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苦無精兵強將,“人才荒”困局如何破解?

“中國芯”苦無精兵強將,“人才荒”困局如何破解?

【缺芯之苦,暴露無遺】

中國已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而集成電路產業也成為了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是我國重大需求的命脈產業。國家將集成電路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與此同時,福建省也將其作為重點發展產業。

中興事件讓中國的“缺芯”之苦暴露無遺,芯片產業最重要的三大關鍵是人才、資金、技術,而中國擁有充足的資金,但缺乏的是人才和技術。很多人在危機爆發後開始反思,中國集成電路發展了也有二十年,為何還是沒有形成本土半導體人才的聚集效應?

【三軍未到,糧草何用】

沒有人,如何打天下?沒有人,如何成霸業?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但中國半導體產業當前的困境,卻不在於糧草,而在於三軍遲遲不到,糧草再充足也無用。在所有人急著討論中國芯要如何突破困局的同時,人才這一題不但關鍵,更需要被正視。

所以,為了保障千億產值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福建省晉江市政府創新提出建設全國專業型集成電路人才培訓基地——芯華集成電路人才培訓中心,在配套全市產業發展的同時,輻射全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力爭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培養輸送人才!

“中國芯”苦無精兵強將,“人才荒”困局如何破解?

【優厚待遇,精品課程】

中心由晉江市政府主導建設,得到了來自國家工信部,福建省、泉州市以及晉江市各級領導的支持和肯定。為支持集成電路人才就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如建立優秀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為人才提供出入境、落戶、社保、住房、子女入學等優待遇。

主要開設了集成電路領域半導體設備、半導體制程原理、半導體材料和材料分析技術與應用、集成電路測試應用實務、半導體封裝可靠度原理及失效模式等基礎課程以及製程、設計、廠務工程師培訓等三個方向的中級提高課程,同時也為企業開設企業定製課程。

【強大師資,快速到崗】

引進國際集成電路發達地區的強大師資團隊,包括學術界教授,行業專家,企業精英等。他們在知名集成電路企業工作多年且長期從事一線教育工作,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經驗和行業前沿資訊,為中心的學員從事集成電路行業構建一個系統性、完整性的學習平臺。

中心目前共培訓來自985、211工程院校以及全國各重點高校在讀及畢業學生近400人。學員以專業知識紮實、業務能力強、素質全面等鮮明特點受到了園區企業及社會各界的肯定,目前已訓學員集成電路企業的在職率近70%。達到效率高、就職快,就業率高。

“中國芯”苦無精兵強將,“人才荒”困局如何破解?

【業界助陣,企業加持】

由業界影響力較大的集邦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統一運營,憑藉其在行業深耕多年的優勢,每年邀請行業專家、高級顧問、巨頭企業來晉參加行業高峰論壇,剖析行業動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幫助學員瞭解行業發展趨勢,並找準自身定位,規劃自己的職業導向。

依託福建省(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完整的上下游資源,對接園區企業到中心舉辦專場招聘會,推薦優秀學員到知名集成電路企業就業。目前,培訓中心與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相關企業達成深層次合作,每年舉辦大型企業招聘會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打通筋骨,儲備人才】

中心致力於建設集成電路高技能人才培訓平臺、兩岸產業人才常態化交流平臺和以集成電路數據庫為基礎的政策、產業、趨勢研究平臺,努力實現每年培養集成電路專業人才1000名以上的辦學規模,成為全國較大影響力的國內首家國家級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

因此,基於當前國內各大高校多是基礎性、原理性教學,企業培訓則是針對性和應用性強的現狀,企業和培訓機構雙方的聯合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國要擺脫“缺芯”之苦仍有很多環節要打通筋骨,不想被掐住咽喉,就必須先從教育入手,為中國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小芯同學有話說】對於目前集成電路行業“缺芯少人”的現狀,你有什麼看法嗎?

(歡迎下方評論區發表您的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