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這波房價上漲的浪潮,從2015年持續到2018年,2年多的時間裡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漲幅驚人。然而在轟轟烈烈浪潮的背後,許多被人忽視的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特別提示:以下內容根據讀者來稿整理而成。

颱風眼中的紹興

2016年底,三線城市紹興的房價還在9000元徘徊,紹興柯橋步行街的人們都在談論北上廣深的房價暴漲的故事。紹興人或許還不知道,一次三線城市的漲價浪潮也將席捲而來,同樣的故事即將在自己身上發生。

紹興這個城市,多年來似乎一直都浮於塵世之外,從2010年到2016年7年間,紹興的房價一直都穩定在10000萬左右,上下浮動不超過30%。就連全國房價上漲最猛烈的2010年,紹興房價也只是象徵性地上漲了50%,隨後又回落到一個穩定的區間。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紹興古城

相比於深圳、廈門2016年房價翻倍的行情,紹興顯然像一個溫文爾雅的書生。在房價點火行情啟動的2016年,就連相鄰的兄弟地級市嘉興市,也在2016年走出了房價大漲行情,而紹興的房價依然不溫不火,只有紹興各樓盤售樓處略微增加的人流,顯示出紹興並未與外界環境完全斷絕聯繫。

前有上海杭州的房產限購,後有嘉興寧波的房價暴漲,被漲價潮包圍的紹興卻風平浪靜。但這僅僅是暫時的,因為此時的紹興,只是不過身處颱風眼中

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7年初,位於紹興柯橋CBD邊的新樓盤——大都會,即將開盤,開發商是紹興一家本地房企。而大都會樓盤的名字頗為霸氣,它拋開紹興特有的文墨氣息,直接轉向霓虹閃爍的都市風格,大有魯迅當年棄醫從文的風範。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柯橋CBD樓宇

大都會尚未開盤,但是關於開盤價的消息已經滿城皆知,因為它對外宣傳:開盤價不會低於1.3萬元每平方。要知道,當時紹興柯橋房子的均價才8500元,柯橋百姓對房價“萬字頭”的概念還停留在電視新聞中。所以,大家都把大都會的開盤價當成了一種營銷策略,並不當真,頂多是對“柯橋CBD”這個地段的致敬。

當新聞成為現實

2017年3月,回老家過年的外地商賈都返回了紹興,萬商雲集的柯橋又恢復了車水馬龍的景象,此時,元壟大都會悄然開盤。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大都會樓盤

儘管參加大都會開盤認購的人不多,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一個爆炸性新聞能在10分鐘內傳遍全城。這次,傳遍全紹興城的消息是:大都會開盤價真的是1.3萬!

大都會附近幾個小區的業主臉上樂開了花,因為他們的購房均價基本不超過1萬元。而更多的人,把大都會房價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即使是尚未買房的剛需一族,也只是把大都會當做紹興房價的個例,並未引起重視。

而此時的大都會,其實已經點燃了柯橋房價火箭的第一節。

趨勢變得不可阻擋

2017年6月,柯橋金地四期開盤,均價同樣是1.3萬元。這次,大家似乎感覺到了樓市轉牛的氛圍,金地四期開盤當天就被一搶而空。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金地“日光盤”

2017年8月,臨近大都會的群賢府開盤,均價1.45萬元。購房者趨之若鶩,剛需們加入了搶購的隊伍。

2017年10月,恆宇錦園1.5萬;2018年5月,金地五期1.6萬;2018年8月,璞悅1.9萬(含2500元精裝費)。

大都會好像捅破了柯橋房價的天幕,一夜之間,柯橋房價瘋狂生長,日光盤比比皆是。

全民買房時代

2年前,柯橋人聊天的內容多半是“今年生意怎麼樣?”,而如今,大家寒暄的內容成了“你家房子又漲了嗎?”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從2017年到2018年,一小半柯橋商人都新買了一兩套房子。對他們來說,近年來不景氣的外貿環境,加上嚴厲的環保檢查,做輕紡布料生意賺的錢,遠不如房子升值收益多。當然,在柯橋購房人群中,有許多拆遷戶的身影,他們身懷百萬現金,購房過程十分“土豪”。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紹興各縣(市、區)房價排行

柯橋房價的火爆程度就連紹興越城區的炒房者也分外眼紅。憑藉杭州地鐵直通柯橋這一概念,柯橋房價一舉超過了紹興老城區越城,成為了大紹興範圍內最高的縣市區。

至此,紹興柯橋房價猛烈上漲的浪潮基本結束,至於以後的事,誰也不好說。

那些被人忽視的細節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人這一輩子只有不超過5次暴富的機會,當下次房價浪潮來臨時,你能否牢牢把握住?房價上漲時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往往是最重要的線索。

在這次三線城市房價上漲過程中,許多城市呈現出一個奇怪現象。並不是購房者多,從而慢慢推高房價;而是房價突然拉高,引來很多買家。而敢於最先提高售價的開發商,其自身就足夠不同尋常。

真實回憶錄,這波房價上漲過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結語

人們的追漲殺跌心理,不僅僅體現在股市,在樓市中同樣適用。

樓市越火,房價越漲,大家越敢買。如今,部分城市房價出現回調,但是大家卻越跌越不敢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