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暫緩智能音箱業務,市場真的不行了嗎?

騰訊暫緩智能音箱業務,市場真的不行了嗎?

最近,騰訊第一款智能音箱“騰訊聽聽”已經被騰訊叫停。作為上線僅僅不到一年、單日銷量曾突破2萬臺的騰訊首款智能音箱,如今卻被迫下架。據瞭解,騰訊在智能音箱市場上從來沒有采取過補貼的策略,態度仍然模糊不清。

那麼,如今的智能音箱市場的真實狀況又是如何呢?

井噴式增長之下,智能音箱仍是一片必爭之地

從整個智能音響行業來看,國內智能音箱的格局已經十分明顯。具體來說,就是天貓精靈、百度小度和小米小愛。而騰訊則與京東、科大訊飛一樣,處於第二梯隊。據產業鏈信息推算,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達到2200萬臺,近乎是去年市場規模的15倍,遠遠超過年初市場的一致預期,這樣的成績用“狂飆”一詞來形容並不過分。

因此從市場格局與情緒來看,智能音箱仍然十分火爆。事實上,智能音箱,或者說家庭智能語言交互系統在未來仍然是一片“必爭之地”。

首先,智能音箱有助於延續巨頭們在各自領域裡的霸權。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上網場景的轉換已經使得一大批在21世紀初互聯網江湖呼風喚雨的公司逐漸走向沒落。而隨著5G的山雨欲來,物聯網的大發展、大繁榮已經成為一個共識。面對新的場景,巨頭們自然也會以史為鑑,不斷推出新場景下的落地產品,以延續自己的霸權。

阿里為了延續自己在電商領域的霸權,所以“天貓精靈”最大的特點是購物,在掌握了用戶大量購物數據的基礎之上,進行精準推薦,打通了自身的電商業務;騰訊的“雲小微”的一大特點就是藉助騰訊旗下豐富的音樂,閱讀,視頻,新聞動漫等資源,結合社交,打造內容與服務生態。而百度則是利用其龐大數據優勢與技術實力,打造了一個DUer OS平臺,逐步百度的AI能力落實到各種硬件產品上。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依靠社交的入口賺的盆滿缽滿,阿里依靠購物的入口建立龐大的帝國,而百度則錯失了這一重大發展機遇。那麼,在接下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什麼又會是一個新的入口呢?以史為鑑的情況下,不只是巨頭,只要是稍微有些實力的互聯公司都想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搶佔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入口,而智能音箱很可能是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家居最靠譜的一個入口。

所以,在當今的狀況下,作為智能家庭生活場景下、有著遠比手機強的語音交互能力的一個核心產品,巨頭們斷然不會輕易放棄。

其次,就智能音響本身來說,相比較於手機,在控制家電方面優勢更為突出。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所謂的智能家居都是“偽智能”,多數智能家居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APP,這就意味著凡是使用智能家居的用戶,手機上要安裝一堆APP。對用戶來說,用手機操控家電還不如直接用手方便,快捷。

而智能音響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相比較於手機,在遠程聲控方面表現更加敏銳,避免了類似手機在遠程交互時體驗差的問題。因此天然適合充當未來智慧家庭的“管家”。

低價爆款的火爆背後,仍有諸多行業問題亟待解決

對於2018年智能音箱的井噴態勢,在互聯網江湖(VIPIT1)團隊看來,更多是因為各大廠家採取了低價爆款的策略,而非市場真實需求開始出現。

作為智能家居領域的急先鋒,未來家庭生活時間的流量入口。大多數企業都對智能音箱採取了一定的補貼措施,往往售價偏低。因此市場裡的重要玩家也都是抱著不賺錢的態度來培育市場。在2018年的雙十一期間,原價1599元的小度在家視頻音箱僅僅售賣299元。據業內人士爆料,百度299元促銷價的背後,是付出了單臺近千元的補貼。事實上不光百度,整個行業的為了拼銷量,都採取了補貼教育市場的策略,幾乎是在賠錢賺吆喝。

最重要的是,推出智能音箱的時機還未成熟。要想真正體現智能音箱的威力,必須有足夠的智能家居能夠連接,否則智能音箱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和大一點的平板電腦沒什麼區別。

一方面,從市場的角度看,大多數人對於智能音箱的概念仍然不深刻,究其原因,智能音箱和手機的功能有著高度的相似,並沒有給用戶留下一個具體的“智能印象”。具體來說,目前的智能音箱僅僅可以設鬧鐘,購物,問天氣,查百科,聽故事之類事情,而這對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已經習見怪不怪,所以他更像一個語音控制更加敏銳的“手機”,因此也就很難在市場上形成'現象”級產品。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要想徹底體現智能音箱“萬能語音助手”的功能,來控制更多的家用電器和智能設備,那麼一個前提就是家裡擁有足夠多的智能電器和設備,而這無疑提高了使用智能音箱的門檻。因此,智能音箱雖好,但落實到普及,仍然還未到時機。

據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的研究發現,回答問題、查看新聞和天氣預報,成為了當前智能音箱用戶最常使用的功能,而發現和控制音樂排在了第三位。作為智能家居時代的語音控制器,控制其他家用設備,恰恰是目前智能音箱最不常使用的功能。

可以說,作為IOT時代龐大構想的核心中樞,儘管目前智能音箱已經非常智能,甚至有時讓人眼前一亮。但作為一項可選消費品,在智能家居還未完全普及的浪潮下,其核心的“指揮功能“仍舊沒有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設想雖好,但目前諸多的技術細節仍然影響著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一項來自奧維雲網的調研表明,中國有57%的消費者聽說過智能音箱,23%的消費者對智能音箱有一定了解,但消費者在購買之後的使用頻次和時長並不理想。普遍的反饋是存在遠場識別差、誤喚醒概率高、連續對話功能不穩定、語義理解能力差等問題。

與此同時,品牌之間存在壁壘。就拿遠程控制來說,主要是通過自主開發的手機APP來實現,在智能硬件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如果買了不同廠家的智能硬件產品,就需要在多個下載多個APP,單一產品的兼容性極差。因此作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倘若智能音箱智能支持自家系列的產品,必然會給用戶造成很大的選擇難題,影響用戶的體驗。

渠道策略還是打造爆款?

自2015年京東上線“叮咚音響”以來,智能音響一直在快速發展。據奧維雲網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音響的規模將突破千萬,達到1025萬臺,同比增長482%,銷售額23.2億元,同比增長373%。隨著明年5G基礎設施的建設逐漸落地,呼喊了多年的“物聯網”浪潮可以說是真正迎來了自己的“東風”。

奇點大學的創始人庫茲韋爾曾經說過:“奇點是指在一項技術在成熟之前,都在緩慢潛伏發展,一旦技術水平,市場環境成熟,發展速度將變成一條指數級增長上揚的曲線,而這個轉折就是奇點時刻。”

縱觀這些年產業的發展規律,不管是智能手機、高鐵、智能硬件等新興設備還是外賣、移動支付、電商等新興服務,無一例外都遵循著這一發展規律。因此,互聯網江湖(VIPIT1)團隊認為智能音箱很快就會迎來屬於自己的奇點時刻,真正從量變到質變。

那麼,智能音箱究竟應當如何做,才能順利迎來真正的春天呢?在筆者看來,不妨嘗試以下兩點:

首先,不妨與其他智能家居進行聯合捆綁售賣。據Futuresource研究估計,智能家居產品去年的出貨量增長了39%。而人工智能接下來的一個重點發展,就是繼續將家庭中的各種場景中的智能設備,如臥室、客廳、廚房、浴室等更多的區域連接起來。

作為一款智能語音助手,其最大的功能就是與其他智能設備進行互聯互通。與其讓消費者被動發現利用音箱控制其他家電的樂趣,不如主動創造機會,讓用戶去體驗這樣智能音箱的樂趣。相比較於單單地賠錢打造爆款,這樣的捆綁銷售模式也許更有利於智能音箱的風靡普及。

所以,從教育市場的效果來說,除了打造低價爆款外,如果能與其餘的智能家電進行聯合銷售或者捆綁銷售,可能會更好。

其次,在人們對於智能音響的認知尚未打開時,讓利或者說是低價毫無疑問是一種刺激市場最好的辦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對於新鮮的事物總是好奇但又恐懼,因此一個更低價格無形之中降低了用戶的試錯成本。

在今年的雙十一中,為什麼智能音響總銷量有了井噴式的增長?無非就是因為有相當部分的商家將自己旗下的智能音響調整到了百元以下,因此釋放出了巨大的需求。再比如之前的智能手環,也一度被市場質疑是偽需求,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價格不斷調整,年出貨量一度躍升至千萬。

任何一個高額科技產品的風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市場與消費者的來回磨合,甚至是博弈的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所以,隨著智能家居的普及,物聯網的逐漸發展,智能音箱這種智能語音交互系統,也必然會迎來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