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蒸汽朋克文化

關於蒸汽朋克的定義構建早在80年代已蔚為盛行,西方學者和蒸朋愛好者們在21世紀後進一步擴充了蒸汽的定義邊界,各類優秀的遊戲和影視作品的成功讓蒸朋文化在大熒幕中保有獨有的魔力。

“機械”二字以木做偏旁,動力源於“五行之木”。在蒸汽朋克與中國古老文明的多次結合嘗試中,木製機械的力量漸漸越過了蒸朋文化鋼鐵柳丁的界限,相反以木為齒輪運作器械更順應了自然運轉法則。

細數歷史,以木齒輪為構架的中國古機關術甚至可稱為齒輪文化的源頭;然而更高明的是,器械文化的構建順應了萬事萬物運轉的自然狀態,成為華夏文明獲取各類新式發明的根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在原始動力的驅動下,蒸朋與古老的華夏文明中創造性結合,就似怪誕野史中一股清流,關於機械的臆想也因近幾年東方蒸汽朋克文化的興起而大放異彩。

如2006年碎石拉拉創作的奇幻小說

《周天》把故事背景設置在離我們久遠的周朝,這正是上古神話歷史漸漸走向消亡、人類文明漸據主導的朝代,在周朝魔法與科技共存、神話與機械並融,無限度的現象力得以在狂野瑰麗的大環境中釋放。

比起最後神權的崩塌,小說中對主流種族之外的雲中族軍械的描述,無處不散發著東方蒸朋的魅力。經過著名插畫師王浣之手渲染後,各類機械器物更是神形具備、鬼斧神工。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雲槎:雲種族最強大的設備,相當於一艘可飛行的航空母艦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衝梭:分散於雲槎的小型作戰裝備,靈活性強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赤金具:雲中族的地面戰鬥部隊,速度力度兼備,無堅不摧

當然,《周天》歷史的重構僅限於無數次思維的騰空,內容來源無法據實考究;但對先秦時代機械文化的深入恰不僅僅只來自於幻想層面。

《列子》對偃師木甲術的記錄、《墨家》對弩車製造和攻城術的思想概論,以及大神魯班各類巧奪天工的小玩意兒,成為了現代人去探索機械秘術最不可或缺的依據,也是搭建中國蒸朋無限豐富想象力的原始平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墨 家 機 關


墨 家 機 關

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百花爭鳴,尤以墨家機關術造詣最為深厚,墨家機關術、魯班術與公輸機關術順理成章地成了先秦機械文化的締造者和見證者。先秦機關術對機械原理的探索之深,即便今天拿出來也是一個Bug的存在,先賢墨翟留給後人的《墨子》中便有記載;如機關鳥飛鳶空中飛行三日而不停歇;連弩車靈活精巧、威力無比,轉射機、藉車等皆為墨家攻城奪寨之利器。

其早在墨家之前,在《列子·湯問》中有一段對民間電磁木甲術傳說的記載,由木甲術控制的玩偶足以以假亂真、傻傻分不清楚,甚至超越當時手工技藝幾百年不止,木甲術的存在更讓人一眼望到了整個世界機械文明的未來。工匠偃師以電磁為動力雕造出的玩偶活靈活現,站立於周穆王面前,一舉一動、一進一退、一哭一笑與真人相似度達99.99%。下面來看一段原文記載:

《列子·湯問》 節選穆王驚視之,趨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領其顱,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嘆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木製飛鳶翱翔於空中三日方停歇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木製飛鳶翱翔於空中三日方停歇

在挖掘傳統文化當口,文化產業當然不會放過如此神秘豐富的題材,曾被大清帝國所不齒奇技淫巧頻頻出現於影視佳作中。

墨家機關術在國產動畫大作《秦時明月》中得到完整展示,墨族基地四大守靈獸活靈活現、精緻優雅,博取了無數粉絲的好感。機關術在動畫中一直處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主角天明在成長中逐漸瞭解機關術的神奇奧妙,成為對付公輸家霸道機關術、神秘怪客、反敗為勝的有力武器。

當然《秦時明月》對古老文化的探索不僅停留在表層,墨家的“非攻”主題思想在天明身上慢慢被挖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然而大型電腦遊戲《軒轅變》系列在機關術上的琢磨比起《秦時明月》更用心一步。依靠現代CG技術的輔助,最最炫目的

木甲術於遊戲場景中順利還原,各類器械與神奇發明在機關秘術的推動下線條柔美、可愛動人,甚至達到了一部優質動畫電影的美感。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墨家神獸白虎對戰公輸仇穿山甲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機 械 大 師

時光荏苒,經過漢代幾百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潮的影響,機械的力量隨著儒家四書五經的興盛慢慢衰退;散落於民間的技藝也因官僚階層的排擠無法登入大雅之堂,變為散落民間的智慧靈光。天縱英才,一代奇人馬鈞的出現填補了幾個世紀以來機關術大師的職稱空白。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生於貧苦之家的馬鈞自幼便顯露出駕馭機關術的才能。在軍事發明種,箭弩經馬鈞之手改造後,可以連發數十箭,即為“連弩”,連弩便捷實用、威力驚人,為“五胡亂華”時代最具殺傷力的遠程武器。

原本運轉緩慢、耗費巨大攻城發石車經過馬鈞奇思妙想的改裝,在大小齒輪的帶動下,變成以木為輪、以軸為力的轉輪發石車,只要轉輪發石車一出現於戰場,立即攻無不克、所向披靡。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連弩可裝膛數十發箭矢類似機關槍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木流牛馬日行五十里運送軍需糧草


民間的機關術

然年代所限,在胡人勢力強盛、野蠻文明無所不能的魏晉南北朝,依靠知識水平製造的器械結晶在匈奴鮮卑面前變得不堪一擊,技藝非凡的小玩意兒在原始力量面前更似紙糊老虎;既然馬先生的機關術無為于軍事,那則恩澤於天下,造福於百姓,流落民間的機關術給了中國古代手工業、建築業和灌溉業有了實質的提升。

馬鈞最具代表性的非戰爭設備當屬指南車水轉百戲,尤以水轉百戲最為多姿。在水力和齒輪的推動下,檯面上的小木偶靈活自如,可以做出各種不可思議的動作。木人既可吹簫、又可跳舞,既可疊羅漢,又可拋繡球;水轉百戲的巧奪天工不禁讓人聯想起偉大的先秦木甲術。

在農用器械的創造上,馬鈞的才學依舊無與倫比。經他之手改造的綾機,使絲織效率提高五倍;發明的灌溉工具翻車大幅度促進了民間水利事業的發展;對上古神器

指南車的成功復活更印證了馬先生的不世之材。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上古時期的指南車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水轉百戲僅用作帝王取樂之用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灌溉工具翻車概念圖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馬鈞覆刻版指南車製作圖


然而一代巨星的隕落讓靠個體智慧研製的機關器術迅速被埋沒。在封建社會,各類奇技淫巧貼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標籤,因濃厚的小團體色彩和壓抑的農耕環境所限,絕大部分機械革新沒有得到更廣泛的普及、推廣,

一切工藝結出的智慧之花皆隨巨匠大師們的隕落而迅速消亡。

儀象天工

一個萬物生長、百鳥朝鳳的大唐盛世,原本重現機械文明的輝煌。不幸的是,橫空出世的科舉制度阻礙了本該發生的美好的一切。科舉的興盛帶了造紙業和印刷業的繁榮,不佔據主流的印刷術被提到了工藝之Top3,大小工匠師皆為造紙印字而服務,宣揚統治階層的忠君愛國之思想。

畢竟大唐盛世的面子需要靠華麗的硬件來支撐,建築業由此得到了飛一般的進步。機關術退而輔之,服務於營造法式、臣服於雕樑畫棟。於大唐300年無法有效整合的機械秘術直到積貧積弱的北宋才有所起色。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大唐盛世的外在表徵為無與倫比華美建築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機械文明的萌芽——北宋

在器械運用上,北宋出現了一絲機械文明的復甦跡象,在廣泛吸收了各門派儀器長處後,發明家

蘇頌水運儀象臺驚天出世,堪稱歷代機械之巔峰。在機械結構方面,水運儀象臺採用了民間筒車、凸輪和天平秤桿的槓桿機械原理;計時裝置為晝夜機輪,經由木人及擊鐘、擊鼓等方式自動報時;儀象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三者合一,組成了一個精緻巧妙的完全自動化整體。

作為初代目天文鐘,水運儀象臺的運作原理脫胎於傳統力學,借水力驅動齒輪系統運行,結構之複雜、運作之巧妙,讓人大開眼界,儀象臺的錨狀擒縱器更直接啟發了現代鐘錶業,成為近代鐘錶業的祖師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水運儀象臺概念圖與製作圖


明清兩代是手工藝的寒冬

在宋元還算有機關創意零星的閃光點,然明清兩代才是手工藝真正的凜冬。專制集權在封建末期得到了無限強化,除了在火器製造上略有成效外,機械文明隨著閉關守舊迅速消亡。那些零星傳承下來的巧人和巧技並沒隨時間的推移有所改觀,甚至每為臣民的創造力被死死束縛在八股或土地上。悲觀的狀況不禁讓我想起了當代科幻小說的一句名言“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的,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明清550年唯一的欣慰點則為宋應星的大作《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的卓爾不凡,在於以百科全書性質對各行各業技藝進行最完備、最翔實的記錄,耗費心血之巨自大明開國以來所未見。《天工開物》包含了樸素哲學命理,與歷代所尊崇的機械營造法門不謀而合,包含的工藝技法更是集結了幾千年來民間大小創新實踐。

《天工開物》或許能稍緩中國古代手工業徹底敗亡的命運,然而這部華夏工藝文明集大成之作,卻無法在創造力上更上一層樓。《天工開物》的出現也宣告了幾千年來領先於世間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神話的終結,更似對古代機械文明消亡的祭奠,惋惜之餘多了絲悲涼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天工開物》為中國封建社會手工藝集大成之作


異想天開的晚清作者

手工藝沉寂數百年直至清末洋務運動的興起,古老的機械文明看到了點點復興的希望(具體請詳見本人前作《蒸汽革命下大清帝國的末世狂歡》),而短命的封建王朝終究無法抵擋民主浪潮的衝擊,八旗子弟對機械的美麗幻想全留存在了臆想文學的創作中。清末著名報刊《點石齋畫報》和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送給了清末民眾一雙想象的翅膀,也滿足了知識分子對科技的幻想和浸淫。

連載14年的《點石齋畫報》於光緒年間(1884-1898)廣受各階層的歡迎,《畫報》與洋務運動近代機械工業一起,在意識形態上衝擊著大清上國的農耕文明。《點石齋畫報》展現的異國見聞和新式物件生動盎然、趣味橫生,用西方透視畫法把維多利亞式蒸汽文明帶給了尚處在懵懂期的芸芸眾生。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1904年,一位署名為荒江釣叟的朋友于《繡像小說》上開始連載《新法螺》,這部充滿幻想的小說,給當時的文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新法螺》講述了一位優秀的革命黨為了尋找自己失散的八年妻子,東至日本、西至西歐;下到地心,上到月球,上天入地、走南闖北,運用各種神奇器械,走遍天涯海角,只為尋找此生摯愛。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或許,中國人被禁錮已久的想象力怪誕小說中才得以完好釋放,而封建王朝瘋狂續命般苟延殘喘給了中國人無法去實踐諸多關於機械文明的幻想。

曾傲視天下的華夏古機械文明隨著兩年多年封建王朝的終結而獲得新生,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更是悲劇循環的結束。鐵路的興起、實業的湧現在民國初年如雨後春筍般,可機械文明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復興之路卻依舊艱辛漫長

在21世紀網絡革命席捲全球的浪潮下,機械所蘊含的萬物運轉、天人合一理念不應只出現於電影和遊戲中。

華夏蒸汽朋克的機械文明簡史,中國從不缺有想象和動手能力的奇人



BY:武俠小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