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死後82年,隨著一封密信的現世,為何時人感慨諸葛亮終於可以瞑目了?

歷史茶坊


公元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時蜀漢大將姜維,廖化率軍駐守劍閣抵禦鍾會大軍,然不想魏將鄧艾竟兵行險招,偷渡陰平,兵鋒直指成都。蜀主劉禪聞鄧艾兵至,最終放棄抵抗,開城投降,遠在劍閣的姜維聽聞劉禪降魏後痛心不已,然木已成舟,姜維無奈只得投降鍾會,然而也正是這一降,讓一代名將姜維揹負了頗具爭議的降將之名。姜維未能盡諸葛之志,不能以死報國,實有負諸葛所望!

直到姜維死後82年,隨著一封密信的現世,時人方知姜維乃真英雄,諸葛武侯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封密信中到底又寫了什麼呢?

知遇之恩

姜維本是曹魏邊地的一員小將,所幸諸葛亮慧眼識才,在姜維隨著邊城投降蜀漢後將他帶在身邊予以重用。不僅多次提拔他的官職,後來更是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將姜維視為自己的接班人。所謂“千里馬常有,然伯樂不常有”,可以毫無保留的說:是諸葛亮成就了姜維,若無諸葛,則無姜維。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一代賢相終究還是在興復漢室的道路上倒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留給後人無盡嘆惜!時諸葛亮臨終前告知姜維,要他終身效忠漢室,莫忘恢復漢室之志。然成都破城後,堅守劍閣的姜維並未戰至力竭,而是選擇了投降,難免受後人非議。

真相大白

公元263年,姜維降魏,自此揹負了降將之名!然次年姜維就死於兵難,以致姜維降魏的真相不為人知。直到姜維死後82年,這一真相才大白於人間。

公元347年初,東晉權臣桓溫平定巴蜀,在成都發現了一封密信,而這封密信正是當年姜維投降鍾會後寫給後主劉禪的,密信內容不過區區二十三字,卻彰顯了姜維的一片赤誠之心。《華陽國志》記載了這封密信的內容: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在密信中,姜維道出了他降魏只是權宜之計,希望劉禪能暫忍屈辱,來日姜維必圖復國之策。

故時人感慨,諸葛武侯有此傳人,可以瞑目了!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雖然因馬謖失街亭,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但諸葛亮卻在天水得到了一個姜維。在得到姜維後諸葛亮大喜,他在寫給蔣琬的書信中說道姜維是“有膽略的涼州上士”,值得培養。


姜維投蜀後,諸葛亮出征,姜維都跟隨左右,諸葛亮很看重他,兩人是亦師亦友的關係。諸葛亮死後,姜維跟著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鎮守邊境,多有戰功。蜀漢第三代班子費禕掌權後,姜維屢次想興兵北伐,想實現諸葛亮遺願,但都遭到費禕拒絕。

在費禕被刺殺後,姜維沒了制約,於是他在升為大將軍後,著手主持北伐大業,立志要完成諸葛亮遺願,不過北伐並沒有很大的進展。

公元263年,司馬昭正式展開了自己的伐蜀大業,在鍾會與姜維相持不下之時,魏將鄧艾率軍偷渡陰平,攻克綿竹,打到了成都城腳,蜀主劉禪最終選擇了投降。之後劉禪又命令姜維投降,姜維於是選擇了投降。投降之時,《三國志》用了八個字來突出姜維手下將士的表現即“將士鹹怒,拔刀砍石。”這可以看出姜維的將士當時也是很想一戰的。

陳壽寫的沒有注的《三國志》過於簡略,寫到姜維投降就沒了。雖然是後主劉禪讓投降的,但終究還是讓姜維帶上了降將的帽子。


公元347年,東晉桓溫率大軍平定了巴蜀的成漢政權,桓溫屬下孫盛找到了姜維曾寫給劉禪的一封密書,密書說道:“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意思說自己當時是詐降,要劉禪忍耐一下,他馬上就要光復蜀國了。

而桓溫當時看到這封密書則發出了感慨說諸葛亮可以瞑目了,桓溫的意思也就是說諸葛亮沒有看錯人,姜維一直都是心繫蜀漢,是他合格的“徒弟”。當時的輕易投降是另有打算,是想借假降來光復蜀漢。桓溫發現書信是公元347年,而姜維死於264年,差不多近82年。


姜維密書劉禪這個事蹟都記載在東晉史料《華陽國志》之中,《華陽國志》是記載古代西南地區的重要參考史料,它的作者常璩是曾是成漢散騎常侍,桓溫滅成漢後,他做了桓溫的參軍,隨至建康。他是當時事蹟的見證人之一,所以應該是比較靠譜的。《華陽國志》中的這件事後來也被納入《三國志》中當做原《三國志》的注,自此廣為人知。


夏目歷史君


諸葛亮,被神化了。

劉備一開始,還是奉行統一戰略的。

曹操也覺得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曹耳。

劉備在其後的敗退中,動搖了統一戰略的決心。

而諸葛亮的隆中對,也順應了劉備的戰略變化,併為其所用。

中華文化是統一文化。

割據,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必被統一。

諸葛亮能力有限,而且身體素質也不好。

姜維從諸葛亮那裡學到的東西,恐怕極為有限。

真降或詐降,其實並不重要。

不能向統一發展,失敗便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作為後人,作為秉承統一傳統的後人,我們同情失敗者,同情弱者。

因為統一力量,就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永無止境。

崇拜強者,是對立力量的傳統,不合中華統一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