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的一篇文章中說「死而不亡者壽」,對此你怎麼理解?

子夜奇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上述這段話源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是我很喜歡的一段話,讀高中時,曾將其寫在筆記本的扉頁。

“死而不亡者壽。”這句子不難理解,死,人之所終為死。而亡(亾)本意是人之出走,亦引申作死亡。如按此解釋,句子是個省略句,全句應是:“(人)死而(道)不亡者壽。”意思是:身雖死但其道還存在世上者,才是長壽。



“亡”字在先秦時,還有一種用法就是通假“忘”字。這諸子文集中,可找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如:

聖人之法死亡親,為天下也。厚親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於足,而亡其富之涯乎。(《韓非子·說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率吾眾也。(《淮南子》)

那“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亡”字也可依通假“忘”字作解釋,即解作:人死後,別人不會將其忘記,這就是長壽了。其實,兩種解釋的意思也差不了多少。


筱靜隨筆


“死而不亡者壽”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原文如下: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通釋如下:

能體察別人的人睿智,能認識自己的人開明;能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能戰勝自我的人堅強;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努力奮鬥的人有志向;不失去自己根本的人才能長久安身立命,身死而精神沒有消亡的人才算長壽。

全章闡釋知人與自知、勝人與自勝、知足與奮鬥、長久和長壽的道理。分別用一句話回答了什麼是睿智、什麼是開明,什麼是有力、什麼是剛強,什麼是富足、什麼是有志,什麼人算長久,什麼人算長壽的問題。

體察別人的人睿智,認識自己的人開明,談的是知人與自知。

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堅強,談的是勝人與自勝。

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努力奮鬥的人有志向,談的是知足和為豐足而奮鬥。

貧富不單單取決於物質的多寡,而一定程度取決於人的主觀是否知足。強行,為豐足而不懈努力。“強行者”是與“知足者”對應的概念,系不知足而努力奮鬥者——當然,“強行者”區別於“人心不足蛇吞象”者。“強行者有志”是針對“不知足而言的”。老子雖然承認其“有志”,但不主張效仿,因為它與“無為”相矛盾。王弼的“勤能行之,其志必獲”言過矣。

不脫離安身立命根基的人才長久,形體消散而精神長存的人才算長壽,談的是久、壽之道。

“不失其所”的“所”只是一種借代,實指賴以生存的依託之基,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失其所”,即能守其宅、能守其業、能守其本、能堅持原則操守。守住其所,可保長安,故久。今天還有“靠本事吃飯”的話,不失去自己的“本事”就是“不失其所”。這個“本事”就是安身立命的資本。有些人不能生存,就是沒有找到“其所”。要做到“不失其所”,就要掌握生存能力,適應生存環境,給自己找到能永久存身之所。

“死而不亡”之“死”,只是形體死亡;“不亡”,是精神永存,也叫“不朽”。人雖死,但其精神、美德、功績、著述永存,故壽。

談到“不朽”,我想到了《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魯國下卿叔孫豹出使晉國與範宣子談什麼是“不朽”的一段記錄:

魯襄公二十四年春天,叔孫豹出使去晉國,範宣子迎接他,向他詢問,說:“古人有這樣的話說‘死了不朽’,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叔孫豹沒有回答。範宣子說:“從前匄的祖先,從虞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晉國主持中原盟會時是範氏,‘不朽’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叔孫豹說:“據我聽到的,這叫‘世代享有俸祿’,不是‘不朽’。魯國過去有位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後,他的言論留在世上,‘不朽’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我聽說,人死了後,最好的是留下高尚的德行,其次是留下卓越的功績,再次是留下精典的言論,即使久遠也不被遺忘——這才叫‘不朽’。至於讓姓氏得以傳承,來守住祖宗的廟宇,世代不斷絕祭祀,沒有哪個國家不是這樣的。使世代延續做高官,不能叫‘不朽’。”

古往今來死而不亡的“不朽”之人眾矣,但不決定於一個人在世時有多麼大的官位,有多少財富,而在於他是否立德、立功、立言。堯、舜當屬立德一類,治水的大禹當屬立功一類,老子、孔子當屬立言一類。其實立德、立功、立言往往是兼容的,如孔子。可見,能達到“死而不亡”境界的,沒有一個不有所作為的,如果在“無為”狀態下,必然是湮沒無聞,連“長生久視”都做不到,更不要說“久壽”了。

本章的“勝人者”“強行者”,並不是老子所讚賞的,所以他說“勝人者有力”。只是“有力”而已,這是客觀的評價,並不是鼓勵效仿,因為按老子的觀點,“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第二十三章);而且老子主張不爭,“不爭而善勝”(第八十一章)才是道之本。老子主張順應道,順應自然,不要與自然抗爭,他的“強行者”應該是努力者,是朝著可以通過努力而實現目標不懈前行者。“勝人”是與“自勝”比較的概念,都是以“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第七十八章)為原則的。“強行”是與“知足”比較的概念,因為不知足,所以要努力,進而達到“知足”;強行是努力做,並不是逆天、逆道、逆自然而為。


陳廣逵


老子曰 物壯則老 謂之不道 不道則亡 此之謂離道也。

所以這裡。死和亡有區別

“死”是個名詞,就是生命應該結束的時間。

“亡”是一個狀態,即生命真正結束

死,天限之數,就是天給的壽命。什麼意思呢。就是天給的材力盡了,所以神離形骸,生命終結。應該結束的時間是什麼意思呢。就比如食品,它有個保質期,過了保質期就壞掉了。

亡,就是我們快於心欲之用或者知足之足,使天限的壽命縮短或延長。所以說聖人為腹不為目”嘛

比如女孩子七歲更牙,二七第一次月事…男子八歲更牙…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之後就沒了生育能力,這就是天數。

但是也有過了七七 八八還能生育的人,這樣的人謂之有道。也有七七 八八之前就沒了生育能力的人,這叫離道。

所以我理解的是:到了生命應該終結的時間,卻還活著。說明這個人有道,有道的人便可以長壽。

至於道是什麼。老子說 道乃強名。他也不明白。

道生一,這個一便是太極,太極動則生陽,靜則生陰。所以一生二,二便是陰陽。。


哇嗒西哇它



死和亡不同,有什麼不同?

這要從“人”字說起。





甲骨文中,人和匕是左右對稱的鏡像字。

人和匕表示人的生命力上升和下降的兩個過程。

最常見的以“匕”字為部首的字:老,死


“人”是個向左面屈身站立的側身照;

“匕”是向右面屈體站立的側身照;

人的生命力達到最高時為“大”,是個正面直立的人。

天字的甲骨文是大字上面加個圓圈,是個背面直立的人。


這四個字對應人的一生四個不同的階段或里程碑。

人的生命來自天,最終又歸於天,循環反覆,如同春夏秋冬。





死和亡是不同的,

死是指命沒了,

亡指的是形體的消滅,如埋到土裡。


老子這句話:死而不亡者壽。

說的就是這個。

死是命沒了,或者說命要歸天了,從死到亡是歸天的過程,從亡到生是投胎重生的過程。

死與亡之間是屍體狀態,人還在,只是魂沒了。


死屍穿的衣服就叫壽衣。


壽和命其實不同。

命往往指向壽命的開始,壽指向壽命的結束。


命對天而言,壽對地而言。

命在氣而言,壽在質而言。

命在心而言,壽在身而言。

命是公的,壽是私的。





壽字的篆體中有三個要素:老(省略匕),己匚匚,口。

最核心的部件是“己”。

己和意是一對。

己和意是思主體。意對己說是記,己對意說是憶。

意對君,己對臣;君對天,臣對地。


不妥當的打個比喻,“壽”就是離開母體的私體。

籌,疇,濤


籌=竹+壽;竹子砍了做成竹片就是籌;

疇=田+壽;疇本義指已治理的田;

濤=水+壽;離開母體的水。


迷途中的玖伍貳柒


所謂“死而不亡者壽”,就是生命雖然終結,精神後世永存者,萬歲!

比如老子

老子西行,不知所終。但是,一部《道德經》積中華文化之大成,窺透大自然之規律、人性之奧秘。後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諸如儒法墨等等,無不生髮自《道德經》。

西方哲學在此確實發達。但是,對《道德經》的“離世界真相差一張紙”的評價,以及《聖經》之外,首推《道德經》,都彰顯了老子的偉大。

比如商鞅

以叛國論罪,車裂其屍。但是,商鞅變法給中華民族種下了法治的基因,讓我們今天的依法治國有根基,有來源,有思想傳統。21世紀的今天,認真的去閱讀“睡地虎竹簡”,我們依然只有驚歎和崇拜。

若非有商鞅,我們的依法治國就只能是坦克第二,模仿、抄襲,亦步亦趨的跟在洋人的屁股後面。

比如秦始皇

死於沙丘,臭魚掩屍臭。但是,箬沒有秦始皇,中國何時能統一,最終能不能統一都是未知數。中央集權郡縣制,現代的我們還在用。統一文字,讓中華文明,中華文化,既有民族特色又又相互尊重,相互認同。

想否認秦始皇嘛?真有種,就別用統一的方塊字,大篆才是你的“自由”。真有種,燒了你的身份證,因為它原名叫照身貼,發明於秦國秦朝。

比如毛澤東

1976年是舉國哀痛的一年,率領中國人站起來的領頭人,離開了我們。

但是,他留下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留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留給我們的,是兩彈一星。是義務教育和讀書識字的中國人。是農村合作醫療和身體健康的中國人。

是站立起來,平視世界,獨立自主的中國人。

這,就是思想不朽,精神永壽!


滄桑短笛


《道德經》若是從字面上去(做文章)理解一定會走偏。人們都容易犯一個低級錯誤,就是看到一段文字就馬上跟著這些文字的表述去理解此一段文字的意思,而忘記了這段文字是為了描述什麼而作的。

"死而不亡者壽"出自於《道德經》之三十三章。《道德經》表面上看各章節內容不同,如若真正契合了聖人的標準就會發現各章所講的是都是一個內容,那就是對經名所展開的描述。

依本人之陋見:"死而不亡者壽"的真實義應當是,求道之人通過層層分解(修行證悟)把一切生滅變化的東西去除後(生滅變化即為死),剩下一個不生不滅(不亡)的東西也就是求道之人苦苦尋找的"道"了。因道不是生滅的故而稱其壽。

諸位求道之人:道不在外,返觀其心則近道矣。





天行健185735037


死而不亡者壽出自《道德經》三十三章,這一句不能單獨來看待,不然的話,解釋出來的意思很單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有道家的朋友覺得這兩句是修道的精髓,這一點,筆者不瞭解,就不置評,直說老百姓能理解的範疇。

不失其所者久,這一句裡,重點是“所”,這個所字,可以理解為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可以理解為認識認知世界的基本觀點和立場。可以理解為為人處世的原則。只有這些,才是想要得以長久的不二法門。

死而不亡者壽,重點在“不亡”!如何才能“不亡”?具有普適性,可以不亡!具有最大格局的善心仁念,可以不亡!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可以不亡!在每一個特定領域,有不可逾越的貢獻,可以不亡!諸如此類,可以不亡。

不亡,講的不是生命個體的死亡,而是講榮譽和思想的不可磨滅性。


東臺翻古


”死而不亡者,壽。”我的理解是:作為生命性的人誰都無法逃脫生死存亡的自然法則,人都會死的而其在世期間創造和建立起來文化卻不會隨著人的生命消亡而消亡會以傳世的方式保持不忘者稱之為”壽”!就用道德經中的論述註解: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子孫祭祀不絕。大意是說善於建立和創造出基業者和善於維護與保護基業不斷努力奮進者即便是人已經死了而子孫後代都會不斷地祭祀ta而不會被遺忘的!其中的原因是子孫後代持續地享受著善建者和善抱者建立的基業產生的利益!而”死而不亡者,壽。”指的是”具有使用價值的文化”後世子孫後代在不斷使用中就猶如那個文化創造者還繼續活著在一樣延續著生命活力故為壽命長者。絕不是具有物質性的生命不死而是具有物質性的生命死亡了其思想構成的思維方式與思維方法具有的實踐使用價值依然還會再後人的傳承與使用中活著!其根本原因就是:子孫後代都能從使用中獲得利益故能世世代代地相傳下去之故。……思維方式與思維方法體系的使用價值!


公議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古代的死(針對死字本意),意思是僵硬不動,也就是所謂尸位素餐。肉體和意識的靜就是無為,無為則順應天地之道,和天地之規律,因此後文壽比較與天地。因此說無為而無不為。前文幾個必須都是指動心動和肉體動後的結果,所以最後落在不動的結果上。不知道這樣的解釋有沒有人能看得懂。


沽上路人甲


死而不亡者壽!

其實這世界存在著兩種生命,如道家之陰陽,人之男女,佛家說的善惡,世俗的好壞對錯等!但無論是何種樣人,生命的形式只有兩種!那就是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死對一個生命來說,只是物質的滅亡,但精神是永存的。如我們人類的生命,這付肉體是物質成分構成的,只不過是人精神生命的載體,若人精神得了疾病和死亡,那這個肉體也就不正常或植物人!所以!人真正生命的存在和延續,那就是人類的精神意識,思想道德!有如華廈眾位聖人先賢,人雖遠去,但精神長存,聖人的大名和道德精神思想,則永遠在世上流傳,永遠活在炎皇子孫的心中,是已死而不亡者壽,正是如此!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