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大學生創業是一個熱門話題,很多人會說:大學生創業不靠譜,已經畢業、有工作經驗和實力的人創業成功率還不高呢,何況是大學生?

是的,從概率上看,大學生創業的商業成功率非常低,但這句話幾乎沒有用,因為對任何人來說,創業的商業成功率都不高。

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因為經常在學校進行職業輔導的分享,我確實手把手輔導過在大學期間有創業經歷的同學,據我個人的觀察——現在真正的大學生創業者,很少有人會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馬雲或者改變世界這麼渺茫的目標,他們在想什麼呢?

第一,給興趣愛好一個機會。

比如一位喜歡寫作、攝影的女生遇上一個同樣喜歡習作、攝影的女生,可是她們的專業是計算機網絡管理。這個被調劑後的專業真心一點都不愛,所以兩個人一拍即合做起來自己的電臺,並且慢慢有了自己的風格和影響力,讓她們看到堅持自己的愛好或許也是一條人生的出路。目前她的項目已經入住學校的共享空間,有了自己的地方,更可以施展拳腳啦。

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第二,給專業插上一個翅膀。

比如一位學習眼鏡設計專業的男生,他從小就很喜歡美術,最大的夢想就是自己有一個獨立的設計工作室。進入大學以後,結合自己的專業,在老師的幫助下,真的開設了自己的眼鏡設計工作室,他說:在真實接單的過程中,更覺得自己專業能力的不足,也更大的激發了自己學習的內在動力,大一的時候就主動修完了所有的專業課,而且考試成績也是排名第一。

另外一位製冷專業的男孩,則對“環保+科技”這件事情有獨鍾,大二的時候,他組隊研發了綠色環保帳篷——在帳篷頂上增加特殊材料,達到自動調節溫度的作用,目前這個研發項目已經獲得了專利,並且在創業大賽中入圍當地的前10名優質項目。在溝通的過程總,這個男孩說起自己的專業、說起環保、說起研發就好像著魔一樣,雖然他的學校並非985、211,可是他在自己專業方面的投入卻足以秒殺很多名牌大學的學生。

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第三,給自己多一份實踐經歷。

比如一位文秘專業的女孩,她們的學校是很普通的二類本科,很難進入bigname的公司進行實習,可是專業能力非常好的她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在大二期間創辦了自己的會議服務公司,包括禮儀、會議主持、策劃、會務等。在帶團隊為客戶進行服務的過程中,她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她說:“我發現我們的禮儀隊,穿著高跟鞋在軟毯上會很累,於是就設計她們先在硬地面上,縮減軟毯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她說:“第一次和公司談價格,我覺得很緊張,完全張不開嘴”,可是為了維持運營,我不得不主動跟企業方的代表討價還價。

可是,也正是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她發現了自己更多的不足。所以,在畢業的時候結束創業公司的運營,開始投入到求職的行列中。因為這份創業經歷,她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也有了更深刻的自我認知,這份經歷相當精彩,她已經在國內著名的諮詢公司入職了。

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第四,補貼家用。

一個學習西式麵點的大專女孩,來自偏遠的山區,她很珍惜自己這個學習的機會,可是家裡的經濟條件確實有限,她不得不自己開源節流以便補貼日常生活開支。腦筋靈活的她並沒有去學校外邊找兼職,而是在學校做起來“生意”,考試季買教輔材料、求職季租面試服裝、平常負責跟水果的電商平臺合作做校園的銷售代理,整體來說自己的收入完全覆蓋了自己的經濟支出需求。

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以上總結或許並不全面,但都是我真實經手的案例,創業這條路並不是一條要倡導大學生去做,畢竟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但只要是在自己經濟支出能夠承擔的前提下,所有認真的投入都會是一筆財富,就像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小A——

小A為了創業,大一就休夠了3年的學分,每天要求自己發微博和微信推送。大二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承接校外公司來校內的宣傳活動。紅火的時候,有過10個人的團隊,淒涼的時候只有自己。目前公司已經交給了師弟,自己準備深造。他說:創業的過程很孤獨,也很興奮。

在接觸了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後,我對大學生創業持鼓勵態度,因為成長和成功一樣美麗,投入就是成長。

你有自己的創業故事嗎?你遇到的大學生創業故事是怎樣的呢?給我留言吧。

在大學生裡創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