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弘治十一年,內宮監掌印太監李廣,無力地癱坐在太師椅上,房樑上的一束白綾正隨風輕輕擺動。陽光柔和地投到地面,不遠處還能聽到小宮娥嬉戲的玩鬧聲。李廣慘然一笑,心中不免自嘲,這的確是一個自盡的好日子。他的呼吸有些急促,似乎懷裡的神符黃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艱難地轉過身子,望了望角落裡那方不起眼的大箱子,又是一抹無聲悽笑,這些黃白之物,終究是個禍害啊。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祈年殿

前些日子,他已經聽到了太皇太后對自己的抱怨,在宮裡混了幾十年的他,自然知曉這份抱怨背後隱藏的含義。與其事發被人拿了,不如自己了斷落個痛快。念及於此,李廣艱難地用手撐起自己的身體,使盡全身力氣踏上小凳,渾身顫抖著把脖子套進了白綾的結口處。陽光依舊溫和,遠處的嬉鬧聲還在持續,這位紅極一時的老太監,走完了自己貪婪的一生。

李廣的起勢,源於他站在了風口

朝史暮想這次和大家聊的人物,不是西漢的飛將軍李廣,而是明代中期的一位太監。李廣在歷史中其實並不出名,因為他算不上是一位權閹,對於朝局影響也非常有限,其最高的職位也只是內宮監的掌印太監,說白了就是管理皇家倉庫和皇室工程營造的。但是李廣又非常值得去讀,因為他的起勢和消亡,代表著明代中期,特別是弘治朝宦官群體的一大歷史趨勢,即怎麼樣的宦官,能夠走上自己職業生涯的頂峰?又終將如何走上最後的覆滅?

閒言少敘,我們直入主題。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太監 劇照

第一,李廣的崛起,得益於皇室的玄修之風。

明代皇室,總體上是信奉道佛兩家的,一般來說,皇帝更加偏向於道家,后妃更傾向於佛法。再說直白一點,皇帝信道,其實就是為了能夠延年益壽,修煉成仙。明代的嘉靖皇帝,就是一個典型,而嘉靖之前,成化朝的明憲宗,也是耽於此道,身邊常年圍著一群方士僧道。

明孝宗上臺後,針對父親明憲宗這群近侍,採取了一系列的打壓政策,治罪的治罪,驅趕的驅趕,既是一種革新政務的上臺宣言,也是為了緩和與朝臣的緊張關係,更是為了縮減皇家支出。但是這不代表,明孝宗本人不信道法。

李廣就是那種看清了皇帝需求的人。早在天順年間,李廣其實已經偶爾地出現在了《明實錄》的記載中。到成化年,他看到了梁芳等人以“道法”得寵於明憲宗而一步登天,那些權力,金錢和職務,無不讓李廣眼紅。《明史》用的是“以符籙禱祀蠱帝

”這樣的字眼。所以,李廣應該是學會了一點道家“戲法”的,並且讓明孝宗對此深信不疑。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明孝宗 像

一個早在皇帝的爺爺輩就在宮裡當差,資歷夠老,背景乾淨,之前又和朝臣並無過節,看起來不顯眼,最重要的是懂“道術”能滿足皇帝玄修的需要,這種稀缺性的人才,正是明孝宗需要的。

第二,李廣的崛起,緣於皇家傳奉官的泛濫。

所謂的傳奉官,大體上是指那些沒有經過科舉或者正式選拔途徑,而由皇帝直接任命被賞賜官職的人。這類人一般都是皇帝身邊的近侍,可能是方士僧道(成化朝),也可能是邊軍校卒(正德朝),自然同樣包括了禁宮裡的太監。

李廣之後做到內宮監的掌印太監,自然是通過明孝宗的直接任命。內宮監的主官,這可是一個油水非常足的差事,多少宦官要眼紅,由此可見明孝宗對李廣的信任程度,這幾乎算是把自己的錢袋子交給李廣打理了。而李廣本身作為禁宮裡的太監,他的升職相對於以前那些方士來說,更加地順理成章,更加低調而不招人嫉恨,朝臣也幾乎沒什麼話可說,因為內宮監本來就是太監的職位,所以李廣受到的壓力也更小。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故宮 屋簷

總體上來說,李廣因為懂得道法,而被明孝宗另眼相看,看似充滿了偶然性,實則是明代中期皇家的必然歷史發展趨勢,李廣則是當時正好站在了“風口”上。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是吧。很顯然,李廣就是這樣的一個幸運兒。

李廣的高明,在於只斂財不弄權

我們知道,明代宦官職業生涯的最高峰,就是進入司禮監,甚至是做到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司禮監就是皇帝的機要秘書部門,其重要性朝史暮想在以前的文章裡已經說過很多次,在此不再贅述。

李廣的內宮監,雖然油水十足,在宮外卻並沒有什麼影響力,於朝局更是沒有話語權,這也是李廣在後世並不出名的重要原因,與王振,懷恩,劉瑾之流,明顯差了一個等級。我們不知道李廣是不是甘心止步於內宮監,不過的確沒有在史料裡發現李廣參與到重大的政治事件中的描述。恰恰是這點,是李廣最大的優勢。

史料裡對於李廣的描述,大段大段都在描述他的貪婪。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明代白銀

李廣,孝宗時太監也。以符籙禱祀蠱帝,因為奸弊,矯旨授傳奉官,如成化間故事,四方爭納賄賂。又擅奪畿內民田,專鹽利鉅萬。起大第,引玉泉山水,前後繞之。——《明史·李廣傳》

意思是,李廣起勢之後,大家都來向他行賄,李廣還私佔京郊的良田,染指鹽業走私,建造了豪華的府邸。說實話,在明代中後期官場,除了極少數像海瑞這樣的人以外,這些都是常規操作。

但是朝史暮想發現,史書裡很少提到李廣參與政務與朝中人事的例子。只斂財,不弄權,這是李廣的一大特點。只要李廣足夠聰明,只要明孝宗依舊需要他,李廣的日子不會太差,因為更多人與他的交往,是出於純粹的經濟利益,而不伴有複雜的政治鬥爭。

史書裡有兩處地方,表明了與李廣有利益糾葛的群體非常龐大。

帝疑廣有異書,使使即其家索之,得賂籍以進,多文武大臣名,饋黃白米各千百石。......帝怒,下法司究治。諸交結廣者,走壽寧侯張鶴齡求解,乃寢勿治。——《明史·李廣傳》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明代官員

說李廣自殺後,皇帝搜李廣的家,為的是看看有沒有什麼道家奇書,卻無意間發現了李廣與朝臣往來的各種賬本,數字之大令明孝宗驚怒。在皇帝的怒火下,開始徹查此事,與李廣有染的朝臣開始通過走張鶴齡的關係來避免禍事。

看到沒,李廣與朝臣的往來金銀,需要通過賬本來記錄,這件事情是不是很誇張?朝史暮想告訴你,這不是單純的受賄,單純的受賄絕對不需要專門通過建立賬本來記錄,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李廣與眾多朝臣有一些生意上的往來。

李廣的身份大家不要忘記,內宮監掌印太監和幫助皇帝玄修的方士,這兩樣都涉及到工程營建原料採買。明孝宗修道即使沒到父親明憲宗那種痴迷程度,但是皇家在這方面的用度,每年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足以養活一群人。事實上,李廣案爆發之後,在中樞層面直接或間接導致了五位部級和七位副部級官員的人事調動。

再看那些官員在事情敗露之後找張鶴齡來庇護,我們有理由認為李廣與張鶴齡之前應該也保持著長期的利益往來。張鶴齡是誰?明孝宗皇后的親兄弟,而明孝宗就這麼一個女人,張家在弘治年間的權勢極大。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孝康敬皇后張氏 像

讀到這裡,朝史暮想不禁暗歎李廣的高明,

這種拉眾多高級官員下水的做法,這種純粹利益的捆綁,無疑是給李廣上了一層政治保險。因為無關政治,所以不論朝堂的那些大臣之間是敵是友,所有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保護李廣。高,實在是高。

知道李廣最後做到了什麼程度嗎?在他死後,有司禮監的太監提請由朝廷出面為他建祠堂,送匾額,主持祭祀。明孝宗沒有表態,而是讓內閣劉健等閣臣商議,最後的結果是不建祠,不送匾額,但是可以進行祭祀。誇張嗎?這是一個畏罪自殺的太監應有的待遇?可想而知當時李廣,牽扯進了多少暗地裡的交易,甚至於在他死後,大家仍然對他留有情面。

李廣的身死,因於被迫捲入的政鬥

李廣既然已經做到了這種程度,最後為什麼會自殺?事情其實很蹊蹺。

十一年,廣勸帝建毓秀亭於萬歲山。亭成,幼公主殤,未幾,清寧宮災。日者言廣建亭犯歲忌,太皇太后恚曰:“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果然禍及矣。”廣懼自殺。——《明史·李廣傳》

弘治十一年,李廣慫恿明孝宗在萬歲山上造了一座亭。亭一建好,皇帝的小公主便夭折了,沒過多久,清寧宮發生火災。於是就有流言說,李廣造的這座亭風水不好,犯衝。這時候,太皇太后那突然傳出一句話:這也李廣,那也李廣,現在終於出事了吧。李廣聽聞之後,便因害怕而自殺。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孝肅周太后 像

以上闡述,在邏輯上說不通啊。

第一,如果真的是造了亭子犯了什麼忌諱,大可以一拆了之,而建亭是經過明孝宗同意的,現在指責李廣,無疑是在指責明孝宗;

第二,雖然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亭子建成之後宮裡接連出了禍事,但是李廣本身就是給皇帝搞玄修的人,這根本就是他自己的業務,怎麼可能有人在這方面做文章,並且想借此拉李廣下臺?

第三,太皇太后的話非常有內涵,特別是最後那句“果然禍及矣”,這明明就是巴不得李廣出事的節奏。

第四,僅僅因為造了個亭子,自然夭折了一個公主,發了一場火災,李廣就害怕得自殺?

事情遠沒表面那麼簡單。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明代官員

這裡的太皇太后,其實是明孝宗的祖母,明憲宗的生母,孝肅周太后。弘治十一年的那場清寧宮火災,其實就是孝肅周太后的寢宮。而在宮裡吃百家飯長大的明孝宗,在與父親明憲宗相認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周氏在照顧這個孫子,孝宗對祖母感情非常深,也非常孝順。更重要的一點是,周家和孫媳張家,關係並不融洽。這是前後兩代外戚的鬥爭,很不幸,與張家走得太過親近的李廣,無意間成了周家的打擊目標。

老太后看似無心的一句唸叨,放在皇帝這,放在朝臣這,無疑就是一次即將對李廣展開的政治清算,起碼也是一次大規模的調查,而李廣絕對經不起這樣的審查。

混跡這個圈子幾十年的李廣非常明白,當調查進行到一定深度的時候,不論最後形勢如何,自己就會變成大人物們達成政治和解,重新恢復政治平衡的犧牲品,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李廣也明白與自己有利益瓜葛的那些朝臣的份量,這些人為了自保,也很可能會對自己下手。既然結局已經註定了,李廣選擇自己來動手,選擇以影響最小的方式來平息這件事情,選擇對所有人都最合適的方式。

所有的一切,源於利益,也止於利益。

瘋狂斂財卻不問政務,仍捲入權鬥難逃一死,大明權宦——李廣

故宮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李廣的下場,並沒有什麼值得同情的。雖然他沒有像一些宦官一樣亂政,卻也沒有做過什麼利國利民的舉措。說到底,他只是為了個人私慾,藉以迎合皇帝的個人愛好,而一飛沖天的投機者,最後自盡的下場,也是他自己選擇的歸宿。也許從一開始,李廣就知道自己最後的結果,只是那些黃白之物,那些旁人投來的諂媚和迎合,是他永遠都拒絕不了的誘惑。封建王朝的權力場,所有人對此都心知肚明。

我們通過李廣的經歷,對弘治年的 朝局會有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認知,有時候史書裡的寥寥數語,背後卻可能隱藏著這樣,那樣驚天的謀劃和權鬥。讀歷史,這麼讀,會不會更加有趣些?

朝史暮想,總有些乾貨可以在歷史中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