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挺李者”主要是三種人。

一是司馬遷。班固曾指司馬遷私修《史記》乃為洩私憤,這其實恰恰是《史記》比官修史書耐看和好看的原因。司馬遷文筆極佳,寫《史記》又傾注了強烈的主觀感情,筆下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骨立肉滿,讓人印象深刻。在寫《李將軍列傳》時,司馬遷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態度。為此,他巧手妙筆,一面突出李廣的優點,一面淡化李廣的缺點。司馬遷絕對是一流的宣傳家,所用技巧十分現代,就像平面廣告在突出商品優點時,一般用大號字體;至於缺點,基本不落一字,就算有,字體也小得像螞蟻,趴在廣告版面上某個不起眼的角落。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網絡圖片司馬遷

司馬遷對李廣形象的塑造和宣傳十分成功:在大多數人眼裡,李廣是射箭入石的高手、被俘後巧妙逃脫的智者、遇大敵時鎮定自若的將軍、生活上清廉無私的好官員、工作中愛兵如子的好上司,以至忽略或忘記了李廣幾次神勇表現的背後竟是敗仗。對此,宋代理學家、朱熹再傳弟子黃震的評論可謂一語中的:“衛、霍深入二千里,聲振夷夏,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公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黃氏日鈔》卷四七,轉引自錢仲聯等:《中國文學大辭典》(上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頁)為增加李廣形象的真實感和立體感,司馬遷並非一味只說李廣好話,也寫到了李廣的缺點。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網絡圖片司馬遷

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李廣在雁門之戰中損兵1萬,僅以身免,之後受到軍法處置,當了兩年的平民。期間,李廣帶著一個隨從夜經霸陵亭(文帝陵墓),不料被值守的霸陵尉(專司緝拿盜賊)喝止。隨從上前應話,報上飛將軍名號。不料,這個霸陵尉不知是喝醉了還是真不知飛將軍的名頭,居然不買賬。他聲稱現任將軍都不許在文帝陵夜行,何況是卸任將軍,故強行讓李廣在亭子下留宿了一夜。不到兩年,李廣就找到了報仇雪恥的機會。韓安國死後,李廣東山再起,出任右北平太守,遂召霸陵尉前往,找個藉口把人家咔嚓了。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網絡圖片司馬遷

不少人拿這事大做文章,說李廣心胸狹隘,睚眥必報,沒有大將風度。殊不知,這其實上了司馬遷的當。李廣殺霸陵尉後是否遭到懲處,司馬遷沒有寫,班固在《漢書》裡補上了。事後,李廣主動向漢武帝彙報了情況,漢武帝不但未降罪,相反倒有鼓勵之意:“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漢武帝何出此言?原來,報仇在西漢是受鼓勵的,有仇不報反而被人看不起。因此,司馬遷寫這事其實是在表揚李廣呢。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二是文人。大夥喜歡李廣,司馬遷立了首功,但還離不開後世文人的接力傳誦。文人們從李廣身上找到一個十分有用的標籤――懷才不遇,命途多舛。加入讚頌李廣行列中的詩人文才實在太多(以開邊尤力的唐代為最),且不乏重量級人物,如駱賓王、王勃、陳子昂、王昌齡、高適、王維、李白、杜甫、岑參、李商隱。他們紛紛寫下讚頌李廣的詩詞名句,不少已是婦孺皆知,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王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林深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盧倫);“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高適)。在古代中國,以文人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是平民百姓的偶像,他們往往引導甚至直接決定著社會輿論和大眾觀點。同時,古代詩詞其實就是今天的流行歌曲,文人眼中的李廣形象很快流傳開去,植根於社會大眾心中。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古代文人畫像

三是廣大人民群眾。老百姓喜歡李廣,除了司馬遷的定位和眾多文人的宣傳,最重要的是李廣身上至少有三處普通百姓喜歡的地方。一是有真本事,箭術高超。據筆者統計,《史記》描寫李廣射藝超群至少有8次:一射匈奴射鵰者、二射匈奴白馬將、三射匈奴追殺者、四射林中石、五射大老虎、七射練習靶、八射匈奴裨將。對李廣來說,射箭不僅是工作技能,更是一種習慣甚至嗜好。他“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擊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二是一生廉潔,兩袖清風。史載:“廣廉……終廣之身,為二千石(一郡太守的秩俸)四十餘年,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史記?李將軍列傳》)這樣的清官,老百姓誰不喜歡?三是以情帶兵,以慈掌兵。李廣不但清廉,而且疏財,還能與士卒同甘共苦。他“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李廣常年在北方作戰,條件艱苦,尤其野戰期間往往斷糧缺水。在這種情況下,“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史記?李將軍列傳》)。相反,霍去病儘管軍功卓著,卻一點不體恤士卒。史載:“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話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李將軍“勇於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鄉之”(《史記?太史公自序》)。故李廣死時,“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漢書?李廣蘇建傳》)。甚至1991年的敦煌市場還有一種“李廣桃”出售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否李者”主要有兩種人。

一是兵家和學者。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文人看到的是李廣的高超箭術和悲劇命運,老百姓看到的是李廣的清廉和仁愛,而兵家和學者看到的是李廣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屢戰屢敗的戰績。兵家講求實際效果,學者追求全部事實,他們看到的李廣與文人和老百姓眼中的李廣不同。兵家和學者認為,李廣是一個優秀的士兵,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他治軍散漫,“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銅鍋,白天用以做飯,晚上敲擊巡邏)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候(偵察兵)”(《史記?李將軍列傳》)。名將程不識的治軍風格與李廣完全相反,他曾說:“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史記?李將軍列傳》)察司馬遷之意,是貶程不識而贊李廣。司馬光則認為:“效程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哉!”(《資治通鑑?漢紀》)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二是皇帝。兵家和學者不喜歡李廣,這沒關係,但皇帝不喜歡李廣就嚴重了。文帝雖然當著李廣的面說過欣賞他的話,但臨終前囑咐太子(後來的景帝)時,推薦的不是李廣,而是周亞夫。為什麼?周亞夫治軍極嚴,連文帝都進不了他的細柳營。李廣則相反,連起碼的偵察兵和哨衛都不派。在李廣手下當兵,當然很自由很舒服,但若遇大敵,往往慌亂無措。李廣所部至少兩次面臨這種情況:一次百人逢千騎,李广部“皆大恐”;一次4千遇4萬,李廣所部“皆恐”、“皆無人色”。(《史記?李將軍列傳》)司馬遷這樣寫,本是為了襯托李廣的鎮靜與勇猛,不料恰恰暴露了李廣不善於治軍帶兵的弱點。而且,李廣雖然愛護部屬,但他動輒全軍覆沒,這樣的愛護還有什麼價值?實際上,李廣愛兵和家長溺愛孩子最後卻害了孩子沒多大區別。漢武帝還算開明,起用了李廣,給了他四次機會。但李廣表現不行,結果連武帝也不想用他了。

李廣:歷史上的“挺李者”與“否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