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債務逾期申請重整 華映科技31億應收賬款“爆雷”


實控人債務逾期申請重整 華映科技31億應收賬款“爆雷”


作為首家臺資企業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公司,業績一直比較穩定的華映科技忽然“爆雷”,這源於與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過高的關聯交易而導致的31億的應收賬款無法全額收回。

最近,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因債務逾期申請重整,也導致華映科技超31億元應收賬款可能無法全額收回,並可能導致公司出現資金週轉風險,進而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12月21日,華映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公司正討論降低關聯交易的措施、同時面對實控人重整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的危機,華映科技也在積極向其他股東尋求建議和援助,該工作人員表示,“控股股東臨時爆出重整的事情,對我們影響比較多”,華映科技董秘兼總經理這一週幾乎都在“開會、會客、跑各個地方之類的”,以更好地處理本次危機。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因債務逾期申請重整的消息發佈不久後,在華映科技任職超過8年的董事長林盛昌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所有職務,徹底離開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林盛昌同時在華映科技和中華映管任職。林盛昌在華映科技擔任董事長期間,從未在上市公司領取報酬,而是從關聯方處領取報酬。

而這次危機的影響面已超出華映科技。江西沃格光電股份有限公司12月15日公告稱,截至2018年12月13日,公司應收賬款中應收中華映管款項餘額為847.4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827.81萬元),其中,逾期款項金額為828.6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698.53萬元)。如果上述應收款項可能無法全額收回而導致公司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公司的經營利潤將受到相應的影響。公司正在積極與中華映管溝通,要求儘快出具還款計劃安排,並提前採取措施做好債權申報,並將依法對債務人履行追償程序,維護公司和股東的利益。根據中華映管公開披露財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3季底,資產負債率為63.68%。

華映科技超31億應收賬款或無法全額收回

12月14日,華映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和控股股東華映百慕大均發生債務無法清償之事(注:華映百慕大為中華映管100%控股子公司)。

中華映管之往來銀行依據授信合約將有權宣告中華映管違約,所有未到期借款將需立即償還,將更加劇中華映管之營運資金缺口,且將引致全體債權人加速對中華映管催討債務,致使中華映管營運資金嚴重不足而被迫停產,有暫停營業或停業之虞。中華映管認為,仍有改變營運模式,重建更生之可能。為確保員工、債權人、股東之權益,中華映管董事會依中國臺灣地區公司法相關規定決議向法院申請中華映管重整及緊急處分。

由於上述信息是華映科技通過公開渠道自主獲取的,所以目前華映科技正與中華映管、華映百慕大等相關方進一步核實上述重整事項。

華映科技初步判斷,中華映管重整可能導致公司出現的風險有: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變更、公司應收中華映管款項可能無法收回。

近兩個月關聯應收款逾期惡化明顯

截至2018年11月30日,華映科技應收賬款中應收中華映管款項餘額為4.5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1.50億元),其中,逾期款項金額為2.5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7.61億元)。上述應收款項可能無法全額收回而導致公司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並可能導致公司出現資金週轉風險,進而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華映科技在10月29日的第三季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中稱,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中應收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款項餘額為3.9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7.42億元),其中,逾期款項金額為1.8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3.00億元),針對逾期金額公司按賬齡組合共提壞賬準備約944.76萬美元(摺合人民幣6499.16萬元)。而公司2017年的歸屬淨利潤為2.05億,6499.16萬元的壞賬準備佔去年歸屬淨利潤的3成。

這意味著,公司應收賬款中,中華映管應收款項餘額兩個月增加了4個億,而逾期款項金額卻增加4.6個億,中華映管對上市公司形成應收款項惡化趨勢明顯。

由於華映科技日常生產經營與中華映管關係密切(2017年度公司向中華映管及其相關方採購商品、接受勞務關聯交易佔比36.58%,銷售商品、提供勞務關聯交易佔比55.65%),所以,中華映管重整可能對華映科技生產經營有重大影響。

華映科技對實控人依賴度高,關聯交易佔比超30%

官網顯示,華映科技是首家臺資企業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公司,前身是閩東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1月,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非公開發行5.56億股股份,重組後控股股東變更為中華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股份有限公司(皆為臺灣上市公司);重組後公司主要從事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液晶顯示屏、模組及零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

本次中華映管因債務逾期申請重整,導致華映科技應收中華映管款項可能無法收回,這也使得華映科技和中華映管及其相關方之間長期大比例的關聯交易浮出水面。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華映科技借殼閩東電機上市時,華映百慕大與華映納閩承諾,在2010年12月31日前,關聯交易金額佔同期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下降至30%以下(不含30%),並在以後年度將上述關聯交易比例持續維持在30%以下(不含30%)。

事實上,2010年,重組過程中有關關聯交易比例下降的承諾沒能達成,理由為“液晶產業的特性以及歷史積累問題”;2011年,公司的關聯交易比例仍無法降低至30%以下,再次違背重組承諾。

儘管承諾一直沒能達成,但是按照華映科技的說法,公司一直在努力降低關聯交易,根據華映科技2017年財報可知,“公司將逐步通過新項目投資,減少對實際控制人的依賴性,降低關聯交易。”

近年來,公司關聯交易金額佔同期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未低於30%。

降低關聯交易成空頭支票曾被問詢,承諾被“補充優化”

2016年4月,深交所對華映科技發佈年報問詢函,其中提到,“你公司2009年重大資產重組時中華映管承諾進一步減少與你公司發生的關聯交易。請你公司說明該承諾的履行情況及中華映管是否存在違反承諾的情形,你公司擬採取的降低關聯交易的具體措施。”

在對問詢函的回覆中,華映科技表示:2014年,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鑑於行業環境、技術等因素已較2009年原承諾作出時發生較大變化,經與控股股東溝通協商,控股股東決定對2009年重組時部分承諾進行補充優化。

根據變更後的承諾,華映百慕大、華映納閩承諾:華映科技自2014年起的任意一個會計年度內,公司關聯交易金額佔同期同類(僅限為日常經營涉及的原材料採購、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入)交易金額的比例若未低於30%,則控股股東需確保上市公司華映科技現有液晶模組業務公司模擬合併計算的每年度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淨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不包含現有子公司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未來擬併購、投資控股的其他公司),不足部分由華映百慕大以現金向華映科技補足。該承諾自控股股東華映百慕大、華映納閩喪失對公司控制權之日起失效。

根據東方財富網計算的數據,上市公司華映科技淨資產收益率在2014年到2017年均低於10%。但是,根據公司2014年度以來財報披露,公司關聯交易金額佔同期同類(僅限為日常經營涉及的原材料採購、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入)交易金額的比例未低於30%,但其液晶模組業務公司模擬合併計算的淨資產收益率都超過10%。未出現需要補償的情形。

公司承諾“補充優化”後,華映百慕大、華映納閩不需要補償,但上市公司如今卻要嚐到高關聯交易帶來的苦果。

華映科技管理層動盪,任職8年的董事長“火速撤退”

在實控人因債務逾期申請重整之後,華映科技管理層發生“動盪”。12月18日晚間,華映科技接連發布兩份公告宣告了兩位董監高離職的消息。

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長林盛昌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戰略委員會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等職務,不再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公司監事劉俊銘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監事職務,不再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

2017年財報顯示,林盛昌現任本公司董事長、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董事長、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等職。林盛昌自2010年5月13日起擔任華映科技董事長,任期終止日期為2018年12月17日。

劉俊銘於1970年出生,歷任泰山食品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師,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師、信息處(PLM系統規劃與導入)副理、楊梅廠信息部副理、信息技術處計算機暨網絡部副理、稽核委員會副理、經理、處長。現任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稽核委員會處長,本公司監事。劉俊銘自2011年11月18日起擔任華映科技監事,任期終止日期為2018年12月17日。

根據以上信息可知,林盛昌和劉俊銘均同時在華映科技和中華映管任職,在華映科技履職均超過7年,本次中華映管因債務逾期申請重整後,二人均決定辭去在華映科技的全部職務。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林盛昌在華映科技擔任董事長期間,從未在上市公司領取報酬,而是從關聯方處領取報酬。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中華映管總經理林盛昌於12月17日發出內部信,向全體員工表示:“危機也是轉機,華映40多年來面臨多次的危機與挑戰,我們都能一一克服,相信這次在大家的同心努力下,一定能在最短時間內調整步伐,漸入佳境。”

新京報記者 閻俠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