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封侯的「飛將軍」——李廣

難封侯的“飛將軍”——李廣

裁剪

自古以來,人們每次談到“飛將軍”李廣的時候,總是會不約而同地用到一個詞:李廣難封。在歷史上,李廣身懷絕技英勇抗擊匈奴長達半個世紀卻得不到封侯,最後又因為在戰場上迷路而悲憤自刎,這種悽慘結局讓人不得不扼腕嘆息。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這麼優秀的一名抗匈名將,最後卻無奈引刀自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李廣難封到底是為什麼呢?

分析這樣一位歷史人物,尤其是像李廣這樣具有較大爭議的悲劇英雄,自然應該從他的生平經歷開始。

難封侯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的祖上是大破燕太子丹的秦朝名將李信。李廣射得一手好箭,《水滸傳》中那位神射手花榮就被稱為“小李廣”,可見李廣箭術之高。李廣歷經漢文、景、武三朝,在西漢文帝時初現軍政舞臺。那時漢朝建立不久,北方強大的匈奴對漢朝虎視眈眈,經常搶掠邊境城關。由於漢初實行“無為”而治,對匈奴實行安撫、和親政策,所以儘管李廣血氣方剛、武藝精湛,但卻與當時的國家政策不符,可謂英雄無用武之地。文帝曾經這樣評價李廣說:“真是可惜,你要是生在高皇帝的時候,萬戶侯算得了什麼啊!”無論這是文帝的惜才之語,還是為自己沒能重用李廣所找的託詞,這句話卻讓李廣在心中埋下了“生當封萬戶侯”的夢想,並且始終堅信夢想可以成真。

然而,這等待卻是極端漫長的。文帝病逝後景帝登基,李廣已是壯年,認為自己建立功勳、為國殺敵的時刻終於來到了。但景帝也是守成之君,當時國策中就有不準主動對匈奴進行軍事行動的規定。所以,儘管李廣在邊城當太守多年,又多次成功地抵禦了匈奴的侵襲,但始終沒有大的軍功。

在景帝時代,李廣最大的一次榮耀是在七國之亂時。當時,他的先頭部隊一往無前,奪了七國聯軍的帥旗,讓七國聯軍大為震撼。我們可能玩過軍棋,軍棋的勝敗就是以奪取對方軍旗來衡量的。在中國古代作戰的時候,奪得對方軍旗絕對是大功一件。然而,意外發生了。

當時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劉武接見了李廣,並且還授予了他將軍印。李廣覺得景帝和劉武是兄弟,所以,接受劉武的將軍印就等於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可他不知道的是,梁王早就有窺探神器的野心,之所以要授他將軍印,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野心事業拉攏人才。梁

難封侯的“飛將軍”——李廣

王事發後(派剌客進京刺殺大臣),景帝礙於母親竇太后的面子,沒有追究弟弟的這一犯上行為,李廣也因此沒受到處罰,但他的萬戶侯夢想卻被自己推進了深淵。

景帝一朝,李廣始終在邊城當太守。等到景帝駕崩,武帝即位後,李廣封侯的熱情不但沒有熄滅,反而越燒越旺。

武帝是個明主,看上了李廣的才幹,將其調入中央,授予要職。後來,武帝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很多次戰役都重用李廣。但是,李廣的戰績卻一點都不理想。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進犯上谷(今河北懷來西南),李廣與衛青、公孫賀、公孫敖各率部一萬人出擊匈奴。結果,除公孫賀沒有遇到敵人外,其他三路皆與敵人遭遇,衛青大勝,而公孫敖與李廣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被俘,但最終靠著過人的勇力和膽識,奪了匈奴白馬小將的馬,這才逃回來。依照漢朝法律,敗軍之將依法當斬,幸好漢武帝時期還有一個充滿人性化的補充規定:只要出得起錢,可免死罪,貶為庶人。於是,公孫敖和李廣都被削職為民,公孫敖還被削去侯位。這樣,李廣就來到離長安不遠的南山閒居,在那裡,他每天都練習箭法。

不得封侯,一直是李廣的心病。當年一同出來混的堂弟李蔡都官居丞相了,據李廣自己說,李蔡的才能是遠不及自己的,可自己連個侯府的臺階都沒走到。李廣為了達到封侯的目的,甚至找過算命的先生看相。想不到的是,連算命先生都沒有給他一點安慰,認為他這輩子想都別想了。

公元前119年,李廣最後一次隨大將軍衛青出征。本來漢武帝不準備讓李廣出馬,一者因為李廣年老,再者漢武帝總覺得李廣這個人運氣實在太差,屢戰屢敗。李廣軟磨硬泡,終於泡來了個前將軍,自然,他忘記了算命先生的話,把這次行動看做封侯的最後希望了。

打碎他希望的是當時的統帥大將軍衛青。他把本來屬於李廣的前將軍位置,調給了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公孫敖。在這一點上,衛青是有私心的,他想給公孫敖機會,好立功再封侯。李廣對此自然是憤懣不已,於是,他沒向衛青辭行就回到軍中,從東路進發了。軍隊沒有嚮導,迷失道路,結果落在大將軍衛青之後。衛青與單于交戰,單于逃跑了,衛青沒有戰果只好回兵。

難封侯的“飛將軍”——李廣

衛青向南行軍,與李廣會合。隨後,大將軍衛青派長史帶著乾糧和酒送給李廣,順便向他詢問迷失道路的情況,還要給天子上書報告詳細的軍情。李廣沒有回答。衛青派長史責令李廣手下的人員前去受審對質。李廣說:“校尉們沒有錯,是我自己迷路了,我現在親自到大將軍那兒去受審對質。”

到了大將軍住所,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想我少年從軍,一生與匈奴交手七十餘次,如今有幸同單于直面沙場,可偏偏被調去迂迴前進,卻又迷失道路,這可真是天意!如今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抽刀自刎。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都為之痛哭,很多人在多年後都會想起李廣的英勇善戰,更會想起他那悲劇性的人生結局。

難封侯的“飛將軍”——李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