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也許生來就是庸常小百姓的命,平生最喜歡吃的飯竟是司空見慣的家常飯,特別是糊塗面。偶爾去赴一回宴席,回來總免不了由衷感慨:“還不如在家喝一碗糊塗面舒心滋潤呢!”

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小時候,就特別愛喝母親做的糊塗面。水開了,母親隨手丟幾粒黃豆,幾莖紅薯梗,一捧碎粉條,一把玉米糝,一勺鹽花。勺子一攪,任由它們在鐵鍋中起伏升騰。母親只是偶爾攪動一下,其他時間則在擀麵和洗菜。菜無非是蘿蔔白菜或青菜之類。等鍋裡的乾菜和玉米糝熬得差不多了,母親也把紅白蘿蔔切成細絲放在碗裡,紅綠相映色彩鮮明。麵條也擀好切好,撒上面撲兒,鬆鬆散散晾在高粱梗串成的托盤上。母親先把紅蘿蔔絲之類放進鍋,攪動一下,他們就和原來的粥融為一體了。再熬四五分鐘,麵條下鍋,最後放入青菜。不久,一碗糊塗面就呈現在眼前了。紅的蘿蔔,綠的青菜,黃的大豆,白的麵條……都統一在黏糊透亮的玉米粥裡,色彩鮮明,飯香撲鼻。

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那時候母親做的糊塗面,用料是那樣簡單粗樸,母親卻能熬得那麼有滋有味。一碗糊塗面下肚,頓覺周身溫暖,餘香滿口。貧寒的歲月,幾乎天天喝母親做的糊塗面,和著母愛的溫馨,彷彿覺得漫長的冬天也不再那麼寒冷。

歲月匆遽,不知不覺四十年的時光悄然流逝,不變的是我對家常飯對糊塗面的深愛。

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我做的糊塗面,食材和當年已經大相徑庭。紅蘿蔔、黃豆、玉米糝自然少不了,但紅薯梗換成了拳菜、海帶、香菇、黑木耳等。出鍋時還要放蔥、姜、醋、香菜、味精、麻油……用這麼豐富的食材做出的糊塗面,才真正稱得上色香味俱全。鍋蓋掀起的剎那,香氣早已氤氳滿屋。看吧,橙黃晶瑩的玉米糊裡有肥嫩嫩的香菇、黑黝黝的木耳、藍瑩瑩的拳菜、青翠碧綠的芹菜梗、小青菜等,還有紅蘿蔔,黃豆,花生豆的點綴,真讓人饞涎欲滴。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舀回來兩碗羊湯做糊塗面,那真是風味獨具,別是一般美味在心頭了。

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真沒想到,當年食材簡單粗拙的糊塗面也與時俱進了。拳菜、海帶、香菇、木耳等菌類乾菜的加盟,蔥、姜、香菜、味精、麻油等蔬菜和調料的介入,使糊塗面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營養豐富。這樣的家常飯不受歡迎才怪。

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做糊塗面的蔬菜大致可分為三類:乾菜類、新鮮蔬菜類、調味菜類。它們下鍋早晚不同,但先後都被統一在晶瑩黃亮的玉米粥裡了。原來涇渭分明的各種蔬菜及豆類、麵條,因玉米粥的協調,成了一個統一的和諧的整體。

家庭不也是如此嗎?經歷不同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因這樣那樣的機緣走到了一起,在歲月的協調下,一年年地磨合著。接著,孩子介入。時間越長,隊伍會越來越龐大,家會越來越溫馨,親情也會越來越醇厚綿長。

趙愛霞:好喝莫過糊塗面


糊塗面之所以好喝,莫非就在這糊塗二字上?!人要想真正活得有滋有味,不也得追求糊塗的境界麼?少些對名利的追逐,少些斤斤計較瑕疵必究,多一些寬容,多一份諒解。忘記別人有意無意的傷害,多記得對方的好,以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一切,相信就會時時開心天天幸福。

好喝莫過糊塗面,要想使生活的滋味醇美,也應該達到糊塗的境界!

(作者為嵩縣鎮中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