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系列之穴位篇52: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之說

“病來如山倒”,小編這兩天身體不舒服,上吐下瀉了整整兩天。整個人跟虛脫了好久的病人一樣,此刻深感健康的重要性。如果平日裡好好吃飯,胃就不會跟自己“作對”了。在今天我們分享穴位日常養生知識之前,再給大家強調下: 健康真的很重要。多瞭解並實踐一些養生法到切實的生活中才算是對自己和家人真正的負責任。

風池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52: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之說

定位:

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炎,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高血壓,精神病,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艾灸:

間接灸3~5壯,或者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

推法,揉法,點按法,點法,按法。

功效:

平肝熄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風池穴是治療頭面部五官疾病的重要穴位,因此除了眼睛疾病以外,對鼻炎、耳鳴、咽痛等有一定作用。還常用於防治頸椎病,特別是頸肩部肌肉僵硬、落枕,或伴有頭暈頭痛者。此外,上下摩擦風池穴有祛風散寒的作用,能有效防治發燒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按摩手法:兩拇指持續往上點按,或快速上下擦動。也可以使用常規的艾條灸來作日常保健養生。

腦空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52: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之說

定位:

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平腦戶穴。

主治:

頭痛,頸項強痛,目眩,目赤腫痛,鼻痛,耳聾,癲癇,驚悸,熱病。

艾灸:

間接灸3~5壯,或者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

點按法,推法,揉法,點法,按法。

功效:

醒腦通竅,活絡散風。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用雙手拇指羅紋面分別按揉兩側腦空穴半分鐘,以酸脹為宜,其他手指置於旁邊以助力。此手法可防治頭痛、目眩、頸項強痛等病症。習慣艾灸者,也可採用常規艾條灸。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採用間接灸,旁邊一定不要離陪人。

承靈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52: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之說

定位:

頭部,前髮際上4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主治:

頭暈,眩暈,目痛,鼻淵,鼻衄,鼻窒,多涕等。

艾灸:

間接灸3~5壯,或者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

點按法,揉法,推法,點法,按法。

功效:

通利官竅,散風清熱。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鼻部有各種不適症狀時可以通過刺激承靈穴來改善症狀。方法: 雙手中指同時出力揉按承靈穴,有刺痛的感覺,每天早晚揉按一次先中指左上右下,後右上左下。也可以在有人輔助的情況下進行艾條灸療法。

正營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52: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之說

定位:

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上2.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主治:

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

艾灸:

間接灸3~5壯,或者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

推法,揉法,點按法,點法,按法。

功效:

祛風消腫,清頭明目。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人有時會感覺渾渾噩噩,按揉正營穴可以讓人變得清醒。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揉按正營穴,有酸、脹、痛的感覺,重按時鼻腔有酸脹感。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這樣經常按摩,慢慢這種頭暈腦脹的感覺就會消失。也可以採用最簡單的艾條灸來操作。

目窗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52: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之說

定位:

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主治:

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遠視,近視,面浮腫,上齒齲腫,小兒驚癇。

艾灸:

間接灸3~5壯,或者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

推法,揉法,點按法,點法,按法。

功效:

明目開竅,祛風定驚。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常按目窗穴可以很好的改善遠視和近視的情況。按摩方法: 拇指彎曲,以指甲垂直下壓,掐按穴位,每次左右各掐按一次。正值高度用眼的初中、高中生,可以經常按摩這個穴位來改善視力情況。當然,此穴位也不例外,可以在有陪人的情況下進行常規艾條灸。

小編今天分享的5個穴位。風池醒腦;腦空降濁;承靈通竅;正營止痛;目窗明目。每個都有其特定的療效,如果有上述症狀者,不妨每天抽一點點時間,按一按,適時艾灸一下,也許很多不好的症狀就慢慢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