳統的跪拜之禮,才能和王國維先生的馬褂、長辮相呼應。他是一個鐫刻進傳統社會的人物,也只有傳統的禮數,才能與之匹配。

難怪王國維臨終時,會將書籍交給陳寅恪處理,陳寅恪才是真正理解他文化精神的人。

眾人很快便醒悟過來,大家一齊隊伍排在陳先生的身後,虔誠地,跪下叩頭。

那情那景,遠遠望去,真像被大風肆意吹擺的麥田,在陰鬱的天空下,給人一種鼻腔酸楚眼眶熱紅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