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窖藏酒用生料酿酒技术发酵可行吗?

粮食白酒的酿酒工艺分为固态、半固态、液态、生料发酵几种,到底哪种工艺酿的酒更适合陈酿呢?

其实,除酒精酒之外(酒精稀释到一定程度数,再用香料进行香、味的调整,最后进行成品灌装),只要是真正的纯粮酒,陈酿一段时间口感肯定是会变好的。

但并不是所有工艺的白酒都是越陈越香的,生料酒陈酿1-3年比较合适,如果超过3年,再继续陈酿,白酒的口感反而会因为酒精的缓慢挥发而变淡,口感变差。

做窖藏酒用生料酿酒技术发酵可行吗?

那什么工艺的白酒蕞适合窖藏呢?这一点可能很多酿酒新人不知道,但酿酒老师傅肯定猜到了。

不错,采用固态发酵制作的白酒是蕞适合窖藏的。所以,如果您准备用做窖藏酒,建议采用固态发酵(粉碎固态、颗粒固态都行)。

说到这里和大家科普一个知识点,有句话叫洞藏一年等于窖藏三年,以前还觉得,可能是因为洞里的湿度啊温度啊和酒窖里的有区别,所以加快了酒体的老熟。但是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谈到这事儿,他又给了我一个新的观点,在这里记录一下,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做窖藏酒用生料酿酒技术发酵可行吗?

模拟溶洞中的湿度温度,将酒放进去老熟,一年后请专业品酒师品评,仍然与真正天然溶洞中储存的酒有区别。 那么既然温度湿度对了,是不是微生物啊之类的不对,都试过各种方法,但就和天然溶洞的有差别。而且以前他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模拟泥土中的湿度和温度,出来的酒仍然和真正泥土埋藏的不同。

自然界中的自然物体,内部会发出一种“场”,物理好一点儿的朋友应该明白,比如“磁场”“力场”之类的。这种“场”与“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或许才是导致酒体老熟速度和酒质变化的关键。

温度湿度可以模拟,可以自然界发出的“场”却很难做到百分百模拟,所以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实验室里做不出真正的洞藏环境。

而且由于“场”的不同,导致溶洞、酒窖、泥土中的储存效果都不同。越接近自然的环境,“场”的作用越大,酒体自然会变得更醇厚。 但是否是导致酒体老熟速度和酒质变化的关键,还有待证明。

各位酒友们,不知你们是什么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