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時候稱“安南”,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霸佔丘溫、慶遠等五縣。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令歸還,但陳朝此時已由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國王陳日昆,稱兵拒命。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願再起干戈,於是置之不理,安南從此處於半獨立狀態。
動亂多事的安南
自明朝成立以來,安南陳氏政權已趨衰微,一直內亂不斷,早在公元1371年,安南國王陳日堅就被伯父陳叔明逼死,因懼怕明朝反對,陳叔明未敢篡位,乃立其弟陳瑞為國王,後陳瑞在入侵佔城時敗死,弟陳煒繼立,此時陳朝政權已逐漸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殺掉陳煒,改立陳日昆為王,公元1399年,他又把陳日昆殺掉,次年,滅陳朝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與其子漢蒼共理朝政。
胡一元自稱是帝舜的後裔,遣使奉表到明朝,詭稱陳氏宗族已絕,胡漢蒼為陳明宗之外孫,因此暫時登基理政,當時明朝正值“靖難之役”,建文皇帝無暇它顧,對胡一元的請示置之不理。明成祖朱棣登基後,派官員到安南通告,公元1403年,胡漢蒼遣使者到南京朝賀,同時請封。朱棣命禮部討論此事,禮部認為事關重大,安南情況不明,不可聽信一面之辭,請詳加考察。於是4月15日,朱棣命行人楊渤等前往安南,調查胡漢蒼奏章真偽與安南民意,楊渤等人受胡氏重賄,與安南國內之耆老名宿共同為胡漢蒼請命。當時,朱棣對胡漢蒼的惟命是從也十分滿意,遂於11月命禮部郎中夏止善等人齎詔前往,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詔書中並告誡胡漢蒼:“作善降祥,厥顯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誠。”
然而,朱棣的態度卻很快為一個意外事件所改變。1404年8月,一個名叫裴伯耆的安南陳氏舊臣突然來到南京,這個裴伯耆是一位申包胥式的人物,他心懷陳朝,不滿胡氏政權的倒行逆施,於是來明朝乞兵復國。這位裴伯耆所描述的安南,完全不同於楊渤等人的說法,裴伯耆自稱胡一元篡位時,他的父母家人同時遇害,他當時正在東海領兵作戰,得知變故,逃入深山避禍,後喬裝為商人,輾轉才來到明朝。裴伯耆在殿上向朱棣哭訴:“臣不才,竊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請,伏望陛下哀矜。”裴伯耆的話雖然頗為煽情,但朱棣並未被打動,因當時明朝的軍事重點是北方,朱棣正準備北伐,無意在南方構釁,何況安南究竟是陳氏還是胡氏掌權,只要是臣服於明朝,並無多大區別,因此朱棣僅命賜裴伯耆衣食,對出兵之事卻隻字不提。
令朱棣意想不到的是,剛過了十幾天,老撾宣慰使刀線歹居然派人送來了前安南國王陳日亙之孫陳天平。陳天平當初在家國劇變時並未被殺,他曾一度招兵復仇,但很快為胡一元所敗,從者四散。陳天平逃匿谷中,轉投老撾,然老撾無力相助他復國,遂送陳天平到明朝。陳天平來到明朝後,當廷向朱棣哭訴:“賊臣侵思明府,奪其土地,究其本心,實欲抗衡上國,暴徵橫斂,酷法淫刑,百姓愁怨,如蹈水火,陛下德配天地,億育四海,一物失所,心有未安,伐罪弔民,興滅繼絕,此遠夷之望,微臣之大願也。”
陳天平的一番話,聲情並茂,朱棣深為所動,但他並不瞭解這個陳天平的來歷,也不知其陳氏之後的身份真偽,於是命賜陳天平府地,月支俸祿,暫住下來。年底,安南胡漢蒼遣使來朝賀,朱棣特命陳天平參與朝見,安南使臣見到陳天平後,皆錯愕,或有下拜者,朱棣始知陳天平確為陳氏後人,於是決定幫他復國。次年初,朱棣先禮後兵,命監察御史李琦、行人王樞齎詔問罪於胡漢蒼,命他自陳其事,1405年6月,安南使臣隨李琦等人返回,表示願意返還以往侵佔各處,“迎歸天平、以君事之”,對於胡漢蒼“甘心”將王位讓人,朱棣自然十分感動,也對他作出了適當安排,特頒詔:“朕當建爾上公,封以上郡,傳之子孫,永世無窮”。
對於胡漢蒼的“恭順”,朱棣其實也有疑惑,曾認為“慮爾習於變詐,或未盡誠”,但又以為當時應以“布思信懷遠人為務”,正好,胡漢蒼又派人奉表雲:“臣亦當率國人逆於境上”,面對胡漢蒼的一再輸誠,朱棣終於打消了疑慮。
陳天平之死和南征決策
1406年1月,朱棣要陳天平“治任以行”,命使臣聶聰陪同,並命廣西總兵、徵南將軍韓觀派左副將軍黃中、右副將軍呂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護送。朱棣賜陳天平綺羅紗衣各二襲、鈔一萬貫、告誡他要寬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胡漢蒼為順化郡公,以示安撫。
3月,陳天平進入安南境內,到達丘溫,胡漢蒼派陪臣黃晦卿等人前來迎接,還以牛酒犒勞護送的明軍,卑辭雲:“屬有微疾,已約嘉林奉迓矣”。黃中等心存疑惑,派騎兵四出偵察,也未發現可疑之處,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軍過隘留、雞陵,進至芹站,周圍山道險峻加上大雨泥濘,隊伍已不成列。突然,雨霧之中,安南軍隊伏兵四出,鼓譟之聲,震動山谷,似有千軍萬馬,將明軍全部包圍,一名安南將領隔澗遙呼道:“遠夷不敢抗大國,犯王師,緣天平實疏遠小人,非陳氏親屬,而敢肆其巧偽,以惑聖聽,勞師旅,死有餘責,今幸而殺之,以謝天子,吾王即當上表待罪,天兵遠臨,小國貧乏,不足以久淹從者”。
安南伏兵並不與明軍交戰,只是突入隊中,將陳天平虜走,黃中等人出於意外,又迫於形勢,無力抵抗,只好眼看著陳天平被殺,但大理寺卿薛品因職責所在,義不偷生,中伏後即自經而死,行人聶聰也死於亂軍之中,黃中等人引兵而還。
事情發生後十五天,朱棣才得到黃中等人奏表,這位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大怒若狂,他感到自己受了愚弄,吼道:“蕞爾小丑,罪惡滔天,猶敢潛伏奸謀,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為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用?!”“靖難”名將成國公朱能帶頭應命:“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請仗天威,一舉殲滅之。”7月1日,朱棣在奉享太廟後,返回奉天殿,他思慮再三,終於定下了出兵安南的決心。三天後,朱棣登殿點將,命成國公朱能佩徵夷將軍印,為總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徵夷副將軍印,為左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將軍,豐城侯李彬為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統率大軍八十萬遠征安南,兵部尚書劉俊參贊軍務,都指揮同知程寬、指揮僉事朱貴為神機將軍,都指揮同知毛八丹、朱廣、指揮僉事王恕為遊擊將軍,指揮同知魯麟、都指揮僉事王玉、指揮使高鵬為橫海將軍,都督僉事呂毅、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同知江浩、都指揮僉事方政為鷹楊將軍,都指揮僉事朱英、都指揮同知金銘、都指揮僉事吳旺、都指揮同知劉塔出為驃騎將軍。由這份名單可以看出,遠征軍將領多是隨朱棣起兵“靖難”的功臣宿將。
成國公朱能是“靖難”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時,與張玉共為王府指揮使,自東昌之役中張玉陣亡以來,朱能一直是朱棣的頭號股肱之臣,南征北戰、所向無敵,更是難得的帥才,“雖位列上公,卻從未以富貴驕人”,深得軍心,遠征軍其他將領也都是一時之選。
大軍出發前,朱棣特頒諭旨,說明此次出征“惟黎氏父子及其同惡在必獲,其脅從及無辜者必釋,罪人既得,即擇陳氏子孫之賢者立之,使撫治一方,然後還師,告成宗廟,揚功名於無窮。”
7月16日,遠征軍正式出師,朱棣親往龍江餞行,這一天風和日麗,江面上百舸爭流,旌旗蔽空,鼓角齊鳴,明軍威武雄壯,軍容之盛為開國以來所未有。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0月2日,南征軍統帥朱能突然病逝於龍州,37歲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強,朱棣倚之甚重,不想此次“出師未捷身先死”,朱棣哀痛無比。朱能“勇決得士心”,他死後,軍中一片哀哭。遠征軍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年僅31歲的右將軍張輔臨危受命,主動承擔起指揮全軍的重任,他一面飛章奏報朱棣,一面率軍南進,六天後,遠征軍由憑祥度坡壘關,進入安南境內。軍情緊急,朱棣命張輔佩徵夷將軍印,充總兵官,代替朱能統率全軍,並以明初常遇春病逝,副將李文忠建大功的事蹟予以鼓勵,希望張輔不負所托。
張輔首次征服安南
張輔,字文弼,系“靖難”名將張玉之長子。朱棣起兵時,他從父力戰,因功升為指揮同知。張玉在東昌戰死後,張輔襲爵,隨朱棣戰夾河、藁城、彰德、靈璧,皆有功,受封為信安伯,祿千石。永樂三年進封新城侯,加祿三百石。
張輔不愧為名將之後,深通攻心為上的道理,進入安南境內後,他命人先將胡一元父子的二十條罪狀寫成榜文,刻於木牌上,順流放下,安南軍民見到榜文後,人心離散。
明軍兵分兩路,京畿兵、荊、湖、閩、浙、廣西兵由張輔率領,出廣西憑祥;另一路明軍由蜀兵、建昌、雲南、貴州兵組成,在沐晟率領下出雲南蒙自,兩路明軍斬關而進,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敗安南之伏兵,進佔新福,於白鶴江勝利會師。胡氏父子料不到明軍進展竟如此神速,大驚之下,傾全國之兵號稱二百餘萬(《明史·張輔傳》謂安南兵眾七百萬,顯系誇大),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個天險,伐木築寨,綿延九百餘里,又沿江置木樁,徵發國內所有船隻,排列在樁內,所有江口,概置橫木,嚴防明軍攻擊。張輔大軍進入富良江,先命驍將朱榮進攻嘉林江口,再進至多邦隘,沐晟軍也沿洮江北岸鼓行而進,與張輔呈南北夾擊之勢,互為聲援。胡氏父子則厚集兵力於多邦城,企圖據險頑抗。
多邦城堅而高峻,城下設有重濠,濠內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衛嚴密。張輔下令道:“安南所恃,莫若此城,此城一拔,便如破竹。大丈夫報國立功,就在今日,若能先登此城,不憚重賞。”將士踴躍應命。明軍趁夜攻城,都督僉事黃中,率敢死之士數千人,越重濠,緣城而上,指揮蔡福等人奮勇先登,大軍萬炬齊明,隨後跟進,安南兵驚措之下,矢石竟不得發,紛紛敗走城下。明軍攻入城中,安南兵驅大象出陣,誓死拒戰,激烈的巷戰中,明軍幾呈不支。張輔“以畫獅蒙馬衝之,翼以神機火器。象皆反走,賊大潰。斬其帥二人”,明軍追至傘圓山,盡焚緣江木柵,俘斬無算,終於攻克了堅固的多邦城。
12月,明軍經激戰,又克安南東西二都,安南吏民崩潰,各州縣紛紛納款於明軍,張輔輯吏民,撫降附,分遣別將李彬、陳旭掠地,來歸者日以萬計。胡氏父子進退失據,乃悉焚宮室,亡命海中,繼續與明軍為敵。1407年,明軍水陸並進,清遠伯王友等率軍渡過自注江,攻破籌江、困枚、萬劫、普賴諸寨,斬首三萬七千餘級。安南將領胡杜聚集水師扼守天險盤灘江,張輔命降將陳封攻擊,大敗之,盡奪其舟,遂定東潮、諒江諸府州。明軍主力追擊至木丸江對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戰船三百艘來戰,明軍迎頭痛擊,斬首萬級,擒其將校百餘人,溺死者無算,江水為赤。張輔在鹹子關築城,命都督柳升鎮守。3月,安南軍隊殘部搦戰於富良江,張輔與沐晟夾岸迎戰,柳升以水師橫衝其陣,大敗敵軍,斬首數萬級,因天旱水淺,安南兵紛紛棄舟逃走,明軍追至時江水忽然大漲,遂乘勝急進,安南兵大多被殲。5月,明軍追擊至日南州奇羅海口,安南軍隊殘部全軍覆沒,胡氏父子僅以數舟逃遁,明軍在當地百姓協助下,擒獲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隨後又擒胡漢蒼和偽太子胡芮,全部檻送京師。
至此,明軍出師僅一年,就大獲全勝,消滅了篡位的胡氏政權,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朱棣大為欣喜,群臣亦入賀曰:“黎賊父子違天逆命,今悉就擒,皆由聖德合天,神人助順。”朱棣則說:“天地祖宗之靈,將士用命所致,朕何有焉。”為勝利衝昏頭腦的明朝君臣,這時一改初衷,不再尋找所謂陳氏子孫之賢者,而是另謀在安南開設三司及郡縣。6月1日,朱棣以平安南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以呂毅為都指揮使,黃中為副,黃福為布政使兼按察使,並分設官吏,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個行政區。張輔班師回京後,朱棣特於奉天殿賜宴,晉封張輔為英國公,歲祿三千石。
明軍之所以能夠順利平定安南,主要是因為胡氏政權多行苛政、民心不附,朱棣應陳天平之請,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又承諾復立陳氏子孫之賢者,這當然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歡迎,亦不失為仗義之舉,但得勝後自食其言,草率地決定將安南內屬,卻是明顯的失策。縱觀中國的歷朝歷代,安南雖曾多次成為中國屬地,但自五代吳權以來,已獨立成國,一旦直屬中國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階層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謂從此進入多事之秋。
朱棣對胡氏父子十分寬容,只將他們二人及少數近臣關押,胡澄、胡芮等人皆獲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撫卻沒有使安南平靜下來。1408年,張輔大軍剛剛班師,以簡定、鄧悉、阮帥等人為代表的安南地方勢力就起兵叛亂,攻擊盤灘、鹹子關,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蠻、上洪、大堂、應平、石室等地安南民眾紛紛響應,明朝駐軍鎮壓不力,致使叛亂不斷蔓延。簡定起兵後,自稱日南王,後為招攬人心,又立所謂陳氏後人陳季擴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陳季擴打著陳氏後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最初,陳季擴曾以陳氏宗親的名義派人到明朝討封,不料因使臣無禮,觸怒了朱棣而被殺。朱棣在張輔支持下堅持武力進討的方針,調發雲南、貴州、四川都指揮使司和成都三護衛軍共四萬人,由沐晟領徵夷將軍印,再徵安南,不料這次戰局卻非常不利。12月,沐晟在生厥江與安南叛軍激戰,因輕敵遭到慘敗,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劉俊突圍不成,自經而死,交趾都司呂毅、參政劉顯等人皆戰死,安南形勢大亂。
1409年2月,朱棣迫不得已,再度啟用張輔督師,發兵二十萬與沐晟協同作戰,這時的朱棣正準備北征蒙古,因此要求張輔必須儘快平定安南事態。
兵連禍結的安南
“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張輔這時對安南形勢已成竹在胸,他並不急於前進,而是在叱覽山伐木造舟,“招諒江北諸避寇者復業”。待形勢穩定後,張輔才率大軍進至慈廉州,破喝門江,克廣威州孔目柵,在鹹子關擊敗安南軍。安南亂軍聚集戰船六百餘艘,退保江東南岸。張輔率領部將陳旭等以水師進攻,乘風縱火,大破其眾,擒其將帥二百餘人。追至太平海口,安南將阮景異又以戰船三百艘迎戰,復為明軍所破。11月,張輔乘大勝餘威,派指揮朱榮、蔡福等率步騎兵先進,自率舟師為後繼,自黃江至神投海,會師於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屢敗叛軍,在美良山中活捉元兇簡定,連同他的黨羽一起送往京師,次年1月,張輔又削平其它各處變亂,斬首數千人,築成京觀以鎮服安南人民。
陳季擴退屯乂安,繼續抵抗,張輔飛檄向朝廷告捷。當時明軍第一次北征正好遇到重大挫折,同是“靖難”名將的淇國公丘福、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遠率十萬大軍北征本雅失裡,結果在臚朐河遭蒙古軍伏擊,丘福等皆陣歿。朱棣震驚之餘,又見張輔獲勝,認為安南不足為患,於是召回張輔,準備親自率領大軍北征蒙古。
1410年,朱棣親征漠北得勝而歸,陳季擴趁機派使臣胡彥臣入賀並求封,朱棣一時高興,特授陳季擴為交趾布政使,其屬官分授都指揮、參政等職,然而陳季擴的本意是求封為安南國王,朱棣的詔旨既不能令他滿意,遂繼續稱兵作亂。由於明軍主力北上,留守的沐晟兵力不足,無法討平陳季擴。1411年,為了徹底平定安南之亂,已經騰出手來的朱棣命令張輔三徵安南,迫令“陳季擴表奏伏罪”,如不服罪,則以武力討平之。
一向主戰的張輔到任後,立即部署進兵,安南人民此時對張輔頗為忌憚,加上明軍重兵抵達,局勢開始發生有利於明軍的變化。張輔到任,首先申明軍令,都督黃中素來驕橫,屢違節度,張輔斬之以徇,由此官兵惕息,無敢不用命者。7月,明軍大破安南將阮景異於月常江,繳獲戰船百餘艘,生擒安南元帥鄧宗稷等,又捕斬別將數人。次年8月,安南叛軍以戰船四百餘艘,分作三隊,在神投海邀擊明軍。張輔以銳卒衝其中堅,明軍以鉤牽連敵船,作殊死戰,從中午鏖戰至傍晚,大破敵軍,乘勝進抵陳季擴的老巢乂安府,安南軍民降者相繼。
越南民族英雄黎利
1413年冬,張輔與沐晟會師於順州,與安南軍在愛子江決戰。此役,安南兵仍然以象陣為前驅,明軍按照張輔的部署,一矢射落象奴,二矢洞穿象鼻,群象皆返奔,自蹂其眾。明軍裨將楊鴻、韓廣、薛聚等人乘勢繼進,矢落如雨,安南兵大敗。1414年1月,明軍進至政平州,安南兵殘部屯暹蠻、昆蒲諸柵,懸崖側徑狹窄,騎兵不得前進,安南兵遂以為明軍必不敢輕進,而張輔卻與將校徒步行山箐中,夜四鼓掩至其巢,出其不意大破安南軍,擒阮景異、鄧容等。陳季擴隻身敗走老撾,張輔命指揮師佑率兵追擊,連破老撾三關,終於在蒙冊南磨將陳季擴活捉,與其妻子一起械送京師。至此,安南全部平定,張輔以叛軍所佔城地,設升、華、思、義四州,增置衛所,留軍鎮守而還,此時正好是朱棣二徵蒙古的前夕。
在明軍的武力鎮壓下,交趾雖然再次平定,但明朝官吏不善於安撫,內部又勾心鬥角,安南民心不附,為爾後的變亂埋下了禍根。1418年1月,安南清化府俄樂縣土官巡儉黎利召集各部在蘭山會盟,起兵抗明,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勢,明軍無力鎮壓。1416年,朱棣遷都北京,明朝的經營重點逐漸北移,交趾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黎氏王國的最後獨立
1414年,張輔第三次平定安南後,明廷召還了黃福,以素有能名的兵部尚書陳洽為交趾布政使和按察使,參贊軍務,但朱棣所委的中官馬騏貪暴,在安南苛斂金銀,陳洽無法制止,而鎮守的榮昌伯陳智和都督方政又不睦,以致各地叛亂風起雲湧,黎利更是狡黠難制。當時朱棣已死,宣宗瞻基在位,陳洽上疏道:“賊雖乞降,內懷詭詐,黨羽漸盛,將不可制。乞諭諸將速滅賊,毋為所餌。”宣宗降旨切責,陳智、方政這才被迫進兵,但敗於茶籠州,二人具被削官。
黎利起兵後,勢力發展很快,轉戰數省,明軍不能制,於是1426年10月,明宣宗命成山侯王通為徵夷將軍、都督馬瑛為參將領兵五萬往援,合馬騏原駐軍十萬進行圍剿。當時,黎利之弟黎善攻交州城,被明都督陳濬等人打敗,11月王通主力趕到,分道出擊,參將馬瑛在石室縣敗安南軍,王通引軍與瑛合,明軍進至應平、寧橋。黎利佯敗,設伏以待,陳洽以此地形勢險惡,恐有伏兵,建議持重緩進。王通自恃兵眾不聽,麾兵徑渡,陷泥淖中。黎利伏兵齊發,明軍大敗,死者三萬餘人。劉洽躍馬直入陣中,身被數創,左右欲扶還,陳洽怒目吼道:“吾為國大臣,食祿四十年,報國在今日,義不苟生。”揮刀殺數人,自剄而死。
寧橋之役,王通也受了傷,率殘兵奔還交州。黎利以重兵圍攻乂安,明守將都督蔡福以援軍不至,退保東關,千戶包宣以其眾降於黎利,蔡福也被俘虜,都指揮僉事周安、指揮陳麟寧死不降,引兵退至富良江,被安南兵包圍,二人大呼“吾天子朝臣,豈死賊手”,手刃數人,與所部九千餘人同時遇害。
黎利聚眾三十萬人在交州與王通對峙,分遣別將四出掠地,所過皆殘滅,只有清化一城仍在明軍手中,守將羅通與指揮打忠堅守不去,安南兵攻之不克。次年2月,黎利攻交州,王通趁其不備,以勁卒五千直搗其營,大破之,斬首萬餘級,黎利驚慌退走。明軍將領請求乘勝追擊,但王通膽小如鼠,斂兵三日不出,幾天後黎利聲勢復振,再圍交州,分兵攻陷昌江、諒江,形勢急轉直下。王通大懼,一面又與黎利聯繫,允諾代為請求藩封,一面飛章向朝廷請求增兵。明宣宗命柳升為徵虜副將軍,充總兵官,保定伯梁銘為左副總兵,都督崔聚為參將,尚書李慶參贊軍務,率領步兵十萬、騎兵二萬出廣西攻鎮南關,黔國公沐晟、徐亨、譚忠出雲南攻梨花關,鎮遠侯顧興祖將步騎兵各五萬出廣西援坡壘關。柳升是當時的名將,他曾參與張輔的南征,隨朱棣北征也立有功勳,又平定唐賽兒之亂,負一時之望,朝廷倚為柱石。
6月,有消息傳來,說黎利包圍昌江甚急(其實4月就已被黎利攻陷),明宣宗詔命柳升立即赴援,9月,柳升大軍進入隘留關,安南兵沿途據險列柵抗拒,明軍鼓勇進攻,連破之,進抵鎮夷關。柳升因屢戰屢勝,輕視黎利。郎中史安、主事陳鏞告訴尚書李慶說:“柳將軍辭色皆驕,驕者,兵家所忌。賊或示弱以誘我,未可知也。防賊設伏,璽書告誡甚切,公宜力言之。”李慶其時正好病重,勉強支撐起來去告誡柳升,柳升不聽。明軍主力進至倒馬坡,柳升率百餘騎先行過橋,橋突然損壞,後軍遂不得進。黎利伏兵四起,明軍大敗,柳升陷泥淖中,中鏢死。次日,梁銘病卒,又過了一天,李慶亦病死,明軍散亂無主。這時,崔聚率軍進至昌江,黎利以大軍圍困,明軍因前後受敵,作殊死戰,後安南兵又驅象陣來攻,明軍遂亂,安南兵大呼:“降者不死。”明軍或死或走,無一降者,七萬大軍全軍覆沒。
柳升戰敗之後,沐晟孤軍不能再進,也退回雲南,安南遂落入黎利手中,王通懼而請和,並私下釋放俘虜兩萬餘人並馬兩萬匹,並送黎利使者入朝,請封所謂的陳氏後人陳高為安南國王。明宣宗召集群臣商議,英國公張輔道:“這是黎利詐謀,必不可從,當再益兵討賊,臣誓將元兇首惡,縶獻闕下。”蹇義、夏原吉也都認為不可輕許。然而,以楊榮、楊士奇為代表的重臣,看出宣宗已有厭戰之意,便皆言交趾荒遠,不如許了黎利,以息兵爭。明宣宗遂決計罷兵,遣侍郎李琦、羅汝敬等,齎詔撫諭交趾,赦免黎利抗命之罪,封陳高為安南國王,同時詔王通等率安南尚餘諸軍共八萬餘人北返,罷交趾布政使司。
陳高不過是黎利的傀儡,很快被逼服毒自盡,明英宗正統二年,明朝正式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黎利亦不願與明朝為敵,從此直到崇禎十七年明亡,始終奉明朝正朔。
閱讀更多 風雨闌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