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主要寫些什麼內容?

山野老人381


一字概括:道!

《道是中華文華的核心概念》——張豈之(原西北大學校長,2016年“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開篇第一句

道是高的,解讀出來就落下乘了;道是全面的,講出來就片面了。——韓鵬傑(西安交大哲學教授、陝西高校名師、國際辯論賽資深評委,《道德經說什麼》作者)

老子其人

據《史記》所載確有其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老子是對其人的雙重尊稱,他在周朝任史官官職,是司馬談/司馬遷/班彪/班固/班超/劉知幾/司馬光等的祖師爺,相當於現今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檔案館館長,以及天文臺的臺長,而且見識廣,智慧高。

寫下《道德經》據載是出關隱居的放行條件,當時一刀一刀地刻下5000字的著作,費了不少功夫。

老子其書

《道德經》原書沒有名字,以作者為名即《老子》。史上為該書註解的人數不勝數,其中包括4位皇帝。而毛澤東認為“《老子》王弼(魏晉南北朝天才青年學者,據傳僅在世24歲,天妒天才啊)本最好”。漢成帝(前51年—前7年)時期始有人把這書叫《道德經》,到唐朝得到普遍的認可,這書名比叫《老子》好,因為直指核心。

老子其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末句

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概念,所以中華文化最高的目標是“悟道”。關於老子的道,一義為天道,即宇宙的自然規律與法則;二義為人道,即人與人類社會關係的道理。

人道落實到我們人類的現實生活中首先從一個形象理解,我們走在道上,如社會主義大道上、人生道路上、“四個自信”中的第一個“道路自信”等,這是方向和目標的問題;

問題二是交通,交通要有規則,否則就亂套了,會出大危險。再者在規則的基礎上,才可談境界,才不會橫行霸道。這是規則和境界問題。

問題三,道是有邊界的,界外可能是深溝,甚至是深淵,如開車亂闖那是要命的,這是“紅線”和“底線”問題,不去觸碰才確保安全。

道在現實中就是方向和目標、規則和境界、邊界和底線,我們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的“道”。

有道有德

德者,“得”也。——王弼《老子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依道行事,就是有德,就會獲得信任和支持。

《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38章起為《德經》,要理解箇中“道”與“德”,道在前而德在後,一切才順理成章,否則就有偏頗。


致敬大師


《道德經》一一《老子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主要內容一一

《道德經》是道教被註釋最多的一部經典,有道祖太上老君(即老子)應弟子尹喜之邀而撰寫的不朽著作,被尊為道教的聖典,為道教教理教義之宗本,全文約五千字,故又稱《老子五千文》。該經分上下兩篇,上篇講道,下篇講德,共八十一章,文筆簡潔,文理深奧,表達了道家深刻的哲理。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維護宇宙和諧,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行為原則,又有“遵道貴德”的道德規範;即有“常道與可道”的真理學說,又有“反者道之功”的辨證;即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又有 “柔弱不爭”的修養準繩;即有“虛其心小,實其腹,弱其志,強氣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之道;即有“歸根覆命,深根固蒂”的養生之道,又有“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的價值取向;即有“愛民治國”的韜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懷。全文系統地闡述了道教的修道積德,處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從宇宙的角度考察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

就《道德經》第一章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一一“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達,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達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世亂.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所以說,《道德經》就像是一個智慧寶庫,其歷史與現實的重大價值是難於盡言的,只有靠讀去細細品味,才能開起自已心靈的窗戶,體悟到其中之奧妙,運用到自已的實際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盛典,而且是人類生活的指南,有著利於社會指導人生的功效。

謝謝!!!


高山我行61845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每日學詩詞


《道德經》是老子李耳創作的一部經典,共81章,全文五千二百多個字。

《道德經》是唯一一部被西方認可的哲學著作,是老子洞察社會、人生所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開篇語為‘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無為而治貫穿始終。經典名句有:合抱之木,生於毫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等。

我生活在老子故里——安徽渦陽(老子出生地有爭議,一說河南鹿邑),暫且不論老子出生地在哪,但是他畢竟是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所從中學習他的哲學觀點,為人處世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國與國之間要和平相處,人與人之間要和睦往來,人與自然之間要和諧共生,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大同世界。本人認為,他與共產黨追求的共產主義社會是異異曲同工的,是一種人人平等,沒有仇視,也沒有歧視的理想社會。

我崇拜老子,不僅僅因為他是千古第一聖人,也不僅僅他是我的同鄉之人,而是因為他給我們後人留下了《道德經》這部經典名作,讓後世享用不盡。





2050圓夢年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文江勇講國學


《道德經》原本就是一本帝王書,貫穿始終的思想就是:眾得,得眾,得天下!我也不懂歷代文人都在幹嘛?!是避諱?還是敬畏?還是不食人間煙火,不懂人情世故?把它弄得越來越難懂了。

《道德經》,第一,是要在教帝王,教企業老闆首先搞清楚自己要什麼?員工和百姓要什麼?

第二,是在教帝王和企業老闆們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只有自己的目標明確,就不會在實現自己的目標的過程中,因為利益把自己帶到偏離了自己的目標,最後玩到與百姓與員工爭利的低層次需求中不能自拔。

第三,帝王和企業老闆要想實現自己的終極目標,就必須採取利他的方式,才能做到“眾得”,因為“眾得”而“得眾”,因為“得眾”而“得天下”。

讀不懂《道德經》就是沒有搞清楚“德”的真正意思,“德”就是得到的“得”的意思,與品德,德行,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你老闆的“德行”好壞,那是你的內修,與老百姓和員工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唯一有關的就是“利益”。只有天下書呆子才不言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們背誦的倒是挺熟,但是就是用不出來。因為不懂人情世故。

所以這個“德”分為“兩種得”:1. 帝王、企業老闆之得,這叫“內得”,帝王終極目標是得天下,得“民安、天下平”。老闆要得“基業長青”。這都是不能告訴員工和老百姓的,所以叫做“內得”,內得為“德”。

2. 百姓、員工之得,這都是要向外求得的“得”,叫外得。外得利益,得安居樂業,得其所得。


《道德經》的歪樓源自於對兩個耳熟能詳的詞語的曲解,一個是“厚德載物”,一個是“上善若水”。


有句話,叫做“厚此薄彼”,什麼意思?對這個好,對那個不好唄!

另一句“待我不薄”,什麼叫做“不薄”?不薄就是厚唄,厚的是什麼我才如此感激?厚我之得唄,得什麼?得好處,得利益,得財貨唄。

那麼“厚德載物”就好理解了,就是“誰厚我之得者,我就載他”,載就是愛戴,擁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就是承載,不就是抬他轎子,因敬而愛嗎?因愛而擁護擁戴他嗎?

說句心裡話,我門真愛的不是他本人,愛的是他能夠持久給我們的利益,沒有了他,我們就會遭受損失,因此,誰與他為敵,就是與我們為敵,幹倒他,捍衛自己的利益,不懂事的人,認為我們幹倒對方是愛那個給我們利益的人,其實我們是怕沒有他了,我們就失去了利益,我們真正愛的是利益。這就是人心,這就是人性。人心、人性就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嗅無味的“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上善若水”的意思更是很多文人搞不懂的,其實意思就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就是水”。為什麼這麼說呢?“水利萬物而不爭”,什麼叫做“利”?呆子們解釋:帶給萬物好處。那好,洪水給你送好處來了,你別跑!

所以利萬物,只有一個意思,就是順應萬物。

這是教帝王和企業老闆們,不要覺得老百姓,員工這不好,那不好,總想要干涉他們。水不這樣搞,水要搞就搞到你心裡去,見縫插針,你心理想要怎麼搞,我就怎麼搞,一切以對方的訴求和需要為本,這樣才能和百姓、員工很好地進行心靈鏈接。但是你百姓、員工要求過分,不好意思,洪水就來了。這就是“水道”之道的一體兩面性。

但是看看多少昔日帝王, 多少今日老闆們都在幹嘛?霸王硬上弓。所以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這就是霸王硬上弓的禍根,百姓出於你的威勢,順了你,但是心裡想老子今天搞不過你,是吧?老子忍了,你總有一天會掉到井裡面去的,老子不但不救,丟幾塊石頭,你拿我怎麼滴吧?守不到那天,算你幸運。


妖風肆啟


寫什麼內容?我主要抄寫上善若水那一段。。。





四官殿人彭曦書畫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 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經典。從古到今,註解它的書層出不窮: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從修行實操來解老的,有從權謀運用來解老的。各行各業,各類人群,好像都能從中得到啟示,包括歷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麼《道德經》都講了些什麼內容,揭示了些什麼道理,能歷經兩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範圍內都備受推崇呢?(據說:曾經在譯成外國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發行量上,《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因為譯文太多和偏向領域的重疊,《道德經》幾年前就超過聖經了。)

一、宇宙觀

在人們還流行聽天由命,普遍崇拜神靈的時代,老子已經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他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一個叫做“道”的東西造生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麼“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執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著求助於鬼神。

道生萬物是這樣一個過程:道→無→有→萬物,老子概括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內有外,可以分割為“二”;“無”,因為無形無象,故而無上無下,無內無外而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至於“三”,它源出於“有”(二),但又不同於那個母體的“有”,所以被稱為“三”。就好像一顆石頭,它具有堅硬、白色的性質,但如果把這顆石頭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備這些性質了。而“物”,如果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個人,把他分拆成細胞,也就不能再稱之為人了。天下萬物,都具備自身獨有的性質,都來源於這個“三”。

“無”,之所以能造生“有”,因為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只是擁有沒有形狀的形狀,具備沒有形體的形象(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就像我們的意識一樣,沒有形狀,沒有形象,但並非空無,可以有意識空間,可以造生夢境。

所以無中生有的過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說:“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那個“無慾”的情狀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就能體會到無中生有的妙處。

比如我們在放鬆身體,放空心靈的時候,常常就能靈機一動,激發出靈感來。靈感即出,心念已動,身體已行,此時為“有”。處於“有”的狀態時,就能在同為“有”的萬事萬物中運用和檢驗它。

這兩種狀態的區別在於,“無”是不用意識主導的,是空虛寧靜的感悟狀態,也就是“常無慾”;而“有”是用意識主導的,是主動有為的有意狀態,也就是“常有欲”。

這“無”和“有”,在於道,同樣源出於道;在於人,同樣源出於人。它們就像形體和影子一樣不可分離,就像聲和音一樣同生共存。它們是道生萬物並讓萬物得以持續演化發展的玄妙法門,也是人得以認知和運用道之玄妙的總法門。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終的根源,指向的一個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萬物。

二、處世之道

這裡的處世之道,包括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人與事、物的相處方式。與之相對應,老子提出了“嗇”、“柔”、“小”、“樸”四個概念。

嗇: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人”, 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間世闖蕩;“事天”, 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論是生存在人間世,還是應對於天地自然,都沒有比收斂自己的慾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沒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還有一些人,想要讓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長久,結果反而遭到橫死。為何?

因為他們被主觀欲求控制了頭腦,結果失去本心清明;拋棄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勢,妄動入死地而不自知,這正是導致他們橫死的原因。

柔:老子說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說“曲則全”。這三者之間有關係嗎?當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來,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馳騁天下,而不會受到阻礙。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態沒有一個是絕對筆直的。經歷那麼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它們最終都選擇了最適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幾乎沒有一直一帆風順,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情況出現,所以才有“委曲求全”這個成語。

因此,彎曲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達目標,因為避開了障礙。柔弱,故而能夠“全生”,能夠“葆真”,所以老子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守柔曰強”。

柔弱之所以強大處上,正是因為它在下、在後,老子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為之下”。 所以聖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後,但卻能站在前方領導眾人;並不一心為自己謀取福利,但卻能得到天下人的保護和擁戴。這就是無私反而成其私,處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勝剛強。

小:老子說“見小曰明”。


國家傳統文化


《道德經》是老子的著作,全書共五千多字,是老子哲學觀點與政治思想的總結。全書的哲學思想核心可以用道來概括。道是玄妙無形的,道在天地萬物產生之前就有,是天地萬物之源,而且受道引導與制約,天不變,道也不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的哲學觀點是形而上學的唯心論,但是,他的哲學思想具有辯證法思想。各種事物都是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體,天與地、日與月、陰與陽、男與女、剛與柔、福與禍、難與易、敵與友、戰爭與和平,等等都是互相對立而又統一的,不然,宇宙萬物將是一塌糊塗,無法分辨,不可思議。對立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祝轉化,例如,福中潛藏著禍,禍內也影藏著福,不能把福享盡,樂極會生悲。遇到禍,只要認真分析原因,找出根源,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拿出辦法,化解矛盾,可以變禍為福。對待如任何事物也必須堅持一分為二,努力促使矛盾雙方轉化,以期達到預期目的。老子的政治思想是無為而治,以靜待動,追求和平安逸生活,主張老百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種思想並不符合春秋戰國那種大變革大動盪的歷史潮流,所以說是保守的,有侷限性的。

我們是辯證唯物主義者,堅持科學的辯證法,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以至循環往復變化發展生華,抓主要矛盾,促矛盾轉化,促進和諧,促進祖國發展,不斷攀登新高峰。


東方傑士


主要講道,道既自然,自然既有無相生,物極必反,上善若水,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萬事萬物負陰而抱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滿是哲學智慧,處處真理,句句經典,字字玄機,為哲學之道,陰陽之理,辯證之法,順者昌,逆者亡,為自然之易理,順其自然為德之道之,故巜道德經》。

一句話自然天人合一,既老子之講,“”無為,無我,無形,無身,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