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為昏庸無能的皇帝賣命值得嗎?對此你怎麼看?

雪灑虛窗


【岳飛為昏庸無能的宋朝皇帝賣命真的不值得!】

宋朝是一個獨特的軟蛋朝代,從趙匡胤建國開始,就建立一整套制約武將的機制。練兵和帶兵分立的禁軍制度,極大地犧牲了宋朝官兵的戰鬥力。文人為主帥帶兵打仗的機制,極大地限制了武將才能的發揮。皇帝遙控指揮戰爭的指揮模式,造成裝備精良的宋軍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

宋朝從983年北伐燕雲十六州開始,就一直在打敗仗,那個武將為宋朝皇帝賣命,那個武將就死的很慘。文人凌駕在武將之上 ,根本不可能打勝仗,皇帝又在後面瞎指揮,不想打敗仗都很難,楊業及楊家將幾乎死光光。宋朝一代代的皇帝們,已經習慣了打敗仗,打了勝仗他們反而發愁。

打了敗仗的宋朝皇帝有辦法,1004年和遼簽訂《澶淵之盟》,1044年和西夏簽訂《慶曆合議》,宋朝每年送給遼和西夏絹35萬匹(摺合銀子350萬兩),銀子20多萬兩,宋朝皇帝一點心不痛,反正都是榨取宋朝老百姓的。打敗仗安心呀,說明將領和軍隊不會威脅皇權,趙宋皇權才能長期存在。

不管你是誰打了勝仗,宋朝皇帝們睡不著覺呀!必欲除之而後快。宋朝的皇帝們要保皇權,宋朝的文人們要榮華富貴。宋朝的文人精英集團,一多半是貪汙犯、賣國賊,皇帝文臣們抱團取暖,只要對宋朝有利的東東一概絞殺,王安石變法失敗了,失敗就對趙宋皇權沒有威脅。

宋江、方臘起義了,威脅到宋朝的江山社稷了。童貫帶領15萬宋軍去打方臘,被方臘打的屁滾尿流。趕快詔安宋江十萬梁山軍,梁山軍一出手四個月就把方臘30萬軍隊打垮了,方臘們也被活捉了而處死了。宋徽宗睡不著覺了,宋江的梁山軍這麼厲害,哪天還不把大宋江山奪了呀?

宋徽宗和蔡京、童貫、梁師成、王黼、朱勔、高俅(又說是李彥)六賊們一合計,給宋江安個謀反罪殺了,把梁山軍解散了。宋徽宗這下安心了,金國要求和宋朝一起滅遼國,童貫帶著15萬大軍打遼國,結果被打的大敗。金國不高興了,滅遼國,宋朝沒有出力呀,必須給錢5000萬兩銀子才行。

宋朝給遼國、西夏進貢了100年了,價值幾億兩銀子的財富送出去了,地皮都被榨乾了,哪裡還有錢呀?金國打過來了,種家將帶的西北軍和原梁山軍來了,把徽欽二宗給救了。宋朝皇帝們和談的老把戲又來了,不就是5000萬兩銀子嘛,宋朝砸鍋賣鐵也會給呀!金國的軍隊你們先回去吧!

金兵剛一走,徽欽二宗又睡不著了,種家將、西北軍、梁山軍全都得解散。好嘛,种師道給氣死了,是不是毒死的不好說吧!宋朝能打仗的軍隊一解散,金國大軍又來了。黃河無防線,太原無戰事,种師中帶著楊志和民兵去了,結果种師中死了,楊志下落不明瞭。

東西兩路金兵合圍開封,再也沒有種家將、西北軍、梁山軍來救援了,只有張叔夜父子帶領一萬七千民兵進了開封城,杯水車薪呀!徽欽二宗砸康子(胸脯)呀,怎麼沒有勤王之師呀,都被你們解散了呀,等死吧!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宋朝被連鍋端了,二個皇帝、皇后、妃嬪、宮女、大臣、小臣,上萬人呀都被掠到金國去了,其中就有殺岳飛的秦檜等人呀!

北宋滅亡了,宗澤、岳飛、韓世忠們要救亡呀!張浚、劉光世們保著康王南渡,趙構繼位稱帝了。金兵就一路追著來了,拿下建康(南京),追到杭州,直逼秀州(松江府),趙構從台州入海,嚇得趙構皇帝陽痿了。又是岳飛帶領兵攻打建康,金兀朮一看趕快撤兵吧,在黃天蕩又捱了韓世忠當頭一棒,要不是漢奸相救,金兀朮就完了。

金兀朮被打跑了,金國把秦檜、万俟卨等人放回來了,跑到台州接趙構回朝,又準備和金國議和。老百姓一聽議和不幹了,鐘相、楊么在太湖起義了。張浚去太湖剿匪,半年也不見成效,岳飛帶著5萬岳家軍來了,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岳飛三下五除二就把楊么們搞定了,十萬身強力壯的都收編了,剩下的十幾萬人屯田種地去。

宋金議和了幾年,初步達成了協議,金兀朮喘過氣來了,不行得繼續打。金軍、偽齊軍號稱50萬,氣勢洶洶的來了,張浚又頂不住了,岳飛派牛皋、李成,出其不意的把張浚救了。穎昌大捷、郾城大捷,岳家軍十戰十捷,金兀朮損失十萬金兵呀,岳家軍進駐朱仙鎮,“直搗黃龍府,與諸君共飲耳!”

金兀朮逃回去大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緊急發佈招兵令,燕山以南、黃河以北的丁壯都得入伍。聽說岳家軍打倒朱仙鎮了,漢人們都準備起義配合岳飛光復中原。金兀朮一看,議和吧,首要條件是必殺岳飛。宋高宗趙構一看,岳家軍這麼厲害,岳飛必須死呀,岳家軍必須解散呀,讓秦檜、万俟卨去辦理。

秦檜、万俟卨本來就是間諜漢奸,這得弄個罪名呀。張俊早就對岳飛氣不過了,岳飛本來是我手下一個隊長,現在和我一樣成元帥了,這還得了。張俊找了王貴,要王貴提供岳飛謀反的證據。王貴就瞎編唄。秦檜們一看,這就夠了,趙構一點頭,殺吧!可憐呀!岳飛、岳雲、張憲們就被冤死了呀!

岳飛死了,韓世忠跑去問秦檜,岳飛到底犯了什麼罪?秦檜說:“莫須有!”這叫什麼話,或許有,那就是或許沒有,這是有罪推論呀。岳飛到死都不明白是怎麼死的。在趙構的眼裡,你打勝仗就是最大的威脅,岳家軍是趙宋皇權最大的威脅,你還想把我爹、我哥救回來,我怎麼辦呀?趙構、秦檜們難道真的不知道,宋金議和能成功,是岳飛已經把金兵打殘了,金國已經沒有力量南下威脅南宋了。

宋金合議,南宋向金國稱臣,每年進貢絹25匹(摺合250萬兩銀),銀子25萬兩。這麼多財富,全都老百姓出呀,羊毛出在羊身上,絕對不會出在牛的身上。“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個個昏暈無能的宋朝皇帝,岳飛真的沒有必要替他們賣命,保境安民的前提是自己不要被冤死。


冷清先生


首先搞清楚一點,岳飛作戰是為了皇帝嗎?

他要只是為了給皇帝賣命,至於最後慘死嗎?

至於岳飛為什麼而戰,看看當時金軍的暴行與士大夫的無恥就知道了。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軍大舉南下,

宋軍主將杜充得知金軍已經渡江之後,果斷投降了金人。

這就是當時的士大夫的代表!一位深受宋高宗賞識和推崇的宰輔級重臣,號稱“徇國忘家,得烈丈大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的重要支柱;一個掘開了黃河大堤,拋棄了開封,使得黃河再次奪淮入海的“功勳”;一個見到金人就趕緊投降的宋軍統帥。

當時,岳飛所在的部隊也在杜充指揮之下。面對杜充的無恥,很多軍人都心灰意冷,甚至有想投降金軍的。

岳飛痛斥他們,“以爾等之眾且強,為朝廷立奇功,取中原,身受上賞,乃還故鄉,豈非榮耶!必能湔滌舊念,乃可相附,其或不聽,寧先殺我,我決不能從汝曹叛!”。然後通過武力懾服了整支軍隊,讓他們繼續與金人作戰。

至於金軍的暴行,試著舉幾個:

金軍南下早期,太原城於九月初三陷落。金軍殺入城中,“無問老幼皆殺之”。

“東至沂、密,西至曹、濮、兗、鄆,南至陳、蔡、汝、穎,北至河朔,皆被其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山東、京西等路,荊榛千里,鬥米至數十千,且不可得;盜賊、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價,賤於犬豕,肥壯者一枚不過五十千,全軀暴以為臘”(《雞肋編》卷中)。

南下金軍還曾抄掠了臨安周邊地區,又將明州城市居民全部屠殺,並派兵在整個州境裡搶掠燒殺,即使是深山裡也不漏過。大火在他們撤退後三天還沒有熄滅,臨安的居民也只剩下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這還不夠,金軍在撤退路上又在平江府殺人放火,火勢延綿上百里,五天方才熄滅。經歷過這一次兵災之後,原本人煙稠密的平江府一地就有近五十萬人喪生!

面對這種局面,這種慘狀,岳飛一個有良知有血性的人該怎麼做?還用說嗎?

所以,說他只是為了皇帝賣命的人,太淺薄了。

為皇帝賣命為何還能不貪不佔?

記載岳飛“居家惟御布素,服食器用,取足而己,不求華巧。”

岳飛含冤遇害後,秦檜派其黨羽去抄岳飛家,發現岳飛家中根本就沒有金玉珠寶,除了幾千卷書之外,剩下的主要是一百餘貫錢,三千多匹麻布和絲絹、五千多斛米麥,合計不過值錢九千餘串(袁褧《楓窗小牘》卷下)

還是那句話,黑岳飛的人,不是蠢就是壞,或者又蠢又壞。


冷兵器研究所


岳飛讀書像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條,不同時代裡,人們的思想觀念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思想觀念來要求古人。同樣,我們今天的人們也沒有必要抱著古人的思想觀念不放。

對於今天的我們,一個基本的常識就是,愛國並不等於忠君,我們對於祖國的熱愛,並不等同於對某個個人的愛。但是,對於古人而言,並不是如此。古人往往國和君分不清楚,愛國就等於忠君,忠君就是愛國。

宋高宗趙構

對於岳飛來說,說他是一個愛國將領,這一點大家都沒有異議。不過我們要知道,他愛的國,大宋朝,是屬於趙家的。如果岳飛愛國而不愛趙家人,在他的時代裡,那就不是愛國,而是叛逆。而岳飛顯然從來沒有想過要叛逆。雖說最終岳飛被害的深層次原因,是皇帝害怕岳飛叛逆。但岳飛真的從來沒有想過要叛逆。

我們不能苛責岳飛,要求他能分清楚忠君和愛國是不同的。那個時代裡沒有這種觀念。而且,在岳飛的時代裡,不僅要忠君,而且還必須是無條件地忠君。哪怕君主虐你千萬遍,你必須待他如初戀!在先秦的時候,孔子曾經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關係是相互的,君對臣好了,臣就效忠於他。否則,君對臣不好了,臣就直接開路!天下之大,就不信離了你找不到一碗飯吃。但是,到了秦始皇統一之後,臣必須無條件效忠於君主了。

南宋初年天下形勢圖

在岳飛的時代裡,岳飛除了效忠於趙構,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等將領發動了一場兵變,他們迫使趙構退位,立趙構的兒子為帝。結果,很快兵變就失敗了。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苗劉兵變屬於叛亂。如果岳飛也採取類似的行動,迎接他的也只有一個結局。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效忠於趙構,真不划算。但是,對於岳飛來說,卻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事情。

岳飛筆跡

不過,我們今天看岳飛當初的很多舉動,不得不說岳飛在軍事上有著卓越的才能,但在政治上,岳飛還很不成熟。相對來說,韓世忠等人的軍事才能並不在岳飛之下,但是韓世忠為什麼能夠長壽呢?顯然,韓世忠在處事策略上比岳飛要強。岳飛畢竟是過於耿直了些。假如岳飛能夠圓滑一些,能夠世故一些,朝廷可保就保,實在不行了,就明哲保身,犯不著為皇帝家賣命。歷朝歷代,假如人們都始終做到忠君,恐怕也不會有那麼多朝代了。但是,這不是岳飛的性格。岳飛的忠不是掛在嘴邊上的,他是發自肺腑的。岳飛的理想就是: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也正因為岳飛的耿直,他得罪了上上下下很多人,包括皇帝本人。岳飛曾經有過好幾次讓皇帝下不來臺的經歷。結果最終岳飛被趙構、秦檜等人合謀害死。

岳飛塑像

我們今天來看,岳飛到底值不值呢?這個話也不能簡單地從今天人們的觀點來判斷。要是從今天人們的角度來說,岳飛手握重兵,乾脆廢了趙構,自己當皇帝,率兵北伐,將金人徹底趕走,直搗黃龍。但這不是岳飛的選擇,岳飛的人生選擇就是忠。岳飛最後雖然被殺,但是求仁得仁,又何怨焉?就岳飛自己來說,他認為自己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以自己的生命來踐行了“忠君”的倫理道德,這就已經足夠。對岳飛來說,忠君是他的信仰,他用自己的生命維護了自己的信仰。這已經不是一個值不值的問題了。


野叟雜談


岳飛為的不是皇帝,而是民族大義,試問岳飛這麼辛苦要收復失地,是為皇帝一個人嗎?答案顯而易見。南宋時期,有許多仁人志士都是抱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遺憾去世的。所以如果岳飛是為了皇上,那麼岳飛成不了人人敬重的英雄。


曾幾何時我們教科書把岳飛給刪除了,稱其算不上民族英雄,原因就是當時的金國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這件事情引起的轟動,幾乎引發了一場關於民族英雄的全民大談論,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我們說了不算,該怎麼著還得怎麼著。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身上有古典的義士氣節,同時岳飛也具備了我們中國人對於英雄的定義。在中國英雄不一定都是成功的,很多人失敗了,我們依舊算他們是英雄,像項羽,其人格魅力使得我們敬佩,尊其為英雄。



岳飛無疑是個失敗者,空有大理想和大抱負,不知道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處理好君臣關係,所以岳家軍還沒收復失地,就讓皇帝看不順眼了。但是正因為岳飛失敗了,我們才更加尊重他,因為每個時代,真正剛正不阿的人少之又少,敢說真話的則是鳳毛麟角。


小司馬遷論史


與其說岳飛忠於昏庸無道的宋高宗,不如說是忠於國家,忠於大漢名族,忠於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眾所周知,大宋那時候代表的是先進的文明和文化,金、遼等遊牧民族在大宋士大夫和子民眼中屬於尚未開化的蠻夷,而就是這些所謂蠻夷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力和戰鬥力,幾個回合下來大宋丟了半壁江山,最為恥辱的是靖康二帝為代表的整個國家中樞被虜,趙構狼狽逃竄撿一條命才組成小朝廷偏安一隅。

當時的大宋上下,從士大夫和百姓,官員和黎民,沒有幾個沒被嚇破膽,或甘願為奴,或忍氣吞聲,活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岳飛所率領的岳家軍控制了態勢,且復國有望……

話說回來為什麼忠於皇帝,在那個時代皇帝即是國家的象徵,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就沒有後勤保障,就算岳家軍都誓死追隨,也不能繼續下去。當然造反更不可取,那樣背離了嶽武穆的初衷。


財神哥伊光美






1.餘烈遺風



紹興三十一年金國大舉南征,六月,金主完顏亮親督大軍渡淮,命工部尚書蘇保衡率水師由海道直趨臨安,命尚書左丞劉萼率軍進逼荊襄

南宋遭遇到一場自紹興年到宋蒙戰爭前最大的滅國危機



~《宋史.卷三百七十.李寶》

趙構緊急啟用原岳飛麾下被雪藏了二十年的將領李寶,出征前的奏對讓趙構傻了眼,繼而悲喜交加


題外:

第二次宋金講和後,南宋軍額和軍費開支不降反增,然而

宰相秦檜一貫“喜贓吏,惡廉士”,在軍隊中“其任將帥,必選奴才”~《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六十九》.李心傳據《林泉野記》與《中興遺史》並修

“為將帥者,不治兵而治財,刻剝之政行,而拊摩之恩絕,市井之習成,而訓練之法壞。二十年間,披堅執銳之士,化為行商坐賈者,不知其幾”~《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八十九》.翰林學士兼權吏部尚書.何溥奏議


令趙構絕望的是,擔負阻截金軍水師於海上的南宋浙西水師僅有一百二十條小船和三千民兵;令趙構欣喜的是,在這種情形下,李寶以國事為重,慨然出征

李寶率軍在膠西大敗金軍,斷了完顏亮由海路直撲臨安的念想,班師奏捷時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一百九十九》

趙構嘆道,啟用李寶後,收到朝臣說李寶此去必定投敵的謗書能裝滿一籮筐

趙構在他當皇帝的末期,面臨滅頂之災時,終於學會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獎諭李寶時,不知道趙構會不會想起“征討出師,慷慨勇往”,“與將校語,必勉忠孝節義,士皆願效死力”的岳飛



金軍劉萼部在荊襄也踢到了鐵板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九》

沒有岳飛、遭受過刻意削弱、逐漸老去的荊襄宋軍戰鬥力雖然下降了不少,在國難之際仍迸發出超越其本身能力的勇氣。例如,蔡州城破後仍頑強地與金軍展開巷戰,並最終擊退了金軍,保住了蔡州

不知道在發這道獎諭荊襄將士的詔書時,趙構會不會想起“事上以忠,御眾有法,屢立功效,不自矜誇,餘烈遺風至今不泯

”的岳飛

值得提出的是,紹興三十一年十月,趙構下詔,解除了岳飛家屬編管,為孝宗替岳飛全面平反開了個口子





2.反擊困境



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四處碰壁的金主完顏亮被弒,宋軍趁勝反擊,最多時收復了十幾個州郡,然而,宋軍這仗是真沒法繼續打下去了



李顯忠部缺少冬衣,淮西又被戰爭破壞成一片廢墟,只好退往建康

是日淮西制置使李顯忠引兵還建康,淮西兵火之餘無廬舍,天大寒多雪,士卒暴露,有墮指者”~《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六》.紹興三十二年春正月己卯


宋金全面開戰一百多天後,在陝西作戰的吳璘部糧餉奇缺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七》.紹興三十二年二月庚子

收復寧河寨的宋軍士兵得到的賞錢僅十幾文,而當時一個饅頭的價格為幾十文。兩宋實行募兵制,忠義之外,士兵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養家餬口


這半年來,吳璘部花了多少錢呢?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卷一百九十八》

總領四川財賦王之望說,川陝二十年的“纖微積累”和朝廷劃撥的錢共一千多萬緡,已經用得“所存無幾”

幾天後,趙構下詔,撥給川陝軍中激賞錢二十萬緡


看來,趙構是真沒錢





3.錢呢?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三》


.紹興三十一年冬十月癸丑

李心傳說,當時南宋朝廷歲入六千餘緡,其中一半被趙構納入了內庫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九》紹興三十二年四月己巳

吳芾說,農賦收入將近五千萬緡(加上其它差不多總收入也是六千餘萬緡),一半被趙構納入內庫,其用途、賬目不明

議和二十年來,百姓已是榨無可榨


當然,這事其它佐證很多,比如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九十九》

趙構每年納入內庫的錢約三千餘萬緡,議和二十年,如果沒有亂花的話,理論上南宋內帑應有六億緡錢

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趙構都是個窮鬼





4.銀錢去哪?


我們知道,南宋每年要向金國納貢二十五萬兩白銀和二十五萬匹絹

北宋最高年產銀不到二十二萬兩,失去陝西產銀地後,南宋產銀量大幅減少,朝廷能收到的銀自然也更少
~《宋史.食貨.下一》

趙構時期,銀子都入了內藏庫,在三司帳面“銀無額”

如果以度宗鹹淳年間為例,南宋朝廷收入銀僅十六萬多兩,絹七十三萬多匹; 就算南宋自己一兩銀子不用,納貢都還缺額八萬多兩,絹的三分之一左右要繳納給金國

南宋採取的辦法是通過宋金貿易換回白銀來解決缺銀的問題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一百九十九》紹興三十二年四月癸酉

要想獲得足夠的白銀,南宋只能貨賂厚結北使,才能與金人交易,這種卑躬屈膝的所謂貿易註定是不平等的,想從金人手上賺錢,恐怕是想多了

然而,日深月久,清高的南宋讀書人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了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六十八》紹興二十五年三月庚辰

(此時秦檜還活著)

既不能裁減軍隊和官吏,又要保證趙構、秦檜、張俊等人的生活品味,還要保質保量完成對金繳貢,南宋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對內壓榨

為了粉飾太平,南宋一邊宣佈減免某些根本就收不上來的稅賦,一邊嚴令地方官按時足額完成繳納任務。這就造成在徵收時,朝廷和地方官府甚至不惜採用詐騙手段


~《宋史.卷六十七.五行.五.土》

除了自然災害外,南宋還有很多莫明其妙的饑荒,宋史對此有解釋

蓋自秦檜再相,密諭諸路暗增民稅七八,故民力重困,餓死者眾,皆檜之為也”~《宋史.卷一百七十四.食貨.上.二》

對民間的瘋狂壓榨使南宋進一步喪失了戰爭潛力,也為孝宗隆興北伐失敗埋下了伏筆



不過,這鍋的確不能讓秦檜一個人背:

秦檜死於紹興二十五年十月,離宋金再度撕破臉皮全面開戰還有六年,趙構本來有足夠的時間去彌補秦檜造成的破壞,至少不會連半年都無法支撐。要知道,張浚、趙鼎、朱勝非等人在紹興初年也就僅用了三年時間便“人號小元祐”

紹興十年六月到十一年三月的宋金戰爭中,南宋都沒有這樣狼狽過






軍費開支一直佔兩宋財政支出大頭,例如

自來天下貨財所入,十中八、九贍軍~《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四》仁宗寶元年.富弼上書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養兵~《蔡忠惠公文集.卷十八.國論要目.強兵》

養兵的確費錢,但兩宋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如果收復故疆,要養兵也是南北一起養,可以減輕百姓負擔



金國直到滅亡都沒有徹底擺脫奴隸制,南宋再腐朽,它在制度上也比金國先進,有更多的人身自由。保衛南宋,也是保衛當時的先進的生產製度

在君國一體的時代,忠於國的直觀表現就是忠於君

岳飛在荊襄墾屯,接納歸正人,予以土地和耕牛等生產資料,也是給了這些受不了金人壓迫的北方人民生的希望

公之大名大節大勳烈,赫赫在人耳目,青天白日,其誰不知?”~《忠愍諡議》




岳飛或許根本沒有去想值不值,在他心中,思考的只是怎樣去做的問題





為國釣魚


岳飛從來不曾為宋高宗趙構賣命。他的一生,只是在為自己心目中的終極理想而“賣命”:迎還二聖,恢復中原。換而言之,他為之賣命的是國家社稷,並不是宋高宗本人。這也是他的悲劇結局原因所在。只不過他的理想和宋高宗有過階段性重合而已。

當宋高宗放棄恢復中原的目標時,岳飛心中的潛臺詞,應該和當年唐朝宰相郝處俊的名言一模一樣:“天下者,乃列祖列宗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誠不可持國與人!”對宋高宗的偏安一隅、拋棄祖宗江山的行為極端憤懣和不滿,使得他們之間的合作只能以徹底破裂告終。

岳飛同時代的武將楊沂中,才談得上是為宋高宗賣命的典型,為了自己功名利祿,無原則地順從宋高宗一切意旨,這是剛烈耿直的岳飛所不屑為之的。


歷史江湖


首先糾正一個問題,趙構並不昏庸。讀史的人以及今天的大眾對於趙構殺害岳飛以及未收復失地,對金國稱臣議和,導致漢人屈辱等等,認為其昏庸,其實是誤讀趙構了。

為什麼說誤讀趙構,其實趙構所作所為也很無奈:

靖康之變(1127年2月)後,金人將趙光義一脈的皇親國戚、後宮妃嬪等三千多人也有說上萬人一網打盡,全部掠往金國上京會寧府,趙構是剩下的唯一獨苗。為了延續宋朝國祚,在宋哲宗廢后孟氏的支持下於1127年5月南京應天府稱帝。

趙構登基後面臨的局面非常兇險,趙氏社稷隨時有覆亡的可能:

1,金國先後立的張邦昌偽楚政權,劉豫偽齊政權以及金人或單獨或協同追擊,南宋組織的軍隊敗多勝少,直到1138年定都臨安,這11年來趙構幾乎沒有過個安穩日子。一句話,北強南弱。

2,徽宗以來,驕奢淫逸,民眾不堪其負,加之靖康之變,致使南北方群盜四起,《宋史•高宗本紀》記載,天下二十六路,每路總有著名的盜匪數人或十數人,擁眾十餘萬或數十萬,剽掠的地方或數郡或十數郡。對趙構的政權威脅甚大。

3,張俊、韓世忠、岳飛等召集大量匪盜用之,既無訓練,又無紀律,普遍靠不住。中央政府權利不大,眾將驕橫得不得了。

此外,不時有大將投降金國,如杜寵之流。

整個宋代重文輕武,對武將猜忌之心防範之重為歷代之最,這也導致宋代面對外敵時屢戰屢敗。

一句話說明當時的形勢:國家既無以自立,而又無以御外。基於“攘外必先安內”的考慮,與金人議和不失為首選,也有利於重整山河、穩定社稷。

趙構之所以稱為“高宗”,實是開山立祖之皇帝,開創南宋150餘年江山。若無政治權謀,或昏庸,南宋早就亡了。趙構於1162年傳位於趙昚,做了35年皇帝,25年後崩,終80歲,可見壽命夠長。一般來說,昏君都是短壽的,趙構顯然不是。

岳飛為什麼會為皇帝趙構賣命?無外乎兩點:

其一,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其二,忠於皇帝就是忠於國家,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就代表國家!若想出人頭地,就必須為皇帝打工。所以岳飛不但為皇帝而死,也是為國家而死的。


溢利信商行


對民族英雄岳飛的評論要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岳飛的精神歷傳千年,他的核心是精忠報國。換成今天的話來說,忠於民族,忠於國家,在國家危難時能挺身而出,不惜生命,報效國家。從他的滿江紅的詩詞中就能看出,當國破山河碎的危難時刻他是那樣地壯懷激烈,為收拾舊山河而不顧一切,勇往直前。我們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開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當外敵來侵,國之危難時多麼需要像岳飛那樣精忠報國,血戰疆場,衛我中華,難道想指望那些掙錢掙得眼紅,為取不義之財,甚至幹一些傷天害理,不顧廉恥的所謂那些“名星”和“企業家”嗎?乀(ˉεˉ乀)...去去去中華民族是一個英


甬江明月


不賣命有兩種後果,一,卸甲歸田,二,起兵造反。

如果卸甲歸田就少了一份保衛家園的力量,如果造反社會將更加動盪,為了天下百姓,為了那天地間的一絲絲希望,委屈自己一人也又能怎樣?這是種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