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什麼不打伊朗?

刺蝟七七


特朗普的美國會如何對付已經在伊朗統治近40年的政教一體體制,這的確是一個越來越有風險的局面。

特朗普並沒有對伊朗的所作所為聽之任之,在外交議題上,已經將伊朗放到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在東北亞局勢出現重大緩和的情況下,中東的伊朗問題就顯得格外刺眼。

在敘利亞、也門、沙特、黎巴嫩等中東熱點問題上,伊朗都有或明或暗的角色。特朗普如果試圖綜合治理中東,不能不讓伊朗的行為有所收斂。

在特朗普一意孤行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伊朗的局勢出現嚴重不穩定。經濟、金融、民生、治安等都在內外因素結合下,呈現令人擔憂的一面。

這在相當程度上是《伊朗核協議》遭到特朗普破壞後的結果,美國遏制伊朗,要求毛拉們改變統治行徑,停止輸出暴力干涉中東地區國家事物、不再壓制國內民眾,放松管制,以及停止秘密研發核武器等多項要求。

哈梅內伊會聽從特朗普的指示嗎?

可以預見的是,雙方的對撞只會更激烈。

當特朗普的對伊圍困戰略出現奏效跡象的時候,他會耐心等待繼續發酵,等待伊朗出現大廈將傾的跡象。

說白了,就是特朗普在等伊朗出現“內亂”,這對他強力改變德黑蘭政權來說是代價最小的方式。

近期在伊朗出現的閱兵式襲擊事件上,對伊朗這個社會都敲響警鐘。

9月22日,伊朗全國多個城市正舉行一年一度的閱兵式,紀念1980至88年的兩伊戰爭爆發。

伊朗媒體報道說,由沙特支持的反政府“阿拉伯分離組織”在南部石油重鎮阿瓦茲發動襲擊,已造成十幾人死亡,60人受傷。

這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以來首次在閱兵式上發動的恐怖襲擊。

伊朗外長扎裡夫發推文,將襲擊歸咎於受外國政府支持的恐怖分子,並警告將予以迅速、堅決地回擊。扎裡夫指出,中東和世界的和平穩定正受到威脅,原因是特朗普政府聯同中東地區的“流氓同黨”動搖世界的穩定,又指美國應該做出“正常國家”的行為。

總統魯哈尼說,單方面撕毀核協議的特朗普,他會“像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一樣,遭遇失敗。同時,伊朗不僅不會放棄導彈計劃,還會繼續提高自身的防禦能力。

魯哈尼的講話,也是歷年閱兵以來,批評美國最嚴厲的一次。

但其實,在伊朗政權內部,不論外長、總統或最高領袖,都無法影響特朗普對伊朗的既定政策。

美國不打伊朗嗎?看現實情況,特朗普對伊朗的遏制打法恰恰是最痛苦的一種。

美國打伊朗為了石油的命題是否成立?

今天的美國,已經和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完全不同。

美國能源部最新公佈的數據,美國原油產量在今年6月和8月攀升到每日1100萬桶,超越俄羅斯,超越沙特,從1973年以來重新奪回全球最大產油國的寶座。

美國國會還在2015年也解除了維持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

特朗普致力於推動美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與出口,藉助技術進步和大量資本投入,美國能源地位已經今非昔比。

頁岩油開採成本大幅度降低,已降到30美元每桶或更低。從能源這個角度,美國對伊朗沒有企圖。

相反,通過制裁伊朗,封鎖伊朗的原油出口,用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的供應,彌補伊朗和其他產油國供應的減少。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大兵開著坦克攻佔城市的場面不會在伊朗發生。

特朗普不是一個“戰爭總統”,他是一個“商人總統”。美國大兵的靴子落到伊朗之前,他會細想這樣做的代價有多大,這麼做值不值。

當特朗普被各種性醜聞、通俄門等攻擊到他的白宮寶座岌岌可危,共和黨選情江河日下,特朗普會不會轉移國內壓力,進而發動對外戰爭?

可能性也不大打,因為他本質上是一個想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總統,主動軍事打擊伊朗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嗎?

相反,伊朗如果為了內部政權鞏固而故意找事的話,那美國、以色列、沙特聯合起來,等局部收拾伊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完)


蔣曉峰Terry


美國現在打伊朗就是自找麻煩,只要美國敢打伊朗必定會陷入戰爭的泥潭。

美國打了阿富汗,又打伊拉克,打完伊拉克又搞敘利亞,如果美國再打伊朗的話,那後果是什麼?

如果美國打伊朗,那麼後果將會很嚴重,伊朗處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中心,無論阿富汗後伊拉克都有反美武裝的存在,至今美國都無法消滅,假如美國打伊朗,那麼伊朗作為阿富汗和伊拉克之間的反美武裝通道就會打通。在中亞和中東地區,連成一塊整體的反美區域。

美國將會陷入漫長的戰線之中。

從地圖中就可以看出來,如果美國打伊朗,那麼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就會徹底的形成反美戰線。這麼龐大的戰場,美國要派多少兵力才能管的過來?

如此巨大的戰場,如果打起游擊戰來,美國如何應對,這是一個比越戰還要深的戰爭泥潭。

更要命的是,美國打伊朗,那麼以伊朗為反美武裝力量為中心,形成一個反美聯盟,這麼好的機會俄羅斯肯定暗中和明面上都都會扶持在這片區域上的反美力量。

美國雖然有實力打贏伊朗明面上的軍隊,但是沒有能力打贏這片地方的所有反美武裝,美國打一百年都不一定打的贏。單單在阿富汗這個這麼狹小的戰場,花了十幾年了塔利班都依然無法消滅,更別說正片區的反美武裝。

美國直接出兵打伊朗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美國可以在不推翻伊朗政府的情況削弱伊朗政府的軍事力量,依然培養伊朗的反政府武裝,讓伊朗人打伊朗人,暗中扶持伊朗反政府武裝,不會直接介入伊朗內戰。

美國一旦派地面部隊介入伊朗內戰,那麼就要承受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軍事消耗,這足以拖垮美國。

而且還會把整個中東拖入戰爭之中,這是非常威脅的,世界石油供應將會受到挑戰,看不慣美國的人都會出錢出力幫助這些武裝抗擊美國。


一號風手


美國不打伊朗的主要原因,是美伊矛盾還不足以引發戰爭。伊朗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強國,擁有數千萬人口,龐大的軍隊,相對完善的武器,雄厚的軍事工業基礎,是一塊硬骨頭。美國如果真的對伊朗出手,需要動員的軍事力量要比2003年伊拉克戰爭多得多。

至於小規模的摩擦和試探,美國和伊朗一直在進行。6月21日

法新社的報道,伊朗進行海上軍演發射了火箭彈,其中三枚火箭彈失控,飛向了美軍航母方向,讓美軍擔驚受怕了一場。根據法新社的報道,這個事情在兩個月內連續發生國,5月28日也發生過一起火箭彈突然偏離飛向美軍航母的事件,這兩件事後,伊朗都鄭重其事的進行了道歉並且聲明是技術故障。

伊朗彈道導彈部隊以及炮兵部隊在近兩個月,開始逐漸向波斯灣沿岸靠攏,並且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有軍事專家認為這是伊朗在美軍的步步緊逼之下,一種強硬態度:決不讓步。這是為了應對美軍航母航母編隊可能帶來的威脅,對美國做出的軍事試探。

目前為止,伊朗和美國只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海上衝突。1988年4月,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緊張,美軍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與伊朗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海軍摧毀伊朗2座石油鑽井平臺,擊沉擊傷伊朗艦艇6艘。

近兩年來,伊朗也多次與美軍發生摩擦,但伊朗將摩擦控制的很好,並沒有引發軍事衝突。2016年1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扣押了兩艘美國海軍小型特種作戰快艇和10名海軍作戰人員。讓美國當場丟臉。2017年末,伊朗空軍的F-4E戰鬥機還在波斯灣上空攔截過美軍的F/A-18E/F戰鬥機。然後就是多次向美國航母的“誤射”火箭彈。

很顯然,這是伊朗在以小搏大,刺探美國的底線,通過小規模的摩擦行動展示伊朗的強硬態度。一般情況出現,美國遇到此類輕度挑釁,多會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原因很簡單,美國並沒有做好大打出手的準備。


科羅廖夫


美國對一個國家動不動武,首先要看這個國家哪裡得罪了它,其次動武的代價,最後是戰爭會是什麼後果?

首先我們說伊朗哪裡得罪了美國,簡單地說就是因為巴列維之後,伊朗開始反美了,在1980年德黑蘭人質事件讓兩國開始水火不容,新的領導人霍梅尼稱美國為伊斯蘭的敵人,這也就為美國定了性,也為幾十年來美伊關係定了性。而伊朗發展核武器更是成為了美國製裁伊朗的藉口,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也為美國給伊朗的定性畫上了句號,那就是:沒完!

其次我們說動武的代價,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後來的伊拉克戰爭,美國付出了慘重代價。如果要軍事打擊一個擁有武器自產能力的伊朗,擁有諸多彈道導彈、反艦導彈的伊朗,美國打贏肯定沒問題,但是要打多長時間是否需要控制住局勢這就是問題了。簡單推測,美國打伊朗至少需要10-20年的時間才能迴歸區域和平,這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明顯不契合,美國沒必要去大動干戈對付伊朗,成本太高了。

美國打贏了能得到什麼?實際上美國人都不清楚到底能得到什麼,現在的伊拉克政權都對美國不太感冒,美國怎麼保證推翻了現政權以後的伊朗政府就和美國友好?所以美國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也不能推算出最終的結果會是怎麼樣,所以美國不會打伊朗。


軍機圖


美國不打伊朗,主要是因為不具備完善的攻打條件:

財政負擔重。伊拉克戰爭軍費支出矚目,嚴重削弱美國經濟實力,許多美國人也將之視為美國“由盛而衰”的標誌。尤其是伊拉克戰爭正趕上經濟危機,更損耗美國元氣。奧巴馬時期,美國逐漸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以及特朗普從中東撤出,都印證了這一觀點。美國負擔這樣高的軍費支出和財力的損耗。

大國支持。伊朗背後有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撐腰,這樣強大的朋友圈,美國不敢輕舉妄動。一旦雙方投入戰事,歐洲和俄的支持下,不僅戰爭持久且損耗嚴重,傷害美國和朋友的感情,一旦挑起大國之間的衝突,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伊朗本身實力雄厚,國家團結,不易攻佔。伊朗軍工業發達,軍事實力雄厚;國土面積較大,戰略縱深廣,不易進攻。更重要的是,伊朗國家團結,美國難以找到戰爭代理,即便戰爭勝利,戰後工作更加艱鉅。

隨著美國逐漸退出中東,美國和伊朗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更低。同時,由於美國扶持以色列,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存在發生摩擦和衝突的可能性。但美國和伊朗直接對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小溪解局


伊朗不同於伊拉克,美國有心無力,真的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就算啃下來也會崩掉幾顆大牙。美國不能打伊朗,主要出於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伊朗擁有核武器

美國要打伊朗,首先要考慮的是伊朗的反制措施,而其中最為致命性的當屬核武器,一旦美國出兵入侵伊朗,伊朗不具備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所以肯定會把怒火發洩到美國的盟友身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以色列,沙特等國將遭到致命打擊,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第二,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海灣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海灣咽喉”之稱,海灣地區的絕大多數產油國的石油通過這霍爾木茲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所以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稱之為“石油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北部就是伊朗本土,一旦開戰,伊朗可以毫不費力的封鎖整個海峽,到時候全球經濟和能源需求都會受到影響,而戰爭的挑起者美國將成為眾矢之的。

第三,伊朗的實力

伊朗是一個堅定的反美國家,國民的反美意識濃厚,即使美軍打敗伊朗軍隊,也會面臨著眾多難題,尤其是伊朗高原的複雜地形,會像曾經的阿富汗一樣給美軍帶來巨大困擾。

第四,外部勢力

伊朗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後面還有俄羅斯,直接進攻伊朗很有可能導致戰爭擴大化,俄羅斯就算不直接出兵,只要提供武器裝備就夠美軍喝一壺的。


美國的主要盟友歐洲國家對於敘利亞的爛攤子已經是心有餘力不足了,難民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戰爭又花費了大量金錢,所以即使美國想打,也很難得到盟友的支持。

美國能做的是經濟上制裁,軍事上保持冷靜,可以讓以色列進行一定程度的交火,但是決不能進行全面戰爭。


視野新觀


目前的美伊關係讓人有點看不明白了,原本沒有什麼,美國非要挑起事端,在如今的局面下,美國和伊朗明明打不起來,雙方都沒有進行真正的戰爭準備,可是雙方的關係卻非常的緊張,大有劍拔弩張,一股山雨欲來之勢,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難道美國和伊朗是演雙簧嗎?也許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許多人會笑話我,但是目前的事實為,美國和伊朗確實沒有打一仗的可能性,雙方都把戰爭排除在外了,美國明確表示不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伊朗也明確表態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如今美軍也沒有實行增加駐中東地區的軍事力量,絲毫談不上進行戰爭的準備工作,伊朗表面上態度強硬,但是也一樣沒有進行戰爭動員,顯然不認為馬上就有開戰的可能。

美國叫喊著對伊朗進行制裁更多像作表面文章,伊朗在國際石油市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真的不出口石油的話,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太大了,不亞於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

美國也不可能對伊朗形成真正的封鎖,單方面的對伊封鎖政策影響不大,其他國家並沒有配合的意思,俄羅斯、歐盟、中國都已經明確表示反對,而日本、印度等主要的伊朗石油客戶,也沒有表示要減少石油進口量的問題。其實,美國對伊朗的封鎖,自1979年就已經開始了,幾乎就沒有放鬆過,如今的制裁對伊朗談不上什麼致命的影響,更不可能讓伊朗有什麼損失。

如今雙方保持針尖對麥芒似的對峙,也許唯一的解釋就是:雙方在有意演一場雙簧。也許緊張的美伊關係對雙方都有利,尤其是會促進石油價格進一步上漲,但是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一個事實,美國已經從一個石油輸入國,變成了一個石油輸出國,按2018年6月的報道,美國石油出口達到創紀錄的高位300萬桶/日,加上柴油和汽油等燃油產品,出口總計850萬桶/日,為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

美國作為一個石油輸出國,國際市場油價上漲屬於有利可圖的事情,對伊朗也一樣好處不小,即便少出口一點,但是價格上漲之後,收入也許會不減反增,那麼雙方是在合作拉昇國際油價嗎?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在當今的局面之下,美國和伊朗為什麼不能演一場雙簧呢?事實上,目前石油價格正在保持上升之勢,反正這場遊戲的最後結果,誰都不會吃什麼虧,而且都有好處可撈,那為什麼就不能這麼幹呢?

參考資料:《外交部:中方不贊成歐盟單方面制裁伊朗》《伊朗概況 》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系列文章。


戰爭史


因為真心啃不動,打伊朗從戰爭成本的角度是非常不經濟的。

第一,伊朗國土廣闊,西部和南部多是高聳連綿的山脈和高原,地形易守難攻。各個大城市佈局分散,首都深居內陸,很難迅速佔領。任何一個國家從陸上入侵伊朗,都會遭受重大損失,而且一定會陷入長期鏖戰。


第二,從海上入侵也是一樣困難,伊朗擁有現代化的防空系統和數量不小的彈道導彈與反艦導彈,能夠有效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的戰術體系。霍爾木茲海峽非常狹窄,易於封鎖,美國從海上登陸將遭受重大傷亡。即使建立橋頭堡,伊朗仍有規模龐大的地面部隊等著它。

第三,對美國來說,在美國本土或領土沒有遭到直接攻擊的情況下,國內各政治勢力是很難在發動大規模戰爭上取得共識的。任何一個總統都不得不考慮戰爭傷亡帶來的政治影響

因此,1979年後,美國對伊朗的政策一貫是用各自手段,實現伊朗的內部崩潰或分裂,而沒有任何一任政府會真正考慮武力進攻伊朗


萊茵的黃金


在美國優先政策的指導下,美國現在奉行的是代理人戰爭,這樣就可以花費最小的代價。而對伊朗而言,美國沒有必要和伊朗打的個你死我活,能不用戰爭解決的問題,美國是不會去用戰爭這種高風險的方式解決的。銘蘇先生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美國和伊朗的歷史恩怨。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在伊斯蘭革命以前的巴列維王朝時期,美國和伊朗是友好的小夥伴,可是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同美國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美伊斷交,然後美伊又爆發了人質危機,兩國關係徹底惡化。從此以後,美國對伊朗採取制裁和遏制政策,並把伊朗列為支恐名單。後來由於伊朗核問題,西方國家對伊朗實施制裁,2015年安理會五常同德國與伊朗達成了伊核協議,從而減輕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這兩年伊朗的原油出口得以恢復,經濟形勢得到好轉,但是這幾年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擴張令美以大為不滿,這才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最主要的原因。

伊朗在中東的擴張觸動了美國和盟友的利益

伊朗為了能夠在中東地區佔有一席之地,也就是想當中東地區的老大,進行了一些列的革命輸出和擴張活動。比如介入也門內戰,支持胡塞武裝對抗沙特;暗中支持哈馬斯武裝組織牽制以色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對抗以色列;出兵敘利亞支持阿薩德政府軍,同敘利亞建立牢固的盟友關係,共同挫敗美以企圖支持反對派和庫爾德武裝推翻阿薩德政府的企圖。

伊朗的這些擴張活動,令中東秩序的主導者美以大為不滿,因為伊朗的擴張活動嚴重威脅到了美以的利益,尤其是以色列的安全利益,所以以色列多次聲稱要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這其中自然是代表美國發聲,目的就是為了警告伊朗,但是伊朗針對美以的警告卻是針鋒相對,大擺出一副架勢:要打就來吧,我奉陪到底!

美國不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的原因:

第一、戰爭成本太高。

就拿伊朗的鄰居伊拉克來說吧,當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美國參戰兵力39萬人,直接戰爭花費10630億美元,造成美國1.4萬人死亡,深陷戰爭長達7年之久。如果美國現在去打伊朗,那麼軍費要翻幾番了,美國現在負債21萬億美元,而美國現在一年的財政收入才3萬億美元左右,美國的財力也支撐不起再發動一次大的戰爭。並且,美國花費鉅額軍費和大量人員傷亡,即使能夠像伊拉克一樣推翻伊朗政府,那麼美國能夠得到什麼呢?石油嗎?現在美國控制的石油資源已經足夠的多,就連美國本土都在大量出口石油,美國犯不著為了掌握伊朗的石油資源去發動一場沒有勝算的戰爭。

第二、歐洲盟友反對美國對伊朗制裁和軍事打擊。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都遭到歐洲國家的反對,如果美國再發動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必然也會遭到歐洲國家的強烈反對。況且,目前伊朗還在遵守伊核協議,歐洲國家也在力挺伊朗留在伊核協議內,美國以什麼理由去打伊朗呢?難道像當年打伊拉克一樣編一個有大殺器的理由,到最後連毛都沒找到。

當然,歐洲國家在伊朗還有重要的經濟利益,一旦開戰,大量難民也會湧入歐洲,這些都是歐洲反對的原因。以前美國攻打伊拉克,軍費是需要美國的歐洲盟友來分擔的,沒有盟友的支持,美國根本負擔不起那麼多軍費。

第三、伊朗實力比伊拉克要強大的多。

美國打一個伊拉克戰爭都花了這麼多年,造成上萬美軍死亡,軍費也是上萬億美元,伊朗現在的擁有上萬枚導彈,雖然空軍不行,但是也擁有龐大的陸軍,如果只是空襲,並不能佔領整個伊朗,必須要出動地面部隊,顯然現在要讓美國出動幾十萬的部隊進入伊朗,不但美國人不答應,世界各國也不會答應。

綜上,軍事打擊的成本太高,特朗普作為精明的商人總統,他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美國遏制伊朗的最佳手段就是制裁伊朗,限制伊朗的發展能力,削弱伊朗的實力,降低伊朗對美以在中東利益的威脅。


銘蘇先生


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叫事兒。錢都解決不了,才能用拳頭。這是很多人在人際關係方面信奉的準則,其實在國際關係也類似。木叔反覆說的一個道理是——國際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人際關係的反映。美國與伊朗關係也可以被套用。

木叔的觀點很簡單:目前美國不動武,是因為經濟手段還沒用完。也就是說制裁等手段,還可以對伊朗棄核施加影響。而一旦伊朗明顯具備核武器的計劃並與美國等國際社會徹底決裂後,美國一定會動武。用一句老話叫——伊朗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或者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核武器畢竟是與其他武器不同的一種被嚴格禁止的戰略威懾武器,如今已經不是幾十年前國際法缺失的年代,是個國家有能力就可以生產原子彈的時候了。不同的國際發展階段,世界就會有不同的規約存在。


這也和人際關係類似——你小時候穿的衣服,只適合當時,長大瞭如果還穿開襠褲,不僅可笑,而且會被別人當成瘋子。伊朗如果還認為過去可以製造核武器,現在也能製造的話,自然就會被國際社會當成瘋子而絕對孤立。

木叔關注伊朗核問題有十幾年了。給大家梳理一下近些年的核問題,有利於各位對這個問題有所瞭解。其實最近一波因為伊核問題起波瀾已經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2002年哈塔米當總統的時候,他與如今的魯哈尼是一個派系的,雙方和西方合作把伊核問題壓下去了。當年的魯哈尼就當過一段伊朗首席談判代表。因此與西方合作的態度還是相對積極的。

第二次是2005年內賈德當總統的時候,這哥們也幹了8年,就是在這期間,他作為哈塔米的反對派也是強硬派的代表人物,把之前與西方達成的協議撕毀了,重啟了濃縮鈾計劃。伊朗核問題由此再度爆發。2006年-2012年,聯合國推出了4份制裁伊朗的決議,伊朗走上了懟國際社會之路。隨後2014年魯哈尼上臺,又與西方達成伊核協議,風波才落下。

第三次就是如今,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強硬以對,甚至最高領袖不惜號召進行高濃縮鈾生產,歐洲傻眼了,兩邊磨合。目前這次伊核危機的走向還在深度演變中,可能緩和,也可能惡化。

第一次與第二次伊核危機的時候,伊朗都沒有生產出核武器,但是在第二次確實具備了提煉高純度濃縮鈾的能力。這是核武器的基礎。所以,目前伊朗人是否還保留這個能力,國際社會不清楚。


美國的要求就是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一定要把這件事查清楚,不然非常危險。以色列的摩薩德偷出來的伊朗核文件則透露了不樂觀的消息,那就是伊朗人之前確實秘密轉移了一些與核計劃有關的東西。這是促使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很重要原因——伊朗揹著國際社會搞小動作,說明他們只是利用伊核協議一邊拿西方的資金,一邊為可能的核武器能力提升而“拖時間”。

現實是,伊朗目前並沒有生產出核武器,或者明顯具有生產核武器的能力,該國只是具有生產核武器的條件和意識,不過這距離核武器成品還有一段不短的路。在這期間,美國也好,以色列也好,會有充分的評估是否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現階段暫時不存在這個緊急情況。因此美國當然不會貿然動武。

不動武的原因想想也不復雜——都不清楚伊朗核計劃到底進行到哪一步,那要襲擊他的什麼地方?炸了所有核反應堆?但伊朗人肯定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核反應堆。貿然動武會引發大戰,伊朗秘密生產核武器的速度可能加快,這反而不利於美國的中東戰略。因為伊朗核問題的困境是,軍事問題不能速效解決核武器問題,反而會衍生出更危險的新問題。

所以制裁,讓伊朗因為沒錢而失去所有能力,最終屈服,在現階段來看,對美國人的目的實現,是個符合利益的好方法。

木叔的判斷是,如果伊朗依然強硬,那麼在嚴厲的制裁下,未來的伊朗可能會成為一個類似上個世紀60年代之後的古巴一樣,變成美國長期封鎖的對象,伊朗“古巴化”之後,可能會國內發生一些變化。這也是美國“以壓促變”計策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