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中国外交,没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李鸿章(1823—1901),又名章铜,字子黻,又字渐甫,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一生签订外交条约很多,亦被国人骂为“误国者”,“卖国贼”,这个注定毁誉参半的人物,却为这个大厦将倾的国家,付出最后一口心血。

19世纪的中国外交,没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似乎外国人都很喜欢与他谈判,每当签订条约时,便都指名要他。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他知道自己此次前去,必将又增添一笔千古骂名之事。但他不得不去,因为别人去,他更不放心,所以他去了。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5千万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

19世纪的中国外交,没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人们都说他:“一把骨头一把泪为清政府省下1亿白银,为清政府的苟延残喘做出了极大贡献”,却殊不知他为的也是当时受苦受难的百姓啊。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可是自己不去谁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反正自己已是被人骂为“卖国贼”,又岂能在意这一次?

19世纪的中国外交,没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慈禧在逃亡途中仍电催李鸿章北上。而此时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19世纪的中国外交,没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而后病逝北京。

在19世纪的中国,那个大厦将倾的年代,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把赔款降到最低。他也痛恨这个落后的朝代,但他却又无能为力。他害怕自己不去,换其别人,这个国家会更加步履维艰。

这个毁誉参半的人,一边被世人唾骂着,一边为国家操劳着。在弱国下的外交,我相信没有人能比他做的更好。

19世纪的中国外交,没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这个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这个能与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的人,却要为自己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背上一辈子的黑锅,这个锅即使用自己的鲜血,也染不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