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攤面積:房子又被“潛”!購房時請記住專家提出的以下三點

當購房逐漸成為大部分人的人生必經之事後,購房者對房地產市場上的種種行為的不滿和投訴也是越來越多。購房者之所以意見特別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買房過程中,有許多事情是他們弄不清楚,把握不了的。房屋的公攤面積就是其中最不透明的一項,很多購房者根本搞不清什麼是公攤面積?

因公攤面積:房子又被“潛”!購房時請記住專家提出的以下三點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積。共有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山牆)、計入套內建築面積之外的共用牆體面積。

注意:對於公攤的具體面積,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予以規定,只有建設部的行政規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門文件做出了一些原則性的規定。

一起來看經典案例

案例一:

在洪山坡附近買了一套大房子的李女士覺得很冤枉,兩年前籤合同購買時按照141平方米買的,但當時因為開發商方面的問題,購房者都沒辦下來房產證。

2014年1月,開發商通知可以去辦房產證了,每套房子都進行了實測,有不少的出入。李女士家的房子實測後差不多有151平方米,開發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說公攤面積變了,每家都有小小的調整。開發商答覆得輕鬆,但實測面積超過了144平方米,她們這套房子就屬於非普通住宅了,契稅從1.5%上調到3%,相當於李女士要多交3萬元的稅。

因公攤面積:房子又被“潛”!購房時請記住專家提出的以下三點

案例二:

位於內蒙古某市昆區黃河路與林蔭南路交叉口的某樓盤售樓處,一名置業顧問接待了準備買房的盧先生,在熱情介紹了樓盤的地理位置和戶型之後,盧先生選中該小區14號樓建築面積95.73平方米的戶型。

此戶型優惠後的價格為5689元/平方米,當問及該戶型的公攤面積時,這名置業顧問爽快地告訴盧先生為20%。也就是說,這套95.73平方米的房子,戶內的實際使用面積只有75平方米多一點兒,以優惠價格計算此套房屋,在總房價54.4萬元中,公攤面積的費用就達10萬元。

因公攤面積:房子又被“潛”!購房時請記住專家提出的以下三點

專家指津

購房者要想清楚地知道自己購買的房屋公攤面積是否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必須從以下三點入手。

1,索取公攤數據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讓開發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包括整幢建築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基本數據,也可以要求開發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築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這樣業主可以通過數據計算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2,查閱有關資料

業主們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3,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

《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三條和附錄二中有關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攤建築面積的條款,購房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的數字,並在附件二"有關公共部分與公用房屋公攤建築面積構成說明"中,詳細約定公攤的具體部位、面積大小。特別是有關共有建築分攤部位變更的情況,約定得越詳細,對購房者就越有利。一旦發生糾紛,購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約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因公攤面積:房子又被“潛”!購房時請記住專家提出的以下三點

萬一真的發生了糾紛,唯一的選擇就是訴之法律,避免浪費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當然,我們期望的是,隨著法律的不斷健全,政府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強,發展商誠信意識的不斷增強,普通購房者的權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