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1月25日,在北京發佈的醫生群體媒介使用行為調查顯示,當下中國醫生傾向於使用兼具社交、新聞功能的新媒體平臺,他們使用新媒體的目的之一就是開展科普。

丁香園聯合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做的醫生群體媒介使用行為調查針對國內規模最大的醫藥行業網絡傳媒丁香園的註冊醫生進行。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當日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每個醫生平均擁有2.02個賬號,27.5%的醫生同時擁有3個以上的賬號,超過四成的醫生會在新媒體賬戶上發佈健康科普信息,半數以上的醫生在看到自己所在領域出現謠言後,會主動闢謠,七成醫生會主動轉發自己認可的專業信息。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健康傳播研究所所長李希光教授表示,該調查旨在瞭解醫生群體對於傳統媒體、新媒體的信息獲取、信任以及新媒體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新媒體已超越傳統媒體成為醫生獲取各類信息的主要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醫生最主要是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但更信任傳統媒體。”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在調查數據發佈中表示,“這提示我們,自媒體時代下如何通過樹立品牌來提升信任度很重要”。

“我們發現醫生更傾向於使用兼具社交、新聞功能的新媒體平臺,他們使用新媒體的目的之一就是開展科普”,蘇婧表示,新媒體使用方面,醫生開展科普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傳播技巧不足。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對於如何提高醫生新媒體傳播能力,參會嘉賓給出了他們的建議。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急救中心急診科主任王立祥教授認為,今後媒體人報道科普需改變方式,首先從聽眾的角度提進行報道,其次需增加科普的專業性,從科學的辯證角度,結合專業書籍,創造新的科普視角。

營養師顧中一認為,新媒體不僅能夠為公眾提供可信的內容、最快的知識,還能幫助醫生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為門診、產品導流,並擴大行業內影響力。

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付虹認為科普和醫療工作同樣有意義,自媒體是醫生最好的科普渠道,也是醫生樹立個人品牌最好的工具。她表示自己的內容創作靈感通常來源於日常的診療病例、和粉絲的互動以及公眾熱點。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發佈會上,丁香園還發布了《醫生/患者的數字化行為洞察》。該調查顯示,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智能手機仍然是醫生使用互聯網進行醫學相關活動的最重要電子設備,醫生每週平均一半的時間用於學習提升。大部分醫生會在第三平臺上進行在線問診,有超過10%的醫生表示所在醫院已建立醫患互動交流平臺。超過半數的醫生認可醫療自媒體和網紅醫生,大部分醫生有嘗試在互聯網上打造個人品牌。儘管醫生互聯網科普的範圍在增加,找醫院和找專家仍然是患者最大的未滿足需求。

據調查結果,縣域的基層醫生很少利用新媒體開展科普工作。隨著新媒體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基層醫生連接到互聯網平臺、加入科普行列對於解決患者需求至關重要。

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權威發佈)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本報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申少鐵)春節將近,為了做好節日期間的傳染病等疾病的防控和應對工作,國家衛健委25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冬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情況和防護知識,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國家衛健委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進入流感活動高峰期,南方省份升高趨勢趨緩,北方省份處於平穩期。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介紹,我國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活動水平將低於上一流行季水平,未來隨著學校和托幼機構放寒假,流感聚集性疫情將逐漸減少,其他感染性腹瀉等疫情也將持續下降,“總的來看,目前我國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李中傑介紹,從全國流感監測網絡對冬春季流感病毒監測結果來看,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佔比達90%以上。“今年流行的病原與疾控中心推薦接種的流感疫苗的匹配性較好。我們通過對流感病毒的抗原性監測,沒有發現異常變化,所以疫苗對今年流感的保護效果還是不錯的。”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國家衛健委已成立國家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加強技術指導和專業培訓,各地也成立了地方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

“冬春季節,在流感面前,兒童、65歲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患病的概率較高,要特別注意預防和救治。”李中傑說,推薦這類人群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增加,家庭聚會增多,普通人也要特別注意預防流感。雷正龍建議,勤洗手,養成洗手的習慣;冬天室內外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做好室內通風,每天通風半小時、一小時,特別是一些密閉場所,如教室、影劇院等;注意多運動,清淡飲食;到人多的密閉場所,特別是早上的地鐵,要戴上口罩;過節期間最好不要熬夜。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超四成醫生在新媒體發佈健康科普信息?目前注意防流感健康過春節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認為,寒冷的天氣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容易誘發一些冠狀動脈的病變,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出門應特別注意保暖。

老年人平常生活狀態比較穩定,但春節期間可能有很多子女、親友來訪,生活變得不太規律。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認為,節日期間,家庭聚餐多,老年人要做到適量飲食、低鹽攝入、保證休息、按時服用既往的藥物,加強慢病監測。老年人本身抵抗力相對低下,應避免到人流比較多的地方去,從而減少被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另外,老年人與子女一起到異地度春節,要注意規劃好旅途行程,做到張弛有度;不要忘記攜帶藥品,包括降糖藥、降壓藥,以及冠心病病人服用的藥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