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學的意境

意境是指藝術作品,尤其是抒情性藝術作品通過時空意象的描繪,所達到的景真,情深,意切的藝術境界。這種藝術境界是由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景物環境交融而成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的空間。

唐代詩人王昌齡所作的《詩格》中,就把詩分為三境:“物鏡,情境,意境。”從唐代司空圖提出的“韻味說”到宋代的“妙悟說”清代王世貞的“神韻說”,直到近代王國維的“境界說”都認為詩歌中“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更令人沉吟玩味,難以忘懷,也就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更是明確提出“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南朝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一文中認為畫山水時應當會心。從上面這些論述可以看出,意境是中國美學史上關於藝術美得一個重要標準。

傳統美學的意境

傳統美學的意境

傳統美學的意境

筆者認為,關於意境有下面三方面特點:

1 意境有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

意境首先作為文學中的一種空靈境界出現,在中國傳統藝術境界裡更多將其分為虛與實兩部分。虛與實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美學對構成審美對象的兩大要素的區分,心與物,情與景,意與象,神與形等,大體上講,前者為虛,後者為實,由此可以看出,意境的實的部分存在於畫面,文學,樂曲,及想象的意象之中,而虛的部分,及意境之重要或本質的部分存在於想象和感悟之中。

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以後。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丞,剛由洛陽到江南,恰巧辛漸正要回洛陽,於是作此詩送朋友辛漸。

  前兩句是詩的第一層,點明送別的時間、地點,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畫作背景,襯以高高的芙蓉樓,奔騰的大江,如織的冷雨,接天連江,友人、高樓、整個吳地都籠罩在瀟瀟冷雨中,為即將的離別平添幾分悲涼氣氛。“楚山孤”既是寫實景,也是詩人孤寂心情的寫照。一向豪邁的王昌齡,一場送別,一陣冷雨,怎會如此落寞?原來詩人被貶嶺南,自負甚高的王昌齡在官場上很不得意後兩句是詩的第二層,轉入議論,是虛筆,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質和堅強的意志。

  詩人借用六朝時鮑照《白頭吟》“清如玉壺冰”的詩句,推陳出新以“一片冰心在玉壺”作了回答,自喻高潔、清白的品格。他讓辛漸代言:雖然自己多次遭到打擊,被排擠陷害,但絕不會同流合汙,向惡勢力低頭;要一塵不染,如玉壺冰心,晶瑩潔白!

一般來說,虛境是實境的昇華,它體現了實境創造意象的目的,體現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制約著實境的創造和描寫,處於意境結構中靈魂和統帥地位。

2意境是一種有限到無限的超越美

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理論,從來就追求一種“韻外之至或,味外之旨。”魏晉時期王弼就提出“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就是力求突破言,象的有限性,追求意的無限性,以有限表現無限,從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古典詩文追求言外之意,中國古典音樂追求弦外之音,中國繪畫追求畫外之情,都是要通過有限的藝術形象達到無限的無限的意境。正如西晉文學家陸機在《文賦》中所講“觀古今之須臾,撫四海與一瞬,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3意境是不設不施的自然美

中國美學史上歷來有兩種不同的美的理想,一種是“錯彩鏤金,雕饋滿眼”,另一種是“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例如商周青銅器,楚辭,漢賦等,堪稱“錯彩鏤金”之美,而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淵明的詩,以及宋代定窯的白瓷和龍泉窯的青瓷等,堪稱“初發芙蓉,自然可愛”

這個一個境界被稱為“天趣,天然,天真,以自然天”的品格來表示,而天的對立面是人工的巧,這種自然純真正是中國古典美學傳統十分重視的一個品格。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大力提倡這種風格,李白認為詩“貴自然”,“清真”,杜甫則強調作詩應當“直取性情之真。”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純真之美,追求樸素之美,歸結一種自然天真審美趣味對中國傳統美學產生巨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