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中國歷史:秦始皇嬴政

在中國古代史上,秦統一中國是一次偉大的轉折。中國在秦統一之前,長期處於分封割據和貴族政治形態;在秦統一之後,轉變成為君主專制和官僚政治形態。在這次歷史轉折過程中,秦始皇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是一位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

中國歷史: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姓贏,名政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他是秦昭襄王的曾孫、秦孝文王的孫子、秦莊襄王的兒子。秦莊襄王名叫子楚,早年被派到趙國做質子,結交了大商人呂不韋。呂不韋出於政治野心,認為子楚奇貨可居,竟把他身邊的趙姬獻給了子楚。趙姬出身於邯鄲豪家,為子楚生下嬴政。因為秦、趙是同一個祖先,贏政也稱趙政。後來,經過呂不韋的巧妙斡旋,子楚返回秦國。贏政和趙姬仍留在趙國,又在邯鄲生活了很長時間。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子楚當上太子之後,才把趙姬和贏政接回秦國。秦孝文王在位三日而死,子楚繼承王位,是為莊襄王。秦莊襄王在位時期,贏政被立為太子,呂不韋擔任相國,秦國已經十分強大,與戰國七雄相比較,佔據國獨強的優勢。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嬴政繼承王位,尊奉趙姬為太后,仍由呂不韋任相國。這時贏政才13歲,還不能親理朝政,所以,秦朝廷由呂不韋把持。呂不韋既掌管朝政,時常與趙太后偷情。但見嬴政日漸長大,呂不韋害怕醜事敗露,想離開趙太后,卻又怕太后怨恨,就把嫪毐推薦給太后。嫪毐假裝宦者,進宮陪侍趙太后,深得太后的歡心,竟被封為長信侯,與太后生下兩個孩子,還以王父自居。此時,秦國統治集團內部存在著三股政治勢力:贏政雖然貴為國王,尚未掌握實際權力,只是一個傀儡君主;呂不韋擔任相國,又被贏政尊稱為“仲父”,掌管著朝廷事務,還廣泛地招賢納士,擁有門客數千人;毐依傍趙太后,在後宮橫行霸道,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由嫪毐決定。對於嬴政來說,這後兩股勢力的存在,是他親理朝政的障礙。特別是嬴政長大成人之後,更是無法接受這一狀況。因此,各派政治勢力矛盾重重,正醞釀著一場政治風暴。

中國歷史:秦始皇嬴政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住在雍城蘄年宮,接受給他舉辦的成人禮,開始佩戴王冠和寶劍,這標誌著他已經長大成人,有能力親理朝政了。而在此之前,有人告發毐淫亂後宮,贏政派人嚴查此事。嫪見大事不妙,就假借秦王玉璽和太后璽,公開發動叛亂,攻打蘄年宮、咸陽宮。嬴政立刻派兵鎮壓,很快撲滅了叛亂,嫪毐本人也被逮捕贏政下令處死毒,把趙太后軟禁起來。十年(前237年),受嫪毐事件的牽連,呂不韋被免除職務,遷居到他的封地。但憑著個人的威望,呂不韋沒有消停下來,仍與各國使者交往頻繁。十二年(前235年),嬴政寫信斥責呂不韋,要把他流放蜀地,呂不韋驚恐自殺。在清除嫪毐、呂不韋之後,政開始親理朝政,任用尉繚、李斯、王翦等人,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採取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的戰略,僅僅花費10年時間,就吞併了山東六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自稱秦始皇。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山東六國剛被吞併,嬴政自恃功過五帝,地廣三王,不願沿用以往的名號,因而召集朝廷大臣,聲稱“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需要改換新的名號。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使用“泰皇稱號(《史記秦始皇本紀》)嬴政對此並不滿意,只採用一個“皇字,加上一個“帝”字,自稱為“始皇帝,還規定把皇位傳給子孫,後繼者沿稱二世、三世皇帝,以便傳至萬世。從此以後,“皇帝成為歷代最高統治者的名號。

中國歷史:秦始皇嬴政


在治理國家方面,秦始皇重視中央行政建制,立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級職位,協助處理國家事務。丞相作為百官的首長,具體負責行政事務,包括參與朝政、主持朝議、封駁詔令、選用官吏、審計地方治績等。御史大夫作為丞相的副手,主要負責監察百官,管理公文圖冊。秦朝未設太尉一職,秦始皇本人獨攬軍權。丞相御史大夫之下設立諸卿,其中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衛尉掌管宮門衛屯兵,中尉掌管京畿警衛,廷尉掌管司法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財政事務,少府掌管山海池澤之稅和官府手工業製造以供給皇室,將作少府掌管修建宮室,典客掌管民族和外交事務,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宗正掌管皇室屬籍,博士負責圖書收藏。秦朝廷遇有重大問題,召集丞相、御史大夫與諸卿共同商議,由秦始皇親自裁決。

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徹底廢除分封制,全面實行郡縣制。起初全國共有36個郡,隨著對周邊地區的拓展,後來增加到48個郡。每個郡設立郡守,負責管理本郡事務,另有郡尉掌管軍事,郡監(監御史)掌管監察。郡下轄若干縣,有萬戶以上者設令,萬戶以下者設長,令、長管理本縣事務,另有縣尉掌管軍事,縣丞掌管司法。郡、縣長吏都由朝廷任免,由此加強了中央集權。

中國歷史:秦始皇嬴政


在經濟制度方面,秦朝採取統一貨幣、度量衡的政策。廢除以往的各種貨幣,統一貨幣為兩等:黃金為上幣,以鎰(摺合20兩)為單位;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製作圓形方孔。金幣供皇帝賞賜之用,銅幣主要作為流通媒介。廢除以往的各種度量衡器具,以商鞅變法時確定的度量衡制度為標準,製作統一的標準器具,推行到全國各地,並且定期進行檢測,以保證度量衡器具符合法定標準。這些措施的實施,對於建立新的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法律方面,秦朝根據實際需要,從以水德主運出發,把商鞅變法以來的各種律令加以補充、修訂,構成一部比較完整的《秦律》,頒行於全國。1975年2月,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包括一大批法律條文,這些法律條文構成了秦朝法律的基本體系,主要是為了保護土地私有制,防止和鎮壓反秦勢力,穩定秦王朝的統治秩序。

秦朝為適應統一國家的需要,也實行了新的文化政策。秦政府統一了文字,廢除六國原有的文字,把整齊的小篆作為標準文字,把簡化的隸書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範圍內使用。又把法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特別重視法制建設,制定出各種國家法令,命各級官府和民眾貫徹執行,把國家法令落到實處。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根據丞相李斯的建議,秦始皇下令除《秦紀》,有關醫藥、卜筮、農桑的書籍和博士收藏的《詩》、《書》、諸子著述外,銷燬所有私人藏書;私人談論《詩》、《書》者,一律處以死刑。三十五年(前212年),因為一些方士、儒生私下散佈不滿言論,批評秦始皇的做法,秦始皇非常氣憤,就派御史嚴加查辦,並親自劃定460人,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把他們坑殺於咸陽。這就是所謂的焚書坑儒。

中國歷史:秦始皇嬴政


秦統一中國除兼併山東六國外,還向周邊地區開拓了疆域。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準備反擊匈奴。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集中優勢兵力,窮追猛打,迅速收復了河南地(今河套地區),接著乘勝進軍,又攻取了高闕、北假(在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北),在這裡設置了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同時,秦朝廷遷移大批罪犯,來新設諸縣屯戌。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又下令遷移內地民眾3萬戶,到北河、榆中地區定居。這一地區稱作“新秦。秦王朝大規模的移民實邊,不僅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侵擾,而且促進了西北邊疆的開發。為了加強對匈奴的抵禦,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從全國徵調大批民眾和罪犯,配合戌邊的軍隊,把以往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築成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