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中秋?傳統「繁文縟節」vs現代「佛系」過節

本報見習記者 蔡敏霞

新聞背景:

中秋拜月,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早在周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即指中秋祭月,中秋祭月的風俗起初是在宮廷,後來貴族仿效,逐漸擴展到民間。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中秋民俗遭到淡化,在今天,中秋節逐漸遠離傳統文化的內涵。古人祭月、拜月、賞月等古老而傳統的習俗流傳到今天,似乎只剩下了月餅,在今天,傳統的過節方式已經發展轉變,中秋不再是團圓日,更多的人選擇在節假日出遊或者休息,對於傳統的過節方式,已經越來越少人重視了……

傳統“中秋”習俗寓意多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現代“中秋味”越來越淡

今天的“中秋”氣氛越來越淡了。上海市商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齊曉齋分析說,現代生活已滿是商業氣息,商家們常常只將傳統節日的外在形式簡單剝離,著眼點放在“吃”和“送”上,結果將中秋節簡化成為送月餅、吃月餅,傳統節日背後蘊涵的文化、親情被漸漸淡忘。

現在,月餅變成了“中秋節”的唯一主角,花樣多價格高,現代生活物質豐富易得,反而削弱了中秋節的文化韻味。有學生說中秋假期比較短,只能在家寫作業或者跟隨父母在市區遊玩一下,晚上吃月餅賞一下月,並不會特地用傳統方式過中秋節。

有專家稱,近幾年來,社會輿論偏重推銷節日的休閒效應、經濟效應,卻忽視了對幾千年傳統中秋文化的繼承,從而造成了節日文化資源的浪費。最終變成了“有節日無文化”。

古今結合 傳承“中秋”文化

一位初中語文朱老師向記者介紹說,她們學校對“中秋節“怎麼過也有安排,節日前會推出一些相應的傳統活動或者主題班會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多少能夠在學校裡感受傳統“中秋”的氛圍。

我國將中秋節等七大傳統節日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距今已有12年。面對中秋傳統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的現狀,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指出,中秋節的文化底蘊需要富有創意的宣傳和推廣,突出節日自身所包含的“團圓、豐收”等含義,講究節日習俗的融合與創新。比如江南有“走月亮”的習俗,即中秋佳節邊賞月邊遊玩,寓意驅除疾病、追隨吉祥,現在不妨加入遊園燈會的元素,既浪漫又現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