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12月2日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

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曝出體檢行業“假體檢”醜聞:

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

甚至有抽了血,

沒做檢查就扔掉,

直接出結果……


張黎剛直言

“有些同行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也有一些同行

“抽了血做都不做,

把血倒掉,

直接出結果”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因為

“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此話一出

很快登上微博“沸”搜!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網友炸鍋了!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認識的人只要一查出癌症,

多數都是晚期!

為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

因為很多人都在假裝查癌!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中國最新癌症數據《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也就是說,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

大多數人在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峰;肺癌為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甲狀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統癌症。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為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

因為很多人都在假裝查癌!

其實壓根沒做對!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假裝防癌”

首先是技術限制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問題。

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人人必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是一種更專業

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

哪些人要做?

要做哪些項目?

怎麼做?

都是有講究的

正是其與一般健康體檢的根本區別所在。

连云港人请注意!你可能做了一个“假体检”!
肺癌篩查:千萬記住用CT

X光片檢測肺癌,由於其分辨率低,因此檢出率比較低,如果胸部X光片檢查診斷是肺癌,臨床常常就已經到晚期了。可以說,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裝防癌。

專家建議:用高清CT檢測肺癌,由於分辨率高,肺癌腫瘤在1釐米,甚至0.8釐米時即可被查出。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另外,更推薦大家用低劑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幾個生物標記,檢出率可以到90%以上。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连云港人请注意!你可能做了一个“假体检”!乳腺癌篩查:千萬記住用乳腺鉬靶

有些人認為CT是萬能的,並非如此。

專家建議: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宮頸癌篩查:千萬記住用TCT

很多人一說檢查宮頸癌,首先想到HPV檢查,其實HPV是對病因的檢查。真正有效檢查宮頸癌的是TCT檢查。

專家建議:TCT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與傳統宮頸刮片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目前已普遍應用於臨床。TCT宮頸防癌篩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能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發現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黴菌、滴蟲、衣原體等。


前列腺癌篩查:千萬記住做PSA篩查

專家指出,腹部彩超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作用都沒有。篩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檢查就是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專家建議:50歲以上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PSA價錢更加低廉,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食管癌篩查:千萬記住做內鏡檢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做什麼檢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內鏡檢查。

專家建議:推薦對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內鏡檢查,並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精查,如內鏡下沒有發現可疑病灶,則定期隨訪;如內鏡下發現可疑病灶,則進行活檢病理,根據不同的病理結果採取相應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比如輕度異型增生建議3年隨訪一次。

連雲港人請注意!你可能做了一個“假體檢”!


胃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胃鏡檢查

胃癌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專家建議: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後續根據活檢病理結果採取相應的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


結直腸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在很多體檢中,很多人最不願意做腸鏡,往往會忽略。

專家建議:45~75歲: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或高靈敏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或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結腸鏡檢查(每10年);或CT結腸成像(每5年);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非結腸鏡篩查試驗的所有陽性結果都應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健康狀況良好,預期壽命大於10年的成年人應繼續篩查至75歲。


肝癌篩查:千萬記住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體檢時都會選擇做腹部B超,以為這樣可以查出肝部問題,其實很容易漏診。

專家建議: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齡40歲以上,建議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國內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擴散周知,記住這些方法,

千萬別再“假裝體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