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的一篇文章中说“死而不亡者寿”,对此你怎么理解?

子夜奇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上述这段话源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是我很喜欢的一段话,读高中时,曾将其写在笔记本的扉页。

“死而不亡者寿。”这句子不难理解,死,人之所终为死。而亡(亾)本意是人之出走,亦引申作死亡。如按此解释,句子是个省略句,全句应是:“(人)死而(道)不亡者寿。”意思是:身虽死但其道还存在世上者,才是长寿。



“亡”字在先秦时,还有一种用法就是通假“忘”字。这诸子文集中,可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那“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亡”字也可依通假“忘”字作解释,即解作:人死后,别人不会将其忘记,这就是长寿了。其实,两种解释的意思也差不了多少。


筱静随笔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如下: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通释如下:

能体察别人的人睿智,能认识自己的人开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我的人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努力奋斗的人有志向;不失去自己根本的人才能长久安身立命,身死而精神没有消亡的人才算长寿。

全章阐释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奋斗、长久和长寿的道理。分别用一句话回答了什么是睿智、什么是开明,什么是有力、什么是刚强,什么是富足、什么是有志,什么人算长久,什么人算长寿的问题。

体察别人的人睿智,认识自己的人开明,谈的是知人与自知。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坚强,谈的是胜人与自胜。

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努力奋斗的人有志向,谈的是知足和为丰足而奋斗。

贫富不单单取决于物质的多寡,而一定程度取决于人的主观是否知足。强行,为丰足而不懈努力。“强行者”是与“知足者”对应的概念,系不知足而努力奋斗者——当然,“强行者”区别于“人心不足蛇吞象”者。“强行者有志”是针对“不知足而言的”。老子虽然承认其“有志”,但不主张效仿,因为它与“无为”相矛盾。王弼的“勤能行之,其志必获”言过矣。

不脱离安身立命根基的人才长久,形体消散而精神长存的人才算长寿,谈的是久、寿之道。

“不失其所”的“所”只是一种借代,实指赖以生存的依托之基,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失其所”,即能守其宅、能守其业、能守其本、能坚持原则操守。守住其所,可保长安,故久。今天还有“靠本事吃饭”的话,不失去自己的“本事”就是“不失其所”。这个“本事”就是安身立命的资本。有些人不能生存,就是没有找到“其所”。要做到“不失其所”,就要掌握生存能力,适应生存环境,给自己找到能永久存身之所。

“死而不亡”之“死”,只是形体死亡;“不亡”,是精神永存,也叫“不朽”。人虽死,但其精神、美德、功绩、著述永存,故寿。

谈到“不朽”,我想到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鲁国下卿叔孙豹出使晋国与范宣子谈什么是“不朽”的一段记录:

鲁襄公二十四年春天,叔孙豹出使去晋国,范宣子迎接他,向他询问,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死了不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叔孙豹没有回答。范宣子说:“从前匄的祖先,从虞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晋国主持中原盟会时是范氏,‘不朽’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叔孙豹说:“据我听到的,这叫‘世代享有俸禄’,不是‘不朽’。鲁国过去有位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留在世上,‘不朽’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我听说,人死了后,最好的是留下高尚的德行,其次是留下卓越的功绩,再次是留下精典的言论,即使久远也不被遗忘——这才叫‘不朽’。至于让姓氏得以传承,来守住祖宗的庙宇,世代不断绝祭祀,没有哪个国家不是这样的。使世代延续做高官,不能叫‘不朽’。”

古往今来死而不亡的“不朽”之人众矣,但不决定于一个人在世时有多么大的官位,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是否立德、立功、立言。尧、舜当属立德一类,治水的大禹当属立功一类,老子、孔子当属立言一类。其实立德、立功、立言往往是兼容的,如孔子。可见,能达到“死而不亡”境界的,没有一个不有所作为的,如果在“无为”状态下,必然是湮没无闻,连“长生久视”都做不到,更不要说“久寿”了。

本章的“胜人者”“强行者”,并不是老子所赞赏的,所以他说“胜人者有力”。只是“有力”而已,这是客观的评价,并不是鼓励效仿,因为按老子的观点,“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二十三章);而且老子主张不争,“不争而善胜”(第八十一章)才是道之本。老子主张顺应道,顺应自然,不要与自然抗争,他的“强行者”应该是努力者,是朝着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目标不懈前行者。“胜人”是与“自胜”比较的概念,都是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为原则的。“强行”是与“知足”比较的概念,因为不知足,所以要努力,进而达到“知足”;强行是努力做,并不是逆天、逆道、逆自然而为。


陈广逵


老子曰 物壮则老 谓之不道 不道则亡 此之谓离道也。

所以这里。死和亡有区别

“死”是个名词,就是生命应该结束的时间。

“亡”是一个状态,即生命真正结束

死,天限之数,就是天给的寿命。什么意思呢。就是天给的材力尽了,所以神离形骸,生命终结。应该结束的时间是什么意思呢。就比如食品,它有个保质期,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

亡,就是我们快于心欲之用或者知足之足,使天限的寿命缩短或延长。所以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嘛

比如女孩子七岁更牙,二七第一次月事…男子八岁更牙…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之后就没了生育能力,这就是天数。

但是也有过了七七 八八还能生育的人,这样的人谓之有道。也有七七 八八之前就没了生育能力的人,这叫离道。

所以我理解的是:到了生命应该终结的时间,却还活着。说明这个人有道,有道的人便可以长寿。

至于道是什么。老子说 道乃强名。他也不明白。

道生一,这个一便是太极,太极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所以一生二,二便是阴阳。。


哇嗒西哇它



死和亡不同,有什么不同?

这要从“人”字说起。





甲骨文中,人和匕是左右对称的镜像字。

人和匕表示人的生命力上升和下降的两个过程。

最常见的以“匕”字为部首的字:老,死


“人”是个向左面屈身站立的侧身照;

“匕”是向右面屈体站立的侧身照;

人的生命力达到最高时为“大”,是个正面直立的人。

天字的甲骨文是大字上面加个圆圈,是个背面直立的人。


这四个字对应人的一生四个不同的阶段或里程碑。

人的生命来自天,最终又归于天,循环反复,如同春夏秋冬。





死和亡是不同的,

死是指命没了,

亡指的是形体的消灭,如埋到土里。


老子这句话:死而不亡者寿。

说的就是这个。

死是命没了,或者说命要归天了,从死到亡是归天的过程,从亡到生是投胎重生的过程。

死与亡之间是尸体状态,人还在,只是魂没了。


死尸穿的衣服就叫寿衣。


寿和命其实不同。

命往往指向寿命的开始,寿指向寿命的结束。


命对天而言,寿对地而言。

命在气而言,寿在质而言。

命在心而言,寿在身而言。

命是公的,寿是私的。





寿字的篆体中有三个要素:老(省略匕),己匚匚,口。

最核心的部件是“己”。

己和意是一对。

己和意是思主体。意对己说是記,己对意说是憶。

意对君,己对臣;君对天,臣对地。


不妥当的打个比喻,“寿”就是离开母体的私体。

筹,畴,涛


筹=竹+寿;竹子砍了做成竹片就是筹;

畴=田+寿;畴本义指已治理的田;

涛=水+寿;离开母体的水。


迷途中的玖伍贰柒


所谓“死而不亡者寿”,就是生命虽然终结,精神后世永存者,万岁!

比如老子

老子西行,不知所终。但是,一部《道德经》积中华文化之大成,窥透大自然之规律、人性之奥秘。后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如儒法墨等等,无不生发自《道德经》。

西方哲学在此确实发达。但是,对《道德经》的“离世界真相差一张纸”的评价,以及《圣经》之外,首推《道德经》,都彰显了老子的伟大。

比如商鞅

以叛国论罪,车裂其尸。但是,商鞅变法给中华民族种下了法治的基因,让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有根基,有来源,有思想传统。21世纪的今天,认真的去阅读“睡地虎竹简”,我们依然只有惊叹和崇拜。

若非有商鞅,我们的依法治国就只能是坦克第二,模仿、抄袭,亦步亦趋的跟在洋人的屁股后面。

比如秦始皇

死于沙丘,臭鱼掩尸臭。但是,箬没有秦始皇,中国何时能统一,最终能不能统一都是未知数。中央集权郡县制,现代的我们还在用。统一文字,让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既有民族特色又又相互尊重,相互认同。

想否认秦始皇嘛?真有种,就别用统一的方块字,大篆才是你的“自由”。真有种,烧了你的身份证,因为它原名叫照身贴,发明于秦国秦朝。

比如毛泽东

1976年是举国哀痛的一年,率领中国人站起来的领头人,离开了我们。

但是,他留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留给我们的,是两弹一星。是义务教育和读书识字的中国人。是农村合作医疗和身体健康的中国人。

是站立起来,平视世界,独立自主的中国人。

这,就是思想不朽,精神永寿!


沧桑短笛


《道德经》若是从字面上去(做文章)理解一定会走偏。人们都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就是看到一段文字就马上跟着这些文字的表述去理解此一段文字的意思,而忘记了这段文字是为了描述什么而作的。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于《道德经》之三十三章。《道德经》表面上看各章节内容不同,如若真正契合了圣人的标准就会发现各章所讲的是都是一个内容,那就是对经名所展开的描述。

依本人之陋见:"死而不亡者寿"的真实义应当是,求道之人通过層層分解(修行證悟)把一切生灭变化的东西去除后(生灭变化即为死),剩下一个不生不灭(不亡)的东西也就是求道之人苦苦寻找的"道"了。因道不是生灭的故而称其寿。

诸位求道之人:道不在外,返观其心则近道矣。





天行健185735037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道德经》三十三章,这一句不能单独来看待,不然的话,解释出来的意思很单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道家的朋友觉得这两句是修道的精髓,这一点,笔者不了解,就不置评,直说老百姓能理解的范畴。

不失其所者久,这一句里,重点是“所”,这个所字,可以理解为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可以理解为认识认知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可以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原则。只有这些,才是想要得以长久的不二法门。

死而不亡者寿,重点在“不亡”!如何才能“不亡”?具有普适性,可以不亡!具有最大格局的善心仁念,可以不亡!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可以不亡!在每一个特定领域,有不可逾越的贡献,可以不亡!诸如此类,可以不亡。

不亡,讲的不是生命个体的死亡,而是讲荣誉和思想的不可磨灭性。


东台翻古


”死而不亡者,寿。”我的理解是:作为生命性的人谁都无法逃脱生死存亡的自然法则,人都会死的而其在世期间创造和建立起来文化却不会随着人的生命消亡而消亡会以传世的方式保持不忘者称之为”寿”!就用道德经中的论述注解: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子孙祭祀不绝。大意是说善于建立和创造出基业者和善于维护与保护基业不断努力奋进者即便是人已经死了而子孙后代都会不断地祭祀ta而不会被遗忘的!其中的原因是子孙后代持续地享受着善建者和善抱者建立的基业产生的利益!而”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文化”后世子孙后代在不断使用中就犹如那个文化创造者还继续活着在一样延续着生命活力故为寿命长者。绝不是具有物质性的生命不死而是具有物质性的生命死亡了其思想构成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具有的实践使用价值依然还会再后人的传承与使用中活着!其根本原因就是:子孙后代都能从使用中获得利益故能世世代代地相传下去之故。……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体系的使用价值!


公议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古代的死(针对死字本意),意思是僵硬不动,也就是所谓尸位素餐。肉体和意识的静就是无为,无为则顺应天地之道,和天地之规律,因此后文寿比较与天地。因此说无为而无不为。前文几个必须都是指动心动和肉体动后的结果,所以最后落在不动的结果上。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有没有人能看得懂。


沽上路人甲


死而不亡者寿!

其实这世界存在着两种生命,如道家之阴阳,人之男女,佛家说的善恶,世俗的好坏对错等!但无论是何种样人,生命的形式只有两种!那就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死对一个生命来说,只是物质的灭亡,但精神是永存的。如我们人类的生命,这付肉体是物质成分构成的,只不过是人精神生命的载体,若人精神得了疾病和死亡,那这个肉体也就不正常或植物人!所以!人真正生命的存在和延续,那就是人类的精神意识,思想道德!有如华厦众位圣人先贤,人虽远去,但精神长存,圣人的大名和道德精神思想,则永远在世上流传,永远活在炎皇子孙的心中,是已死而不亡者寿,正是如此!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