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源於這一個小問題


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源於這一個小問題


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 別人詢問意見時,喜歡說“隨便,都可以,你定吧”
  • 在遇到挫折時,會產生強烈的自責
  • 內心敏感,不自信,看不到自己的優勢
  • 對親密關係感到恐懼,時常體驗到緊張和不安
  • 不相信自己可以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係


類似以上不自信、不如意的外在表現,實際上根源都來自於我們內在的“低自尊”。

那麼什麼是自尊,什麼又是低自尊呢?

Melanie Fennell 在他的暢銷書《戰勝低自尊》中給自尊下的這個定義:自尊就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賦予自己的價值感,是關於自己的核心信念。

而低自尊,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總體上抱有核心的負面評價。

01.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低自尊?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低自尊呢?現在請你靜下心來,想一想:

當你在面對挑戰或者壓力的時候,你會如何去對待自己?那如果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呢?在受到他人稱讚的時候,你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又是什麼呢?

你會不會用很冷酷挑剔的話去刺激自己?比如說,我怎麼連這點事都做不好?

你是否會對自己表達肯定和認同?還是會從各個角度去批評自己?比如說,我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強?

你是否完全認可別人稱讚?還是在心裡認為自己沒有他說的那麼好?即使事情完成得還不錯,也會認為只是運氣好。

其實以上這些我們對自己說的話,就是組成我們自己低自尊的一磚一瓦。低自尊,讓我們缺乏一種心理的穩定感,讓我們不能安心地去做事情,自如地建立關係,放鬆地體驗生活。


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源於這一個小問題

02.

低自尊如何影響你

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每一天?


如果發現自己身上有以上低自尊的影子,你需要警惕和覺察,因為他可能正在拖累你的人生,讓你在無形中逐漸遠離一切美好的東西。

1.受到低自尊的影響,我們可能會自動屏蔽自己的功勞


更多的關注自己做的不夠好、還不到位的地方,經常對自己感到不滿,因此類似悲傷、抑鬱、焦慮、羞恥、內疚等負面的情緒,時常伴隨著自己。

在得不到疏導的情況下,這些情緒又會升級為極度的壓抑感或者憤怒,引起人際關係緊張。

2.低自尊的人,通常很難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一種情況是,總認為自己不能勝任任務,習慣性地迴避挑戰,同時也迴避了機會。

另一種情況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出色,所以用“過度的努力和勤奮”來獲得一種暫時的心安。但即便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就像前面提到的,往往會淡化或者忽視它。因此永遠都沒辦法對自己產生滿足感和認同感。

3.會有俗稱的“玻璃心”,在人際中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


對別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玩笑,都能引起顧慮:他是不是在針對我?是不是我冒犯了他?

因此在人前越發謹小慎微,不敢也不願意為自己發聲和抗爭,無意中讓自己成為被欺負或者發洩情緒的對象。即便這樣,還總把問題歸咎為自己的原因,加重負面自我認知。

4.低自尊帶來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是誘發抑鬱


經過研究發現,低自尊導致抑鬱的機會,比抑鬱引發低自尊的機會要高出2倍。

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抑鬱了,那麼自尊受損或自尊水平一直較低,很有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5.在心理學上,低自尊是高風險的脆弱因素


所謂脆弱因素,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活壓力和挑戰時,引發心理問題、影響社會功能的不穩定因素。比如很糟糕的童年經歷、艱苦的經濟條件等等。

而低自尊在其中,是一個高風險的脆弱因素,它直接影響到我們掌控情緒的能力、高效的思維能力、客觀的判斷能力,無形中讓我們錯失很多本該屬於自己的美好事物,反過來又影響我們的自尊水平,形成負面循環。

03.

命令和假設

讓你永遠擺脫不了低自尊


我曾經的一個來訪者,長得眉清目秀的一位小姐姐,對化妝“上癮”從來不肯素顏見人,“沒有化妝的時候,我不可以見任何人”。

原因是覺得“我不化妝的樣子很醜,不會被別人喜歡,如果我不被別人喜歡,我就會非常自卑,所以我一定要每天都畫美美的妝”。

這位小姐姐擔心別人不會喜歡真實的自己,所以用“命令”和“假設”的思維,逼迫自己做出一些行為,應激性地保護自己的自尊心,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

命令自己:我必須……

我必須化美美的妝才可以見人

我必須拼命努力工作才能被肯定

我必須滿足他的要求才不會被討厭

做出假設:如果我不……就……

我不化妝,就不會有人喜歡我

我不努力,領導就會認為我無能

我不答應,他就會對我有意見


不可否認,這些想法和行為的確可以暫時讓我們獲益。比如當大家讚美小姐姐的妝容時,她的自尊心就會得到暫時性的滿足,產生“我有顏值就有價值”這樣的想法。

但這種方式獲得的一點點自尊自信是非常脆弱的,必須很辛苦地維持。而內心深處的核心信念,例如我不值得被愛,我沒有價值等等,還在潛意識當中運作。

長此以往,就會逐漸形成“命令——假設”這樣的重複性思維和行為模式閉環,而一旦形成,我們就更加沒有勇氣去嘗試新的機會,不但不可能擺脫低自尊,還會失去非常多的生命體驗機會。

低自尊就像一個長在我們思維上的腫瘤,越早割除越好,時間越長,越難以根除。事實上,很多低自尊的人並不是不優秀,只是被低自尊矇蔽了眼睛,看不到自己的優秀而已。

想要改變低自尊的狀態,看似複雜,卻也簡單。歸根結底,是要打破這種重複性慣性思維,用新的思維習慣,去取代低自尊的認知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