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李敢、李陵結局都不好,李氏一門忠烈為何結局全都悽慘?

說到歷史上眾多的人物故事,其中有個您沒聽說過或者不甚清楚的也不足為奇,要怪也只能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太過悠久,歷史人物也是數不勝數,又怎能盡數知曉呢。但不管您有多少不知道的,也一定對其中一個歷史事件有所耳聞,那就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的宮刑事件。很多人都知道司馬遷被漢武帝處以宮刑,遭受奇恥大辱,卻可能不太清楚他被武帝處以此極刑的具體原因是什麼,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李陵。


李廣、李敢、李陵結局都不好,李氏一門忠烈為何結局全都悽慘?


李陵是誰呢?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李陵一成年便從戎投軍成為了一名驍勇善戰的武將。對於他在此之前的生平與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故事關聯不大,在這裡就不多加贅述了,您只要知道他是李廣的孫子就成了。

李陵自小就聽家裡人講述祖父李廣是如何的驍勇善戰、戰功卓著,卻不受皇帝垂青,最後還被衛青逼死的故事,大概早就在心裡為祖父鳴過不平了吧,可事情遠遠止於此。後來,李廣的兒子李敢,也就是李陵的叔父,為了替父親李廣報仇,竟然私自去刺殺當朝大將軍衛青,這個事情很快就被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在打獵的時候藉機射殺了李敢。漢武帝卻對外隱瞞不發、只裝作是個意外。不知道祖父和叔父的不幸遭遇,是不是早就讓年少的李陵在心中產生過對漢室的怨恨和不平呢?

後來,漢武帝因為寵愛樂人出身的李夫人,而對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也委以重任。要知道李廣利也是樂人出身,哪裡懂得什麼帶兵打仗啊,可被愛情迷暈了頭腦的漢武帝滿心只有李夫人傾城絕世的臉龐,哪裡還顧得上這些呢。於是,在一次攻打匈奴的戰役中,漢武帝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而且竟然讓武將世家出身的李陵屈居其下隨軍出征。


李廣、李敢、李陵結局都不好,李氏一門忠烈為何結局全都悽慘?


李陵帶領將士僅數千人,孤軍深入敵方,然而匈奴卻有大軍數萬,李陵雖然憑一己之力斬殺了匈奴一萬多人,但終究還是寡不敵眾。此時的李廣利卻不及時派出援軍,延誤了最後的戰機,致使李陵被匈奴人所擒獲。眼看李陵被擒的李廣利害怕了,跑回去跟李夫人和漢武帝哭訴,說李陵被擒後沒有選擇戰死卻自己投了降。武帝聽聞後大怒,連帶把為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的司馬遷也被遷怒,後司馬遷更是被處以了宮刑。

其實李陵真的是對漢室失望所以就投降敵軍了嗎?其實並非如此,這一點在後來李陵與好友蘇武談話時,提到如果不是後來漢武帝聽信讒言把自己在漢朝的母親、妻子、兒女都盡數殺了,他本打算以投降為藉口取得匈奴信任從而尋找機會報答漢室的。然而隨著武帝的斬盡殺絕,李陵徹底對漢室死了心,即使後來漢昭帝登基後要派人接回李陵,李陵也拒絕了,最終客死他鄉,孤獨而亡。


李廣、李敢、李陵結局都不好,李氏一門忠烈為何結局全都悽慘?


只嘆,少年名將戰匈奴,客死他鄉不得歸,家國往昔殘夢裡,休說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