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曾有自己的父親節:定在八月八號

父親節,顧名思義就是感恩父親的節日。今天,我們電視、商場、新聞廣播都在宣傳這個外來舶來品的父親節,這個西方傳來的節日,已然在中國社會中深深紮根。卻鮮有人知道,歷史上中國也曾擁有過自己的父親節。

中國歷史上曾有自己的父親節:定在八月八號

在1945年8月份,抗日戰爭歷時八年之久終於接近尾聲,無數愛國將士們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失去了生命。為了撫慰失去家人的痛苦,也為了鼓舞民眾抗戰勝利的信心,讚頌這場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上海的一些名流以及愛國人士聯合發起倡議,倡議政府將每年的8月8號定為“父親節”。

中國歷史上曾有自己的父親節:定在八月八號

抗戰勝利後,各界名流如杜月笙,潘公展,梅蘭芳等人覺得父親節有加以提倡的必要,呈請國民政府批准後八月八日成為了全國法定的“父親節”。

中國歷史上曾有自己的父親節:定在八月八號

在8月7日,《申報》刊發了消息《明日“父親節”,盡孝道莫忘助學》。文章強調發起父親節的初衷,倡議在父親節這一天,子女佩花以做紀念:父親健在,胸前佩紅花。父親逝世者,胸前佩白花以示哀悼。在紀念亡者喝的同時,也不忘為生者謀福利。發起活動的社會名流將自己佩戴的花朵獻出義賣,所得用於資助助學。

中國歷史上曾有自己的父親節:定在八月八號

據稱,之所以選擇8月8日為父親節,是因為“八八”於“爸爸”諧音,而且便於記憶。爸爸一詞,多用於口語。與多數人的印象不同,“爸爸”一詞並非外來詞語,該詞起源甚早。

中國歷史上曾有自己的父親節:定在八月八號

《廣雅》中《釋親》篇已有云:“爸,父也。”《玉篇》載“父也”,《正字通》“夷語稱老者為八八或巴巴”。最古稱爸,今人稱父,爾後叫爹,轉音為爺。我們看到,“八八”和爸爸相近,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好像一個 “父”字。此後“八八父親節”便成為了中國的法定節假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