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人這一生有千萬條路,唯獨創業是最難的一條路。信念與能力是創業者的左右手,每一個創業者都有屬於自己的信念,創業者始終堅信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

95%的創業者或企業都會遇到的一個課題,那就是需要在合適的階段完成一份打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英文名稱為Business Plan),以下簡稱為BP,我們就是如此嚴謹(自信笑)。

無論是創業者還是獨角獸,都需要經過天使輪、A輪、B輪、C輪,最後抵達頂峰IPO,作為創始人的你都需要一份打動人心的BP。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BP都不是加分項,而是100%的扣分項。真正打動人的商業計劃書應該注意這幾點。

01-

理清邏輯

把故事講好

正式開始分享前,我們必須給一個定義。

那就是商業計劃書PPT是商業演示嗎?對此我們給出一個定義:任何能賦予企業價值呈現和利於傳播的演示幻燈片,我們都稱之為商業演示。

在過往的項目合作中,我們看見了創始人在撰寫商業計劃書的這兩點現象:

1 對項目本身邏輯沒有理清,沒有通過清晰的邏輯線表達核心商業模式,以至於最後的文字版與幻燈片呈現都不盡如人意。

2未能將清晰的商業模式或核心戰略通過可視化呈現的方式,打動投資人。不能將Word版本的商業計劃書有效的進行可視化表達,這是大多數BP面臨的最大問題。

每一位VC都很忙,我們要藉助PPT讓更多對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看懂且願意看我們的BP。

那麼一份能打動人心的BP究竟該怎麼寫,通過我們大量的項目梳理與國內資深投資人鏈接後,

我們得出了一份商業計劃書應該包括的邏輯版塊:

01封面

簡潔聚焦的原則,體現公司LOGO,公司名稱,以及公司的願景或slogan、充滿共鳴的短語。

02現狀痛點分析

簡單直白而言,就是描述當前市場面臨的問題或者機會空白。強調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市場不被滿足需求的客觀事實。

03解決方案或產品

這裡的解決方案要應對上面的問題,用生動具體的細節方案去解決對應的問題。從現狀痛點出發去描述解決方案或產品,包括相關產品DEMO、用戶場景展示。體現出解決方案獨特價值,以此喚起好奇和打動對方。

04產品或技術介紹

描述解決方案背後的技術,結合痛點與解決方案來推導出產品,產品邏輯要體現出獨有的差異化,產品相關的路徑邏輯,核心專利、知識產權等。

05市場營銷數據

用戶是誰?市場規模有多大,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論證與推算數據來源,並描述如何持續獲取用戶,以及已獲得的用戶數據,也可預估未來市場佔有率等。

06核心商業模式

核心商業模式是什麼,對已有的產品數據覆盤,圍繞產品展開講解運營模式。如果還未盈利,可以描述用戶數量,用戶增長規模,盈利模型等。

07項目運營亮點

描述關鍵的、核心的運營數據。新用戶增長速度、總用戶數量規模、日均活躍用戶、以及未來的增長預估等。

08競品分析

不要避諱與忽略掉競爭對手,找尋直接競爭對手或間接競爭對手,通過產品、渠道、數據等多維進行分析比較,闡述競爭優勢。

09融資需求

融資需求需要體現需要多少錢,股權出讓比例以及資金用途。比如資金用於團隊組建、產品研發、營銷推廣等。

10團隊核心優勢

強調團隊成員的過往的背景與成就,將相關個人經歷匹配產品或項目,突出與創業項目相關的經歷,最大程度傳遞由個人到團隊的創業故事。

11結論與聯繫方式

通常在最後的PPT呈現上都可以引入鼓舞人心的語句,或者描述公司願景,並留下創始人姓名、電話等聯繫方式。

正如大家所瞭解的一樣,一份打動人的商業計劃書應該是邏輯結構完整,完整的邏輯結構利於我們去講好一個“商業故事”,講好一個“商業故事”的前提就是有支撐有結構有數據。

02-

不區分投資主體的BP

都是耍流氓

在實際項目合作中,通常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瞭解這份BP面對的對象。現在的投資人可以粗放式的劃分為兩種類型。

一類主體為專業的投資機構。

比如我們熟知的真格基金、紅杉資本、IDG 資本領投、宜信財富私募基金、光信資本、京東、騰訊、創新工場等等。

投資機構通常都有自己聚焦的行業和獨有的分析模型,比如紅杉資本善於投資科技/傳媒、消費服務、醫療健康、工業科技等領域。

投資公司中的操盤手通常都具有專業的行業見解,對於BP則非常注重商業模式、講究邏輯性與方法論。針對投資公司的商業計劃書,更需要注重邏輯推演、深挖商業模式、市場規模、未來競爭潛力如何等等。

另一類投資主體就是我們身邊的“投資圈”。

這類圈子裡大部分是實業企業家,早期自己做企業而後轉型為投資領域,相比專業投資機構,這類領域投資人更在意的是創業者本人的特質,對於給這類投資人的BP,呈現上要越簡單越好。

簡單而言,這類商業BP的幻燈片呈現要能夠讓他們看得明白,少用專業詞彙,多引用相關數據,善用通俗的邏輯關鍵講清商業模式。

你看,不同的投資主體關注的領域與側重點不一樣,所以在開始完成BP前,需要明確投資主體是誰,切不可一份BP跑天下。

我們的建議是針對不同的投資主體,適當的調整BP結構,以達到符合投資人的考量標準。

03-

少談情懷

多關注邏輯與可行性

在接觸的商業計劃書項目中,我們也遇到了極為個別的的創始人。喜好用感性的內容取代邏輯性與可行性。

放大自己的感性情懷,加入大量的情緒化表達語言,減弱商業本質的描述。

誠然在融資過程中個人情懷與信念也極為重要,但在商業計劃書與PPT設計呈現中,極可能減少感性內容,擺脫困難與堅持的故事本身,而是多維傳遞企業產品的商業本質。

不管是投資機構還是獨立投資人,決定是否投資一個項目無外乎基於兩點:一是對創始人足夠信任,二是對項目本身商業邏輯足夠認同,具備可行性。個人情懷適用於當面溝通表達,但切忌體現在商業計劃書中。

商業計劃書中像這類文字表達結構,只會拉高投資人的決定門檻,而不會加分。

“尊敬的投資人,非常榮幸您能看到這份商業計劃書,本人的項目團隊與商業模式非常好,現資金週轉不足,懇請給予支持,期待與您一同創造奇蹟”

一份能打動人的商業計劃書,不應該承載太對這類個人感性表達。

情懷適可而止,不宜過多,過多的感性表達突顯創始人不夠嚴謹與成熟,不能打動他人,更多的是會減分。

04-

少一點包裝概念

重要是說明白

在過往早期對接的項目中,我們時常能在商業計劃書中看見這類詞彙語句。

“雲計算基於雲端大數據”,“跨境垂直細分自媒體付費平臺”,“巔峰傳統教學打造互聯網雲端教育平臺”,“未來生態互聯平臺”。類似這樣的概念植入捆綁,也許會賦予項目新的機會價值,但會也會大幅度設立投資人閱讀理解屏障。

誠然,合理的概念包裝是需要的,但過度式的套用只會適得其反。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定義,再多的概念不等同於能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本身是產品價值與商業模式,過度的概念包裝反而會掩蓋方向。

越是理清商業模式相反越會用較為簡明直觀的概念,用最為簡單的語句表達核心的商業模式。比如這些一句話定義的概念:

唯品會:一家做特賣的電商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貝達藥業:為中國百姓做更多吃的起的好藥

聚美優品:一家擁有多種品類跨境垂直電商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京東:為用戶提供物美價優商品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滴滴出行: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大疆創新:致力於全球飛行影像系統先驅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與一些投資人對接時,才真正體會過度包裝概念帶來的負面效應。

比如一位國內知名投資人就提到:“用了很多概念名詞包裝的BP,看了我也不知道你具體幹什麼,反而我覺得是你想的不夠透徹,不如深入淺出的幾句話說明白你幹什麼,這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05-

套用模板不可取

應該是精準設計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商業計劃書的存在是透過邏輯的闡述將相關數據、資料傳遞給投資人,想投資人全面展示公司狀況、未來發展潛力的材料。

而這份材料有兩種載體,一類是文稿word版,另一類是PPT呈現版。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通常PPT版本又分為詳細版、路演版、簡潔版,之所以要用PPT來呈現BP,是因為相對於冗長的文稿,投資人可以用最短時間讀懂項目亮點,數據模型、商業模式、運營數據等內容。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也就意味著,這份PPT很重要。

當我們藉助前面的邏輯結構,將商業故事寫好後,就需要花時間用最精準的演示設計將各項數據呈現給投資人。

傳統的做法是在網上找大量的商業計劃書PPT模板,但事實是這類型的PPT模板除了劣質之外,並不能精確傳遞商業計劃書的邏輯。

因為沒有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是雷同的,同樣也沒有一家企業的運營數據是雷同,面對行業不同、投資人不同,這份PPT承載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PPT應該包括企業的品牌血液,應該第一眼就能喚起讓投資人的興趣,並藉此傳遞企業核心商業價值。

比如下面這些BP案例,同樣是一份PPT,但因為所屬行業不同,面對投資對象不同,最終的呈現風格也不盡相同。因為我們要用PPT最大限度匹配企業場景定位,第一眼關聯行業、用戶場景等信息,以此打動投資人,併產生進一步的投資動機。

旅遊行業BP項目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更多旅行行業BP項目模板請戳這裡

文旅產業BP項目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更多文旅產業BP項目模板請戳這裡

科技領域BP項目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更多科技領域BP項目模板請戳這裡

新零售BP項目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創業時代,你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更多新零售BP項目模板請戳這裡

你看,每一份BP的呈現上都依據行業特性、公司品牌、目標人群、投資主體等場景去綜合考慮,最大程度喚起投資人注意力。

商業PPT的作用是聚焦邏輯數據本身,輔助創始人去講一個好故事,最終打動投資人。

而這,也是網絡上大部分模板不能賦予的價值。

最後,是對前文的總結。

打動投資人的BP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理清邏輯,把故事講好

一份打動人的商業計劃書應該是邏輯結構完整,完整的邏輯結構利於我們去講好一個“商業故事”,講好一個“商業故事”的前提就是有支撐有結構有數據。

2/不區分投資主體的BP,都是耍流氓

不同的投資主體關注的領域與側重點不一樣,所以在開始完成BP前,需要明確投資主體是誰,切不可一份BP跑天下。

3/少談情懷,多關注邏輯與可行性

切忌在BP中放大自己的感性情懷,加入大量的情緒化表達語言,減弱商業本質的描述。

4/少一點包裝概念,重要是說明白

越是理清商業模式越會有較為簡明直觀的概念,用最為簡單的方式講明核心的商業模式尤為重要。

5/套用模板不可取,應該精準設計

每一份BP的呈現上都依據行業特性、公司品牌、目標人群、投資主體等場景去綜合考慮,最大程度喚起投資人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