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和王立群誰的歷史水平高?

反邪勇士1


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要回答二者水平誰高,還需從以下幾方面來探討:第一點,成名作往往比較擅長:1.易中天老師因為品三國而走紅,並依靠的主要講解資料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三國演義》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書籍,大家耳熟能詳,故而易於接受,其實反映歷史水平高低,是對《三國志》以及相關歷史資料的掌握中體現,通過《品三國》我認識到易老師,思維邏輯性強,觀點新穎,語言表達美,便是其人長處,至於引證的歷史材料可靠性,我卻不得而知,畢竟《百家講壇》也是一家之言,單就《品三國》而言,我覺得易老師有優勢。

2.接下來談談王立群老師,我對王老師的瞭解,大概是觀看《大風歌》,以及近幾年的《宋太祖》、《宋太宗》等一列節目,總體感覺引用史料還是較為詳實的,論證中規中矩,反倒能學到很多歷史知識,我相信在這個宋朝歷史系列中,王老師會有一席之地。

第二點:二人的成長過程不同,決定擅長方向不同。1.易中天老師在訪談中常常提到去離家很近的圖書館去看書,我們可以感知到易老師很喜歡讀書,學的範圍廣,學得很龐雜,至於是不是去看歷史書,我不知道,我想喜歡看歷史書的,應該比讀書龐雜的人,歷史水平要高點,必定涉獵廣泛,自然難以精通某一方面,只能說視角更廣、更開闊。後來易老師考入大學,所學專業也不是歷史系,一次採訪中提到是語言美學,因為成績優異,留校任教。甚至易老師在教書期間還出過一些書,比如《帝國的惆悵》,看來易老師喜歡舞文弄墨,生活不是低調,應該蓄志許久。

2.王立群老師在訪談中,提到自己的成長過程,很少提到去圖書館之類的事情,貌似小時候成分不好,雖然成績很優秀,但是不能上大學,只能在中學裡教書,至於在這段教書時間裡,王老師是埋頭苦讀,還是跟鹹魚一樣,渾渾噩噩,日復一日,過著混跡的生活呢?我想王老師不是這麼度過的,應該他在這一時期是發奮讀書的。當政策放寬後,王老師考入歷史系,那麼便具備了紮實的歷史基礎,後來也留校任教,從事的也是歷史專業,相信歷史水平不斷提高。

第三點:成名以後,他們在幹什麼事。1.易老師成名以後,講過《諸子百家》,後來潛心寫《易中天中華歷》大概寫了五年左右吧,現在已經寫到宋朝,正好跟王立群老師的《讀宋史》相交,雖然完成的時間先後不同,王老師完成較早,大概一三年左右,但至少表明他們具有同等學歷,完成了“九年義務”,至於誰高誰低,先擱置於此。

2.王立群老師講完《讀宋史》系列以後,便再無講壇作品推出,貌似參加了《中華詩詞大賽》做起嘉賓,看過一兩次,記不太清。在詩詞點評中,明顯不如,另一位嘉賓康震,此人在百家講壇,講過蘇東坡,擅長詩詞。而涉及到歷史典故等有關歷史知識,王立群老師更勝一籌,可見一斑,王立群老師的歷史功底深厚紮實。我相信王立群老師講完宋史以後,應該去鑽研其他方面的歷史知識,而不是無所事事,於此而言,王立群老師歷史知識豐富,但知識面不太寬泛。據此而言:我覺得易老師較王老師知識面廣,語言美學表達好,但是歷史知識掌握深度不如,部分歷史課題較為突出如《品三國》,個人興趣愛好多,如寫作《帝國的惆悵》、《易中天中華史》等


小林


我們先來看看兩位教授的簡歷:

王立群教授:著名文化學者,1945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祖籍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攻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2013年,擔任青歌賽評委。2015年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錢文忠、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是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先後出版《現代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易中天教授:1947年2月8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文學碩士。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6歲時隨父母親從長沙遷居武漢,先後在武漢閱馬場小學、華師一附中分別度過小學和中學時光。1965年,高中畢業的易中天受蘇聯小說《勇敢》的影響,自願報名支援新疆,從那時起,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一五O團工作、生活了10年,1975~1978在新疆烏魯木齊鋼鐵公司子弟中學任教,1978年,適逢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經過3個月的備考,考取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師從於著名魏晉南北朝文學及唐宋詩詞專家胡國瑞。1981年,易中天從武漢大學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按照當時的規定,易中天必須回原單位——新疆烏魯木齊鋼鐵公司子弟中學工作,經導師胡國瑞向當時的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力薦,提出人才難得,要求挽留,劉道玉隨即找當時的教育部部長,明確要求破格留任易中天,於是通過校方、教育部與新疆自治區政府的協商,劉道玉答應以當年分配5個本科畢業生到新疆作為把易中天留下的交換條件,最終由教育部專門下文批准,易中天才得以留在武漢大學任教。留校不到一年,易中天被提拔為武漢大學中文系副主任。由於體制原因,易中天在武漢大學任教的十年時間裡,儘管受到學生的歡迎,但遲遲評不上副教授,科研經費申請困難重重,一家人也常年蝸居在面積僅10平米的簡陋住房內,迫於學術發展及生活壓力的考慮,1991年,易中天選擇了離開武大,去了廈門大學。  易中天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並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2005年起開始在CCTV-10百家講壇節目裡講解歷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國的惆悵》和《易中天品評漢代風雲人物》。  2006年開始製作《易中天品三國》,一舉成名。因《三聯生活週刊》封面標題,而享有了“學術超男”的稱號.  2006年5月22日,他的《品讀三國》書稿在北京舉行了“無底價競標”,這在國內出版界還是頭一遭。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書《帝國的終結》。  2007年被評為武漢大學第五屆傑出校友。  2008年,和百家講壇再度攜手合作,錄製播出《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共36集,分成《實話孔子》、《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前因後果》、《繼往開來》六個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為重點。以饗觀眾朋友、讀者和他的‘易酚’即‘粉絲’們。  2009年,再度和百家講壇攜手合作,錄製節目。



從王立群教授和易中天教授的工作經歷和從事的方向來看,王立群教授和易中天教授是屬於不同的方向。

王立群教授為歷史學者,他更偏向於去追求歷史的真相,以便讀者對歷史有個更直接和直觀的認識!比如王立群教授的《史記》,王立群教授總是在歷史中尋找真相。


易中天教授為文化學者,他更偏向於在歷史真相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加工,有時候史實是否嚴格意義上的這樣也不是那麼的苛求,他營造的是一種文化,一種不同的視角!比如《品三國》。

所以,按道理來講王立群教授的歷史水平應該更高,雖然易中天教授的也很高!


震霜秋


實話實說,這兩位教授都是歷史愛好者水平,而且在百家講壇和他們的歷史隨筆著作裡都有很多初級錯誤,感覺水平半斤八兩。


首先,易中天和王立群教授並不是歷史專業出身,當然,他們也受過相關學術訓練,並且把這些訓練和規範帶入到他們的歷史寫作中去,這在歷史愛好者段位裡絕對屬於高段位,但是他們和歷史專業人士的距離很遠。


王立群教授的專業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古典文獻學,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山水遊記和《文選》方向,他在中國知網的論文被引用的最多的是《遊記的文體要素與遊記文體的形成》、《論山水遊記的起源和形成》、《成書考辨》。


王立群教授的專業論文我下下來讀過,觀點正確與否先不說,但是確實是立論嚴謹,是嚴格按照學術規範來的標準學術論文。


易中天教授同樣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畢業,但是他的研究方向更偏向文學,目前他在知網被引用最多的論文是《劉勰論美的原則》,他1982年發表在《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其次是《中國藝術精神的美學構成》

《走向“後實踐美學”,還是“新實踐美學”——與楊春時先生商榷》都發表在《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易教授還有一篇論文挺有意思,題目是《池莉論——“煩惱”與池莉作品的風格和意義》



總體來說,兩位教授在他們的專業領域都是很嚴謹的,然而在歷史領域,通過他們出版的相關著作可以很輕易看出,專業領域內的那種嚴謹不在了。


我這裡舉兩個例子,易中天教授在《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裡說衛國從伯爵晉升為侯爵,又從侯爵晉升為公爵。這就是嚴重的錯誤,我們不討論春秋時期是否真存在爵位制度,只看《左傳》就能看出,衛國絕無可能是公爵,不管再怎麼自稱“公”,但是在正式場合衛國國君正式稱呼都是“衛侯”。


再來說王立群老師,王老師比易老師更敢說,所以這方面的低級錯誤更是層出不群,比如王老師在《王立群讀漢武大帝》裡搞不清楚“諸侯”和“列侯”的區別,並且在書中聲稱漢景帝殺了“一不做二不休,還把慄姬在朝中的所有親屬全部處死”,還有,王老師在書中對漢代官職官制很不清楚,連“大行”在西漢是什麼官職都搞不清楚,一會說負責禮儀,一會又說是外交部長。


易中天、王立群老師這些錯誤之低級,如果真是歷史專業研究人員,這種錯誤絕對屬於會引為終生之恥的錯誤。


然而為什麼易中天、王立群老師就這麼說了,就這麼寫了呢?


為什麼這種不嚴謹沒有出現在他們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著作裡呢?



很簡單,他們並不是專業歷史研究人員,也並不以專業人士自居,所以在歷史領域寫東西就顯得非常放鬆和隨意。其實就連易中天老師自己都說過,他並不是歷史專業人士,他寫的東西只是自己對歷史的一些感悟。


所以,我覺得易、王二位教授在歷史領域就是高段位愛好者水平。


說到最後,再說點歷史研究有關的話題,歷史學發展到今天,早就已經發展到非常細的程度,很多歷史專業研究人員終其一生研究範圍都很狹窄,比如宋代經濟史的研究人員,當然,唐史和元史他肯定會看的,但是他真正精通,天天關注的就是宋代經濟的相關史料。


在其他領域,比如明史、清史領域,這位宋代經濟史研究人員看過讀過的明清史料未必比資深的明史清史愛好者多,甚至很有可能比資深愛好者少。


大家可以理解化學博士講物理學不專業,為什麼就不能理解非歷史專業的人講歷史不專業呢?


蘭臺


王立群史學功底紮實,引經據典,作風嚴謹,屬研究型學者;但多數是重複前人,有照本宣科之嫌。易中天學問廣博,思維開闊,幽默詼諧,屬思辨型學者;但其有些新觀點經不起推敲,有為迎合俗眾用厚黑學解構歷史、作秀的成份。于丹妙語連珠,出口成章,雖然不免廢話,但對中學生和文化程度不高者學寫作文也不無裨益;蒙曼知名度沒有前幾位大,研究範圍、資歷、見解或許都不如,但就她講的授的內容看,功力不俗,學問紮實,邏輯嚴謹,生動有趣,舉一反三;不考慮著述,單從電視講壇的層面看,實兼以上幾人之所長。真正會讀書、精讀書,既繼承又發展,學問精,思想深的是鮑鵬山,可惜其先在青海大學,後在上海電視大學,校既無名,人也樸素,再加之普通話不過關,方言重,甚至還有點咬舌,在這個造星的時代,顯得氣場不夠。巜百家講壇》上的少,多數觀眾無影響。但其在各大學的學術講座,前排聽眾多是學富五車、甚至白髮蒼蒼的教授,與其它人的聽眾形成鮮明對比,可見其人的份量。《百家講壇》對普及大眾文化自有大功,但並不能代表最高學術水平。







武丁仗劍決雲霓


王立群老師與易中天老師,均是優秀的著名歷史學者,二人見解獨到、學識淵博、談吐不凡,都堪稱名士高才,並且在人文社科方面,各有千秋,各有所長。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王立群老師,儒雅溫和,滿腹經綸,治學嚴謹,遵從史實,有正確的歷史觀,從講學方面而言,論其學識、談吐、文學修養與文人風骨,儼然有大家風範。他為人隨和,與人交談也是不卑不亢、從容應答,十分的謙和有禮,有長者之風。對於歷史,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給我們分析的也頗有道理,令人稱讚不絕。王立群老師,講述歷史,史料多來自於正史,也就是古代史官的明確記載,有案可稽,經得起推敲的事實,也是史學家一致認可的。他在講解“楚漢之戰”與“兩漢”這一段歷史,尤為精通,而他自己也是熟讀《史記》、《漢書》等“二十六史”。

易中天老師,博學廣聞,風趣詼諧,為人較圓滑,善於言辭,口才很好,雅俗共賞,很接地氣,是個十分有趣的人。當年,他在《百家講壇》這個節目,講的《易中天品三國》,風靡大江南北,掀起一股“三國熱”。當然,易中天老師,講的三國,並非小說《三國演義》,而是正史、即陳壽寫的《三國志》及裴松之的註解。他對於三國曆史,很擅長,給書迷、觀眾,講的生動有趣,大家也聽的津津有味。易老師,講說三國,也夾雜的有野史、戲曲、評話等其它文學體裁,引經據典,深入淺出,所以說,文學性較強,歷史性不太突出。但是,觀眾喜歡聽他的講座。

自古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兩位都是著名學者,何必計較高下優劣呢?








湛雲居士朱曉風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是講歷史的好手,王立群對歷史事件講得更細、更翔實,評論觀點也是就事論事。易中天講的歷史,會使人感覺風趣、形象和通俗易懂,更可貴的是,易中天更善於創新處自己的思想理論!如果說王立群是個歷史學家,那麼易中天就應該被稱為是歷史思想學家!一個人懂得再多的歷史知識,如果不能提出自己的思想理論,那麼他的價值會大打折扣的。可以這麼說,易中天的思想理論當前被很多人質疑!但這正是易中天的價值所在!他勇敢、正直,不捧臭腳!一句話,勇於捍衛真理!其實真理都是在爭議中脫穎而出的,易中天正是敢於這樣做的人,數年或數十年後再回頭看易中天,他將會被尊為是中國學術界和思想界的偉人!他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反愚昧的戰士!


放大鏡43084



王立群好歹還是個學者吧,雖然也在努力學習說評書,但本職工作還是一個學者。把易中天和王立群放在一起比,不太合適。

易中天老師就不同了,只能說是一個讀過一點書的評書演員,說評書才是專業特長,做學問基本上是客串,很業餘。


王立群的史記是建立在自己的閱讀和研究基礎上的,雖然電視上的播出效果不咋樣,但學術上還是嚴謹的,並沒有過多的隨意胡亂發揮。

易中天就剛好倒過來了。易中天對三國的研究肯定說不上,知乎和悟空問答上好多人都比她懂。但是易中天是個好演員,講得唾沫橫飛,聲情並茂,算是我國評書界中生代的中流砥柱。


倒過來說吧,百家講壇上確實不乏學術上比較靠譜的好學者,但是總體來說不多,或者是說過就完了,並沒有火起來。真正火起來的,往往都是易中天,于丹這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半吊子學者。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學問做得好和在電視上講得好是兩回事,學問做得好往往要嚴謹,不能信口開河,而要在電視上說得好,自然少不了要有很多自己的即興發揮,不靠譜的東西肯定要多一些。


歷史頂個球


他們兩個只是傳說,我的歷史水平高,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五千年無人能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往前300年往後300年無人能敵,時代巨人。

什麼是名人,就是通過各種活動認識的人多了,瞭解你的人多了就是名人,怎麼說咱也是網絡名人啊,中國農資人論壇簽約作者,專家團成員,網名山東王萬海,認識我的人很多,很多人只知道名字,沒有見過我,首次見面都是驚訝的問,你是山東王萬海嗎?是啊,幸會,每每這時我都很幸福,名人真好。

我只知道易中天,根本不知道王立群,其實也沒有必要了解他們,他們就是把歷史人物的事蹟給我們敘述一遍,即使他們不說難道我們不瞭解歷史嗎?很多營銷專家講課也是,從百度上面弄點材料講給大家聽,其實百度上都有,稍微喜歡看新聞的人都能看得到,我之所以不喜歡聽他們講課,因為我每天最少3個小時看新聞。

這兩個人沒有什麼可比性,我還是相信自己,感覺我比他們厲害,比他們知識豐富,他們說的每一句話網上都有,何必聽他們講課呢?多看看新聞比什麼都重要。

相信自己,我能!何必崇拜別人呢?我們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我始終認為我是最厲害的人,我就是山東王萬海




大海傳媒


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要回答二者水平誰高,還需從以下幾方面來探討:第一點,成名作往往比較擅長:1.易中天老師因為品三國而走紅,並依靠的主要講解資料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三國演義》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書籍,大家耳熟能詳,故而易於接受,其實反映歷史水平高低,是對《三國志》以及相關歷史資料的掌握中體現,通過《品三國》我認識到易老師,思維邏輯性強,觀點新穎,語言表達美,便是其人長處,至於引證的歷史材料可靠性,我卻不得而知,畢竟《百家講壇》也是一家之言,單就《品三國》而言,我覺得易老師有優勢。

2.接下來談談王立群老師,我對王老師的瞭解,大概是觀看《大風歌》,以及近幾年的《宋太祖》、《宋太宗》等一列節目,總體感覺引用史料還是較為詳實的,論證中規中矩,反倒能學到很多歷史知識,我相信在這個宋朝歷史系列中,王老師會有一席之地。

第二點:二人的成長過程不同,決定擅長方向不同。1.易中天老師在訪談中常常提到去離家很近的圖書館去看書,我們可以感知到易老師很喜歡讀書,學的範圍廣,學得很龐雜,至於是不是去看歷史書,我不知道,我想喜歡看歷史書的,應該比讀書龐雜的人,歷史水平要高點,必定涉獵廣泛,自然難以精通某一方面,只能說視角更廣、更開闊。後來易老師考入大學,所學專業也不是歷史系,一次採訪中提到是語言美學,因為成績優異,留校任教。甚至易老師在教書期間還出過一些書,比如《帝國的惆悵》,看來易老師喜歡舞文弄墨,生活不是低調,應該蓄志許久。

2.王立群老師在訪談中,提到自己的成長過程,很少提到去圖書館之類的事情,貌似小時候成分不好,雖然成績很優秀,但是不能上大學,只能在中學裡教書,至於在這段教書時間裡,王老師是埋頭苦讀,還是跟鹹魚一樣,渾渾噩噩,日復一日,過著混跡的生活呢?我想王老師不是這麼度過的,應該他在這一時期是發奮讀書的。當政策放寬後,王老師考入歷史系,那麼便具備了紮實的歷史基礎,後來也留校任教,從事的也是歷史專業,相信歷史水平不斷提高。

第三點:成名以後,他們在幹什麼事。1.易老師成名以後,講過《諸子百家》,後來潛心寫《易中天中華歷》大概寫了五年左右吧,現在已經寫到宋朝,正好跟王立群老師的《讀宋史》相交,雖然完成的時間先後不同,王老師完成較早,大概一三年左右,但至少表明他們具有同等學歷,完成了“九年義務”,至於誰高誰低,先擱置於此。

2.王立群老師講完《讀宋史》系列以後,便再無講壇作品推出,貌似參加了《中華詩詞大賽》做起嘉賓,看過一兩次,記不太清。在詩詞點評中,明顯不如,另一位嘉賓康震,此人在百家講壇,講過蘇東坡,擅長詩詞。而涉及到歷史典故等有關歷史知識,王立群老師更勝一籌,可見一斑,王立群老師的歷史功底深厚紮實。我相信王立群老師講完宋史以後,應該去鑽研其他方面的歷史知識,而不是無所事事,於此而言,王立群老師歷史知識豐富,但知識面不太寬泛。據此而言:我覺得易老師較王老師知識面廣,語言美學表達好,但是歷史知識掌握深度不如,部分歷史課題較為突出如《品三國》,個人興趣愛好多,如寫作《帝國的惆悵》、《易中天中華史》等


司馬庵中


易中天和王立群誰的歷史水平高其實是不太重要,他們最大的作用是普及了歷史,成了學術明星,拉近了專家學者和普通大眾的聯繫。百家講壇其實提供了一個平臺,能夠讓很多學者能夠成為學術明星,特別是當時的易中天和于丹,風頭要壓過很多當時的明星。這些人對年輕人樹立了一個榜樣,不光會唱歌,會演戲,會跳舞,能夠成為明星;如果好好做學問,成為學者,有一天也能夠家喻戶曉,也能夠像明星一樣光芒四射

易中天,王立群這些人能夠這樣火,其實能夠很好的促進大家去做讀書,去做學問,去做研究。這種意義遠大於他們歷史水平有多高,到底講了什麼。要知道對於歷史人文這一類的歷史學者,生活其實並不容易的。中國經常有會時不時流行“讀書無用論”,因為很多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做一輩子的學問,搞了一輩子的研究,可能收入低得只能讓自己的老婆孩子跟著自己受苦。易中天在去廈大之前,評不上副教授,一家人只能蝸居在十幾平米的住房裡。特別是在1984年的時候,他的一個師兄因病死在了講臺之上,他們去他師兄家的時候,他師兄家基本是一貧如洗,來的人只能坐在半蹲的小板凳上。他當時寫了這樣的輓聯: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嘆人間從此惜年少;

身躋九流,家徒四壁,問天意何時重斯文。

這些事情其實讓易中天“感受到做學術的淒涼”,難道中國的學者、知識分子,就該過這種日子?後來易中天走出了象牙塔,和大眾和媒體開始接觸,他的學術研究也開始服務於大眾,比如《中國的男人和女人》、《閒話中國人》等等。可以說,他完全是靠著這些書來賺錢,來養活自己。

所以易中天后來能火併不是偶然,而是他很早就開始不在做小眾的研究,而是注意服務於大眾,吸引大眾的注意力。

後來,央視創立了《百家講壇》,但是由於講述人都是非常專業的學者,講的東西也非常專業,使得大眾難以理解,節目收視率很低,一度面臨淘汰。後來節目組只能改變策略,於是易中天才能夠上臺開講。再後來,他憑藉著《漢代風雲人物》和《品三國》使得他家喻戶曉,成了學術明星,吸引了無數粉絲。不光易中天,後來還火了很多學者,于丹,紀連海,王立群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