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非主流」的保健穴位——膏肓穴

「穴位」“非主流”的保健穴位——膏肓穴

「穴位」“非主流”的保健穴位——膏肓穴

在中醫養生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提到具有保健、養生作用的穴位,即使不是專業人士,也能多少說出幾個,如足三里、太溪、三陰交、氣海、關元等等。而今天要介紹的穴位與上述廣為人知的穴位相比,則顯得有些“非主流”啦,但其保健養生、治療慢性虛損性疾病的功效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病入膏肓”的成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此語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形容病邪深入到藥力無法達到的機體深部,病情嚴重到了無法醫治的程度。而在人體上卻確實存在著以“膏肓”命名的穴位。

膏肓穴

“膏”指心臟包膜和脂肪,“肓”指心臟和隔膜之間的區域,在針灸理論中膏肓之間的部位屬手厥陰心包經經氣所過,此穴即為手厥陰經經氣發於背部之處,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3寸處,肩胛骨內側。

膏肓穴的主治功效十分廣泛,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雲:“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可見此穴位對肺氣虧虛、腎精不足等慢性虛損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療效,對於先天不足、體質較差的人也可起到調和氣血、保健強身的作用。

本穴位治療時應以灸法為主,可用艾條溫和灸,也可隔姜灸或直接灸,且施灸時間宜長、壯數宜多,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孫思邈在論及膏肓穴時曾說“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疾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無疾病不愈矣”。說明膏肓穴的“非主流”地位從唐代就開始了,而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膏肓穴取穴時的特殊體位。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中詳細描述了取此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得動搖···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由此可知,灸膏肓穴時,需採取坐位或側臥位,上身前屈,雙手交叉抱臂,使雙側肩胛骨充分張開暴露穴位,然後方可施灸。一般以大艾柱灸7至10壯,亦可以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膏肓穴能提高心肺功能和人體免疫力,即使它在灸法取穴及操作看起來有些繁瑣,但看在它對於治療慢性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所作出的貢獻還是值得一試的。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穴位」“非主流”的保健穴位——膏肓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