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文帝時期:你是個好武將,但我沒法給你封侯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文帝之所以沒給李廣封侯,主要還是高祖那幫功臣還沒死,李廣當時太年輕,文帝當時太謹慎。“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句誓詞是當時漢朝所有人都共識。文帝在位時,列侯都住在長安而不在自己的食邑,增加了政府的供給負擔。於是,文帝下令列侯迴歸封邑,就連太子也不例外。而且當時漢朝對待匈奴主要是防禦,打是不敢打的,打不起啊!所以,封侯什麼的就算了吧!

景帝時期:既然接了梁王的將軍印,你還想向我要封賞?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景帝的帝位雖然是他爸文帝傳給他的,但他坐的也不穩當。各諸侯國日漸坐大,整日裡腦子都想的是如何削藩!同時,還要提防自己的弟弟梁王劉武。老媽竇太后對這個梁王極其喜愛,恨不得景帝立即死了把皇位傳給他。七國之亂時,儘管李廣有斬將奪旗之功,但他卻接受了梁王的將軍印,讓景帝對他有了一絲疑惑。懷疑他成了梁王的人,如果對他封賞,那萬一他成了梁王的內應咋辦?這不得不成為景帝思考的問題。為了保險起見,景帝把李廣調到邊境去了。若不是公孫賀他爸公孫昆邪哭著求漢景帝,李廣估計就一直在前線回不來了。

武帝時期:給了你這麼多機會,你為啥抓不住?還差點被抓住?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武帝時,李廣就完全是運氣不好!每次出征都有他,要麼無功而返,要麼全軍覆沒,要麼差點被俘。如果李廣能打贏那麼一次也好有理由讓武帝給他封個侯,安慰安慰這個在沙場上征戰多年的老將!可惜、、、、

兒子、孫子也沒個好下場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大兒子李當戶很受武帝賞識,結果早死!二兒子李椒曾任代郡太守,也早死。唯一封過侯的李敢被當時的戰神霍去病射死了。

孫子李陵,年少時歷任侍中、建章監,後又提拔為騎都尉。

天漢二年,李敢率領五千步兵進攻匈奴,在浚稽山遭遇單于三萬騎兵主力,李陵率軍力克單于。然而,兵敗的單于捲土重來,召集左賢王等八萬騎兵圍攻李陵。李陵力戰八日,箭盡糧絕。不僅沒有援軍,軍侯管敢還叛變洩密軍情,以至於突圍失敗,不得已投降匈奴。

天漢四年漢武帝命令公孫敖接回李陵。公孫敖沒能完成任務,回去怕被武帝責罰,便謊稱李陵在幫匈奴訓練軍隊。漢武帝大怒,將李陵家族滅。

好不容易有個封了侯做了丞相的堂弟,結果還是畏罪自殺了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唯一留在漢朝的曾孫,也被誣陷蒙冤死了

李廣: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