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5分鐘跨越8000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河南文物佔三分之一

蓮鶴方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遊曉鵬

很多觀眾還沉浸在《國家寶藏》裡意猶未盡,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又來了。2018年的第一天晚上10點,該片第一季如約亮相CCTV-9,採用一集主講一寶的形式,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件國寶。與《國家寶藏》用超過半小時的時間去說一件文物不同,《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只有短短5分鐘,總計100集。全片共分四季,每季25集,以時間為脈絡,依次講述國寶,目前豆瓣評價超過了9分。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初衷是什麼,5分鐘的時間內又打算告訴觀眾什麼?日前該片總導演徐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開播之前,這部紀錄片的預告片就讓人耳目一新,靈動俏皮的音樂,幽默調侃的話語,古樸大氣的文物,讓不少觀眾充滿了期待,而細心人也發現,《如果國寶會說話》選擇的國寶都相當“大牌”,其中不少文物的知名度或重要程度並不亞於《國家寶藏》裡的那些。特別讓河南觀眾自豪的是第一季25件文物就有來自河南的7件,足足佔了將近三分之一。第2集舞陽賈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笛聲;第8集來自洛陽二里頭遺址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金玉共振;第9、10、11、12集殷墟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後母戊鼎——國之重器、婦好玉鳳——鳳凰傳奇、鴞尊——一隻貓頭鷹的待遇,四件寶貝都來自安陽;第21集是出自新鄭的蓮鶴方壺——蓮花怒放,仙鶴欲飛。除了這些,紅山玉龍、三星堆青銅人像、大克鼎、越王勾踐劍、何尊等國內知名文物也都被紀錄片收錄。

刻辭骨柶(sì)

上至史前,下至明清,該紀錄片目光跨越8000年,拍攝了全國近百家博物館、考古研究所以及50餘處考古遺址,從全國300多萬件珍貴文物中,最後精選了100件國寶。

節目選擇國寶的標準是什麼?徐歡說,就像大英博物館用100多件文物講世界歷史,《如果國寶會說話》講的是文明的歷程。“看完這100件之後你就大概能瞭解中華文明史上一些關鍵的點,這可能是我們當時選擇文物的一個標準,所以解讀的標準也是儘量能夠體現文物本身的價值和特性。任何文物,無論是一級、二級、三級的,都可以講,有些很好玩很有趣的。”作為拍出《故宮》《故宮100》《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等經典紀錄片的總導演,徐歡這次起用了很多年輕導演,各集的表達、風格都是差異化的。比如《殷墟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一集,動畫特效“逆天了”,字都從甲骨上跑了下來,成了會活動的動畫小人,或是動物和工具,演示了商人一天的生活勞作畫面,格外有趣。從已經播出的20集看下來,不難發現這些國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會賣萌”,而且所謂賣萌,可不是觀眾主觀想象,而是紀錄片“官方認可”的。

婦好玉鳳

而對很多觀眾來說,最大的疑問是,這麼多鼎鼎大名的國寶為什麼只用五分鐘去呈現。徐歡說,《國家寶藏》的體量很大,會講到文物外圍流傳的故事,但《如果國寶會說話》更側重於講文物的本體。“5分鐘只能給觀眾一個亮相,像是視頻的詞條。比如越王勾踐劍,講了兩個男人的故事,這裡面既有臥薪嚐膽的成語,又有吳王夫差的故事,最終這把劍是勝利者造的。這個劍不光造了這一把,它可能會有100把,拿去送給重要的人作為禮節性的東西。片子才5分鐘,但引發出可以聊的話題有15分鐘,我覺得這部片子可以引起話題,讓觀眾去了解文物背後極其多的知識。”徐歡說,這部紀錄片希望儘量能夠引導大家去做這種認知,去討論,去熱議。“我覺得國寶本身是幾千年留下的東西,它是時代的見證,你肯定對它還是有一定的尊重,這裡面的一些點能夠讓人們看到,能夠打動人,能夠很準確傳遞出去,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如果國寶會說話》分為四季,第一季時間為新石器時代到戰國;第二季從秦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第三季為唐五代宋遼金夏;第四季為元明清。首季25集,於1月1日22:00開始,每天5集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

同時,從2018年1月1日起至1月25日,在CCTV-9每天多頻次播出,時間為12:45、17:25、23: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