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限購,公寓能不能買?


住宅限購,公寓能不能買?


限購1年多,從種種跡象看,限購越來越嚴,房票的門檻一直沒有放鬆。怎麼辦?

後臺有些焦慮的粉絲說,主要是擔心未來房價反彈,想著不管怎樣,先買一個公寓上車,等限購解除了,大不了賣掉公寓再買住宅,這樣就算漲價了,也不會虧太多,兩不耽誤。

那咱們就聊聊公寓和住宅到底區別在哪,適不適合投資和自住。

首先說說公寓的優勢

面積小、總價低、部分有挑高的可以做二層增加使用面積,還能註冊公司。最重要的是,不限購。

這麼看確實是上車的不錯選擇。但凡事有利有弊。我們看看公寓和住宅有哪些區別。


住宅限購,公寓能不能買?


如圖所示,公寓和住宅的區別有很多。

買賣繳稅高:在同等價位下,公寓的持有成本與住宅不成正比,商水商電都比民用的高1倍,購買的時候稅費高。而且,到了出售階段,公寓要繳納的各種稅費更高。

有多高?

算個賬,個人出售公寓,應交納增值稅及其附加稅、所得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交易總價÷(1+5%)×5%應交附加稅=應交增值稅×12%應交所得稅=(現交易總價-原購總價-合理成本)×20%印花稅為總交易價的萬分之五

公寓在出售的時候,雜七雜八稅費加起來,一般都會超過15%,即便增值漲了點錢,沒準等交完稅還得倒貼點。

增值速度慢:同樣的地段,公寓的增值速度一般都比不上住宅。當然,公寓並非都不好,像北京CBD周邊的公寓,回報率確實很高,但一般也買不到。

沒有燃氣:市面上目前在推銷的大部分公寓,都是居住類的。但大部分公寓不支持燃氣,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嚴格控制公寓通燃氣。

真正居住以後就會發現,沒有燃氣,做飯是個問題,在自己家只能吃外賣,想必也不是很舒服。

水電費高:比如商業水費5.5元/噸、電費1元/度,住宅水費2.7元/噸,電費0.47元/度。

冬天取暖是個問題,即便有電取暖,電費又是個問題,因為是商用電,夏天更費電。同樣,水費也高出不少。

安全性:住過公寓的都知道,公寓通常是開放式管理,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出入,這就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有孩子的家庭更是如此。

舒適度:一層十多家住戶,兩部電梯上下等的時間比較長。戶數多,戶型自然也不會太好,沒有陽臺、朝向差、室內採光不好等。

還有涉及到自身落戶和孩子上學等問題,包括貸款年限短導致的月供額度比較高,未來40年以後續約的問題等等。

多數人買公寓的原因,尤其是年輕人,只是當時那一刻看到了樣板間的精裝修、拎包入住、高品質的單身貴族生活的一時衝動。

當然,如果純粹是隻為了居住,不考慮以上這些因素的剛需除外。單純從居住性價比考慮,公寓確實給不少人提供了最低的門檻。

住宅限購後,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投資類型的公寓,一般開發商都會承諾,包租,每年按照百分比返現給你,並且都是一次性返的。

最低的返租金比例都超過6%,高點的達到8-10%。

甚至還有一些公寓產品,除了返租之外,還承諾5-10年以後原價收回,號稱零風險理財類公寓。

這些公寓的噱頭很誘人,這相當於買了一個長期的理財產品,並且沒有任何風險,收益相當穩定。事實是這樣嗎?

公寓包租的前提是周邊的商業成熟,並穩定。商業成熟穩定的前提是,周邊需要聚集大量的人群。

在目前國內市場,除了部分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之外,大量的二三四線城市的公寓,都不具備出租的能力,住宅都還空著呢。

當公寓租不出去的時候,每年給你的租金,其實就是你和後來買公寓的人,本金加上開發商後期收回來的貸款。

可以說拆東牆補西牆,相當於龐氏騙局。有很大的概率兩三年後開發商不返錢了。

如果開發商不返了,怎麼辦?有人說我們有合同呀。

實話講,目前大部分的公寓返租合同,其實都是三方協議,在細則條款裡,都會隱藏一些退路。大多數人不懂協議,甚至也不會仔細看。

所以,即便開發商不返了,你真的能因為這幾十萬,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法院打官司嗎?一般人也做不到。

資金緊缺的階段,開發商的所有承諾,都需要打一個折扣。你看上他的利息,他看上你的首付和貸款。

當然,並非所有公寓一棒子打死,哪種公寓有購買的價值?

地段:交通便利、核心地段、周邊有產業集群或高端人群集中或學校等地方,成熟地段的公寓比較好出租,而且租金回報率也不錯,租戶相對穩定。

租金回報率:一般買公寓都是為投資,那就要算算租金。

按照國際上專業的理財標準,一個物業的價值與投資是否匹配的標準是15年,即15年內可以收回投資的物業是更有投資價值的。

也就是說,準備購買一個公寓時,不妨首先計算下15年內靠租金能否收回成本?

當然,不是必須15年回收才能買,國內很多公寓達不到。其實很簡單,只要前期租金能覆蓋你的月供,這就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隨著物價貶值,租金每年都在增長的。

明確一下,公寓的價值在於長期持有,因為交易成本太高。所以不要對公寓抱有短期投資的想法。

最好的購買公寓理念是以租養貸,出租十多年後,相當於白得一套房子。

整體來看,買公寓相當於一個理財產品,公寓的溢價率很低,但出租回報率比較高,可以穩定獲得收益。

所以,買之前要調查清楚公寓周邊的出租情況,綜合考慮價格、交通、物業、開發商品牌等多方面因素。

目前部分二三線公寓的火爆是一種假象,主要是因為住宅限購。

當然,如果你本身有一套住宅,再去投資一套公寓,這沒問題。不過像北京已經禁止個人買賣公寓,即便有好的產品,同樣也沒資質。

如果是首次購房者,最好還是攢攢錢,或者等等政策鬆動,選擇住宅。在當前的大形勢下,房價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動。

公寓有隱患,購買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