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喵的一一
這是個令人糾結的問題,買了房的人多半希望房價繼續向上或至少不跌,達到保值增值的效果,沒買房的人大多希望房價回落,有機會上車,以更少的代價解決自己的剛性需求。
對於房價走勢的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
先說一下我觀察到的一些情況,不一定有代表性,但值得我們思考。
現象一:
我居住的城市佛山從人口規模、經濟總量、所處位置來說,算是一個準一線城市了,在2015年之前,地段較好的樓盤大多在1.5W左右,我這個小區的二手盤多年穩定在8K-1W的水平,2015年底的時候,本來想著攢點錢換個大戶型,一來手頭資金不足,而來覺得樓市好像挺穩定的,沒有下手,從2016年初開始,房價像火箭一樣上竄,到2017年初的時候,不到一年的時間,小區的二手房均價漲到2W以上,周邊的新盤很多都到了3W了,這樣的瘋狂,相信大多數人在大多數城市都經歷過了。
不過,從去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我看到的情況是小區外面中介門店的房產掛牌價開始出現回落,中介人員也變得比較悠閒了,小區裡面帶客看房的人數明顯減少,這說明一方面購房需求開始減少,另一方面周邊大量新建成的樓盤分流了一定的購買力。我在房產網站上查了一些數據,也印證了我這種看法,無論是我所在的小區的平均成交價,還是周邊地區的平均成交價,同比2017年都下滑了4-7%左右,但是這種下滑是否會一直持續,真不好說。
現象二:
我老家在湖南,一個標準的三線城市,年初回去的時候,我父母說2010年單價3500買的現在住的這套房子所在小區的二手均價在8000左右了,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也就4500左右,基本上就是2016年這一波漲起來的翻了接近一倍了,周邊有一個拆遷回遷小區的售價據說被標到1.2W起步,不用說,主要面對的拆遷戶。不過這個月我帶老婆孩子旅行途中,回家小住兩日,看到中介的放盤價大概在6500-7000左右,也就意味著大半年的時間,回落了8-10%左右了。
現象三:
還是這次回老家,晚上帶著孩子去公園溜達,觀察了一下週邊的十幾個樓盤,在晚上8點——9點的時間段,入住率較高的樓盤亮燈率不超過70%,大多在20-40%左右,也就意味著有大量的房子是沒有住人的,至於是否賣出去了,不知道。
在我父母自己的那個小區,建成交付已經有7、8年了,有很多棟樓房的裝修率不超過50%,但是據說都賣掉了............是沒錢裝修?還是純粹投資炒房?不得而知。
現象四:
仍然是老家,當年我家裝修的時候找的那家歐派櫥櫃的旗艦店,關門了,大門上掛了個大大的“門面轉讓”的牌子,當年買傢俱的全友傢俬那家店,在去年已經關門了,這些情況是否又進一步印證了房屋裝修率低的猜測呢?
現象五:
這次在老家,看到新開了不少中大型餐廳,基本上請人吃一頓飯,7、8個人吃掉600-800元是很正常的,此外,小車的數量大幅增加,路上的車流量大了很多,路邊、小區停的滿滿的,車的檔次和兩三年前相比也提升了不少,很多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的豪華品牌車型,這是讓我非常詫異的。因為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老家的總體經濟發展並沒有大的波動,人均收入水平也沒有大幅提升。那麼,是什麼因素促使一批人富餘起來,消費水平有了大的提升呢?如果不是樓市的上漲帶來資金的注入,讓一部分樓市的交易者獲得收益和財富,還能有什麼方式嗎?
上面這些是我自己的親身觀察,相信有不少朋友有同樣的感受,接下來,談一下我對未來的看法。
1、消費降級已經成了一個熱詞,也成為了很多有房族尤其是房奴的現實生活,在最具有購買力的中產階層被不斷上漲的房價壓的被迫不斷壓縮日常生活支出和其他消費支出的時候,剛需們還能有多少能力和勇氣去繼續實現購房的目標?如果房價一直漲,大部分人首付都付不起,或者就算能付得起首付,月供也高的驚人,能有多少人願意去承擔這種壓力?
2、與前面幾年相比,雖然貨幣的超發一直在持續,但是信貸縮緊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房貸額度限制、首付比例增加、房貸利率上調等,種種措施大大提高了通過槓桿方式購買住房的成本和難度,如果剛需族想通過老老實實貸款買房的路都走不通,那些等待出售的大量新建房、二手房、投資房,能賣給誰呢?這些房子放在那裡,就意味著資金成本、利息成本的損失,有價無市,不交易,等著孵小雞嗎?
3、網上看到一些朋友的朋友圈截圖,打包出售某個城市的房產,一個包少的4、50套房產,多的2、300套房產,價格6-8折,不拆零賣,這種狀況,是否意味著投資者踩踏的情況有可能將要發生呢?廈門在最近這大半年已經經歷了這樣的事情了,房價腰斬,投資客的房子賣不出去,其他房價暴漲過的城市,會不會也要經歷這樣的一個“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過程呢?
4、中央已經定調了“房住不炒”的基調,配套的政策也在慢慢出來,尤其是共有產權住房的這個大殺招,一定鋪開推廣,對於穩定房價、打擊炒房、擠壓房地產泡沫水分的作用,會非常大,對於炒房族來說是真正的噩夢;
5、房產稅這個討論了很多年的話題,預計很快會有全面落地了,一旦落地,對於手握多套住房的人來說,持有成本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上升,儘快的出售多餘的房產,將會是一個急迫的選擇,這種房源的大量湧出,會對房價的平抑和打壓起到助推的作用;
6、政府、地產商層面也不會希望房價繼續過快的上漲,這種透支未來的行為是具有毀滅性的,房價的企穩甚至適度的回調,對於樓市的穩定和未來的長期發展肯定是最有幫助的;
基於以上的判斷,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的房價應該是會走出溫和下跌的趨勢的,再不跌,還能有幾個人買得起房啊?
元寶爸爸: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爸爸,70後花樣大叔,專注育兒、教育和親子旅行的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轉發我的觀點,更歡迎評論發表您的意見,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房價、學區房是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
先說判斷:2018 年房價會下降一些。
憑啥這麼說?
因為,在我們國家,房價的關鍵要看政策,明年國家樓市的政策是這樣的:
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
“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的意思是:
家裡要買第一套房的,都儘管買,不設什麼門檻了。想買第二套房的,政策也支持,你買得起就買。
這是2017年12月23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最新確定的政策。
這個政策傳遞的最大信息就是:放寬。
國家為啥放寬買房的限制呢?
原因很簡單,炒房的人都撤了、不炒房了!
現在還想買房的人,都是剛需,都是要自己住的,既然這樣,國家為啥還要限制買房呢?!
那為啥炒房的人都撤了,不炒房了呢?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普通房價、學區房價都已經炒到太高了,到頂了,再炒就要砸在自己手裡了。
所以,我們把政策背後的原因說明白了之後,2018 年的房價是漲是跌也就很清楚了。
已經到頂了之後,自然就會要跌一些,你說對嗎?
你覺得在 2018 年,普通房價、學區房價會怎麼樣呢,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我們是關注教育和社會話題的洋蔥數學,點擊關注,成為你的教育好助手。
洋蔥數學
(-東南偏北)
2018年房價會漲嗎?
其實我們不如換一種說法:2018年,還允許房價漲多少?
估計大家今年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過往“金九銀十”的說法,在今年看來沒得到多大的體現。歸其原有,還是大會明確了“房住不炒”,而且各地的調控措施在今年也開始接踵而至~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接二連三的調控下,房價2018年還會繼續上漲麼?
我們不妨先回顧下以往樓市調控下,各地房價的情況:
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史稱“新國八條”),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確定本地區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於一季度向社會公佈。
始於2016年3月25日的本輪房地產調控,與始於2009年12月的那輪調控,有很多相似之處。2010年多次出新政,市場仍未明顯降溫,最終於2011年1月出臺“新國八條”,並要求各地制定房價控制目標,其後全國主要城市房價趨於盤整,半年後下跌。
也就是說政策的調控往往會有一個延遲性,而今年下發的一系列政策,雖然目前已經有部分城市樓價開始回調,但是核心的二線城市並沒有出現回調。
筆者認為,長期來看,房價漲幅與居民收入漲幅相適應,也即房價收入基本平穩,這是合理的房價控制目標。但是一些較有競爭力的二線城市的房價依然會保持平穩增長~~
天天說錢
樓市調控一年零一個月了。對於絕大多數買房者來說,糾結的永遠是明天要不要買房,彷彿每走一步都是“險棋”。
從目前趨勢看,四季度樓市依舊會延續趨冷的氛圍。因此,處於深度觀望中的不少想買房的朋友都把買房的希望寄託在了明年,抱著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
個人認為這個房價的確還會再漲。
第一, 錢不值錢了,老百姓沒有更好的保值投資手段。
第二, 政府倡導的城市化進程,產生大量剛需。
第三, 二線城市放開大學生入戶政策,也增加了剛需。
第四, 政府財政收入大部分來源於土地。
第五, 房地產拉動配套行業,產生就業率。
第六,政府在治理房地產業市場上沒有提出使房子降價,而是穩步推進。
有人拿出李嘉誠王健林等在賣房產的事情來證明房價即將下跌。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大佬們在賣房子,但是接盤的也是大佬。難道那些接盤的大佬都是傻子不成?
當然,房價漲幅與城市以及城市裡的地段有密切相關,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一樣。不過我覺得至少在一二線城市,房價的整體趨勢還是往上走,就像鄭州,雖說調控力度一再加大,但是房價卻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跌。對於打算買房的朋友來說,個人建議要趁早,因為未來房價只會越來越高。
鄭州生活印象
2018年房價走勢
對房地產開發商和廣大民眾來說,令人糾結的2017年即將過去,開發商和業主期望的價格都不盡人意。那麼,2018年的房價又會怎麼樣呢?
1、從全國的房價來看,明年的房價仍然是企穩,穩中有變,變數不大。不會有大的上漲,也不會有大的下跌。但是現在的價格,是市場政策調控的結果,如果調控一旦放鬆,那麼價格可能進行反彈,但是,明年,調控政策退出的可能性不大,大家不要盼著價格會有暴漲,也不會有暴跌。
2、明年房價上漲仍然有限制因素,國家加快推進租購同權政策,激發民眾轉變住房觀念,各大城市相繼出臺出租大盤規劃,抑制房價過快增長。
3、2018年市場的成交量可能會比今年要減少。主要原因是市場的供貨量少。由於2017年去庫存,很多地方已經無房可賣,但是後續土地供應較慢,加上環境治理、工期延後,很多工程跟不上,房子建不出來,拿到銷售許可證比較慢,進入市場的可售房屋量比較少。
4、2018年,房地產開發商惜售依然存在。因為在資金投放上可能會偏緊。對於明年的房地產市場,資金還是比較吃緊的,所以,融資及加快現金流的回款是很重要的。
5、從整個政策層面,明年的市場調控和租購同權政策會逐步走向長效機制的建設,而且會繼續深化和加強。
所以,2018年的房價整體是企穩的,即便是各地區有升有降,但是,幅度都不會太大。
黃河嘹亮
2018年下半年,買房就等著撿漏吧!
據媒體報道稱:銀行信貸政策收緊,房地產企業融資通道在逐漸收緊,房企想要“拿錢”越來越難。
據數據顯示:今年(2018年)5月,上市房企(40家)融資情況非常差,融資總額(451.17億元)環比4月(769.12億元)減少了41.34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2017年)5月以來,近一年來融資額最低的一次。
對此,房地產行業內專業人士分析表示:不光房地產企業融資越來越難,現在就連購房者的購房貸款也越來越難,“消費貸”已被嚴厲監管了。
專家認為:房地產企業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以後將越來越差錢,2018年下半年,每個城市的開發商都會通過打折、優惠、全款折上折等方式來買房,廣大購房者們就等著撿漏吧!
其實,早在今年(2018年)年初,“任大炮”任志強就預測:很多開發商都沒錢了,都在賣資產拼命融資找錢!
我家住樓房
馬雲說,8年後房價如蔥,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你信嗎?記得這句話已經被傳已久,又被拿出來炒了。這類消息再一次刺激了地產這個話題,什麼一個北京老太太坐擁九套房產這類文章也是涮爆了朋友圈,不得不承認,在中國,我們必需要承認本土國情,女人以及中國式丈母孃的心理需求,即使在繁榮的大上海,每個人工作以及經濟獨立,而在選擇婚姻時,女性還是會覺得有房才有安全感,即使自己具備獨立買房的能力,仍是考慮問題之首選,畢竟一套房可是要讓個人以及所在原生家庭要付出巨大精力和代價的。
可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房價的泡沫可能會相對減少,但不代表房子開始貶值,如果真的如此,為什麼馬爸爸也進軍租賃市場了呢,在中國,房地產是GDP的支柱,很多人希望房價跌,希望不要一輩子被房子捆綁,被生活所奴役,但有時候過高的生活追求也會使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也會讓中國經濟創造更高的生活水平,儘管過高的房價一次又一次被調控,遏制,當剛需來臨之時,仍是有人硬著頭皮往前衝的,生活之根本,怎麼能不去竭盡所能?
關鍵是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條件反射,房價會跌嗎?沒人相信,房子一旦聞風而起,會有一堆追兵,紛紛湧入人潮,甘願被奴役。這兩年一線二線的限購,讓所有人群湧入了三線甚至是四五線城市,幫所有空城的地方政府解決了GDP問題,清了多年的庫存,或許,在我們心中,已經有了一種堅定的信念,房價是不會跌的!那麼你說,2018年會如何?
環球老虎財經
1、匯率、房價互相影響,2018年資產泡沫會否擊穿,全看房價、匯率是否穩得住
經歷過2016年末2017年初人民幣的匯率壓力,一瀉千里的疼痛無法忘卻,耗資萬億美元的匯率保衛戰極為深痛。
如果人民幣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可以維持媒體預測的匯率,國內資產價格壓力將大大減負。問題是,如何確保預測成為現實?
客觀來說,經濟、房價走勢和匯率實際互為支撐、相互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預測,聯儲的持續加息、縮表、美國減稅,提振美國經濟的同時,將導致我國房價大幅下跌。而房價大跌,則進一步導致大量資金外流,匯率承壓。
同樣反過來,如果我們經濟穩定,不被美國虹吸,匯率穩定,目前房價也就能撐住。
通過我國較為嚴格的資本管理,對資本大鱷的警告和震懾,大塊頭資金一定時期內守住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國內房價和經濟穩定,否則再嚴厲的管理規定也會被消解。
從這個角度而言,更好理解前幾天,槓桿遊戲從中央經濟工會議內容中,解讀出的,中央目標是維持目前房價,為其他改革爭取時間。詳見《醒醒吧,2018樓市難鉅變!中央樓市政策有微調》(12月21日)
按照中央經濟會議的指示,調控不會輕易加碼,開發商和房價依舊可以僵持。表述說得很清楚,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換句話說,只要不是過分的地方,上頭不會給壓力加碼調控。同樣,如果出現形勢不利的局面,上峰也不會阻攔地方“小救市”。
調控政策之外,影響房價至關重要的貨幣政策,槓桿遊戲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預測,2018年和2017年比可能無明顯變化,既為保匯率留有空間,也不至於大幅逼跌房價。
好了,中央的戰略定好了。但具體戰術呢?現在北京二手房已經是跌了,二線城市基本企穩,會不會跟著跌,怕不怕跌?三四線城市總剛需就那樣,去庫存已經取得這麼好效果,好效果如何繼續維持?
請看下文分析。
2、棚改目標比預期大幅提升,三四線城市房價找到新支撐,一二線城市則可以靠虹吸和人才吸引穩定房價
12月23日,是的,週六,這天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會議公佈我國2018年改造各類棚戶區的目標:580萬套。
這一目標是什麼概念?2017年,我國棚改制定的目標是600萬套。日前住建部公佈了實際數據,2017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已開工609萬套。略微超額完成。
而2016年時目標為606萬套。為此,國開行等金融機構支持了1萬多億元的融資。真是大投資、大建設、大就業,有力穩定了經濟。不僅如此,還刺激房價。
這幾年棚改和過去不同了。以前喜歡補償房子,現在流行貨幣化補償安置。2014、2015年全國庫存積壓,於是貨幣化補償安置作為“去庫存”的主要手段之一被使用。
大家拿著錢不僅開心,買房爽快,動輒全款,還參與炒房,也能刺激一些其他消費。
在2013年之前,棚改貨幣安置比例非常低,槓桿遊戲看過多個研究機構的數據,大致結論都是10%以內。而到了今年,保守估計也在五六成。就算五六成,300萬套房子吧,按照50-100萬元/套計算,意味著可以提振1.5-3萬億元住房銷售的規模。
而我國目前的住房年銷售額也就10萬億出頭。
有意思的是,2017上半年,國務院制定的2018年至2020年的棚改目標1500萬套,年均也就500萬套。眼看著棚改規模下降,聯儲加息、縮表、減稅咄咄逼人,我們提振棚改量。
在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取得不錯效果,新的庫存可能又要來時,棚改加碼實在是利好。
與此同時,一二線城市儘管供地2017年整體增加明顯,但需求確實相對過硬。目前的供給實際和需求是不匹配的。加之大家都在打人才爭奪戰,明裡暗地放鬆限購,銷售和房價未來一定時間也有了支撐。
倒不是說一些泡沫不縮小一點,起碼上述舉措保證了銷售增速可能保持穩定。有銷售增速、節奏的保證,如果外部壓力可控,房價維持基本穩定還是可能的。
這不就是中央和地方都期待的嗎?
3、聯儲加息壓力、資本市場大發展衝動,依舊是房價頭上高懸的利劍
根據槓桿遊戲上述分析,一二三四線城市,2018年樓市都有了新支撐,國內資金信心得到保障,匯率壓力也就減輕。反過來,進一步穩定國內房價,防止資本外流。
為了預防和給匯率穩定空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如果不是不得不,貨幣2018年大放水沒有可能(外部環境也不給這個空間),和2017年一樣,不鬆不緊。
貨幣政策的目標訴求看來不少,匯率、房價都要。
當然,上述分析也表明,守住資產價格和匯率之重要,很大程度是要抵禦美聯儲加息的咄咄逼人。
反過來也說明,聯儲態度、美國經濟對我國房價影響之大。譬如貨幣政策今年開始調整、調控力度達到史無前例,房價不再瘋漲,很大程度都是因為美國貨幣寬鬆週期結束,我們再不能跟著放水、做大資產泡沫。
很有意思,改變中國房價走勢的居然是美聯儲。至於穩定還是跌一點,這就不好說,反正瘋狂繼續是難了。
除了聯儲加息、縮表、美國減稅的利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上週槓桿遊戲在文章裡提醒過。劉主席也說要做資本市場強國。
現在房價是崛起了,匹配大國地位,資本市場也要努力。問題是,資金總是逐利的,股市要略微從樓市“抽血”,資本要回流部分實體,意味著房價支撐就少了點。
當然,如果資本市場可以做起來,良性循環,賺了錢買房也是正常的。所以短期內,如果資本市場可以吸引到更多錢,恐怕和加息一樣,房價不敢掉以輕心。
槓桿遊戲
個人認為房價上漲是必然,只不過漲多漲少的問題了,如果地段好點漲的就高點,就拿青島跟濰坊來說,一個是準一線一個是三線偏上游,兩個城市都有明顯的上漲,青島市某些地段近兩年上漲達1萬,濰坊更不用說了從均價4000漲到7000多。
看一個城市房價未來趨勢,主要看這座城市的發展活力,青島是山東乃至全國都首屈一指的活力跟個性與一身的大都市,未來房價肯定還是隻漲不跌!
所以說還沒買房的小夥伴早買總比不買的強,除非你打算下半輩子不買房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其他意見評論區多多交流吧。。。
宇宙萬物說
我準備買房,因為不想跟公婆一起住,算是剛需吧,手裡的錢不多。去中介問了問,價格確實不低。看了新樓盤,偏僻的沒法上班,但是稍微便宜些。位置好的,兩萬五一平,無法承受。中介說的話我覺得可信,中介說房子會漲價,因為蓋房拿地成本都在上升。所以房價不可能降,如果維持原有基礎不便就不錯了。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是限價房排不上搖不上所以我必須做兩手準備,如果能搖上限價房那還貸壓力沒有多少,生活質量也不會下降太多。糾結中。觀望房價。基本沒有降價的可能,年底了。不想折騰,貸款也不好批,不知道明年回是怎樣,但我覺得短時間內房子不會降價,要不然國家也不會大力支持租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