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加速推進!明年上半年落地!這些問題很重要

11月14日,在上交所與上海浦東新區政府共建的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揭牌儀式上,上交所發行上市部總經理魏剛透露,科創板“爭取在明年上半年見到成效”。

同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調研上交所,表示要緊扣科創板“創新”特色,全力推進科創板工作。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上交所已召集國內主要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就科創板舉行專題研討會,部署有關工作。

消息一出,有市場人士驚呼:“中國的納斯達克又近了!”

市場中也紛傳出多個版本的科創板“首批掛牌企業名單”,不過,上交所稱,目前正加速推進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的方案與制度設計,上交所理事會就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等事項聽取業內意見,但尚無所謂的“首批掛牌企業名單”。

新市場來了

魏剛表示,科創板和註冊制結合在一起,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板塊,實際上是構成了一個新市場,在現有的幾個板塊的市場之上做一個增量的改革。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整個設計裡面會把風險防控作為一個重要內容進行,爭取在明年上半年見到成效。

現行的A股IPO仍然實行審核制,但是政策層面上,註冊製作為“試驗田”得到了肯定。

對於科創板註冊制,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唐躍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可謂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成人禮”。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推行註冊制最為基本的條件,合理有效的市場機制和真正意義上的嚴刑峻法則是註冊制最為關鍵的前提條件。在實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礎上,變革新股發行制度,(逐步)實現股票全流通以及實施嚴刑峻法將很關鍵。

設立科創板消息確認後,證監會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已有授權,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有充分的法律依據。

註冊制強調形式審查和信息披露,據瞭解,科創板上市企業將由上交所進行審核,但IPO批文仍由證監會核發。

研討會透露,具體的細則將於三週內出臺,預計本月底下月初將會推出設立科創板的徵求意見稿。

財務門檻

研討會透露,首批試點企業將以高科技企業為主,暫不考慮創業型企業。

這或許意味著,想要憑藉科創板“魚躍龍門”的企業,必須有些“真功夫”。

中國社科院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永森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擬推出的科創板可對標早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擬推出的戰略新興板,是對戰略新興板的升級。

雖然戰略新興板未能最終落地,但是此前擬定的戰略新興板方案曾設置了四套財務評判標準,涉及市值、總收入、總資產、淨利潤、淨資產、現金流等維度,需要指出的是,該指標體系明確了注重非盈利性指標。

對此,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揭牌儀式上,魏剛曾表示,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是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設置一定的門檻,有利於維護秩序和保護投資者權益,雖然具體的要求還未明確,但基本可以肯定要求肯定低於現有的創業板。

是科創不是高新

研討會的定調是高科技企業,而非高新技術企業,更加突出了“科創”的意味。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趙錫軍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高科技企業的認定,一是要符合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比如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就有明確的考核指標,其次,要滿足上交所設定的上市標準,最終還是要以細則為準。

高新技術企業因享受稅收優惠而受到企業關注,在知識產權、產品類型、研發費用、科研人員方面需達到相應標準。

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科創板企業,無疑將在上述基礎上優中選優。

呂隨啟向記者表示,生物製藥、人工智能、計算機軟件、大數據等行業更貼近“科創”的要求。

這些地區的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

哪些地區的企業有望能在有限的首批科創板企業名單裡搶佔席位?

研討會透露,上海、深圳、中關村等地的高科技企業將有望登陸科創板。

上海地區的企業和上海市政府已經開始積極籌備相關工作。

據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局長張紅此前介紹,浦東已經成立科創板專項工作組,對張江、金橋等區域的科創企業進行預篩選,建立科創板後備企業數據庫,幫助優質企業在科創板註冊上市中贏得先機。

上海水到渠成科技產業研究院院長魏雪飛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表示,今天的基地簽約儀式,表明長三角有希望更多地享受到科創板的紅利,因為與京津冀、粵港澳等城市群相比,科創正是長三角的主打名片之一。

在呂隨啟的預測中,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恐成最大贏家”。比如,北京就擁有中關村這樣的老牌高新開發區,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

企業躍躍欲試

研討會透露,首批掛牌企業預計20家左右。儘管科創板尚未推出,甚至科創板的細則都未出來,但市場之中已經不乏猜想:究竟誰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市場上不少企業也翹首以盼,希望成為其中一員。

奇點汽車方面回覆《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們關注到了這個信息,但因為相關具體細則還沒有出臺,我們會持續關注。這對於我們創新型企業來說,也是機會。”

有市場人士透露,滬江對新設立的科創板有興趣。據《上海證券報》援引資本市場人士的說法,滬江在研究上科創板,與監管部門有積極溝通,或有望納入首批科創板企業,實現科創板和H股的良性互動。

不過,滬江方面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目前處於靜默期,從未對外披露任何與之相關的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滬江誕生於2001年,自成立以來,滬江逐步形成以滬江網校為主體的B2C業務和以CCtalk為主的平臺業務,包括學習資訊、學習工具、社群學習平臺和優質課程平臺四大業務體系,涵蓋升學、留學、語言、中小幼、職場、興趣等豐富的在線學習內容。

招股書披露,2015年至2017年,滬江的全站交易淨額分別約為3.04億元、5.1億元和9.71億元;收益分別為1.85億元、3.4億元和5.5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3.3%;毛利為0.96億、1.96億和3.33億元,毛利率為51.8%、57.8%、59.9%,以上各項數據逐年穩步上升。另外,儘管虧損額連續三年有所增加,但是虧損率卻在連年下降,從2015年的151%,2016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的97%。可以看出,滬江收益增速遠遠高於虧損增幅。

作為一家誕生於上海的企業,此前滬江選擇採用H股模式赴港上市。

H股模式下,在港上市的主體是註冊在內地的股份公司,股權結構清晰,而紅籌模式下,需要搭建VIE架構,繞開了國內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滬江系H股架構,可橫跨科創板和H股。

有業內人士也表示,要想憑藉科創板快速實現“A+H”,滬江、平安好醫生等選擇H股模式的企業更有先天優勢。

參考當時戰略新興板的考慮,以境內主體為主,而對紅籌迴歸則傾向於放松管制,但沒有明確時間表和標準。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未來會吸引部分中概股、紅籌股迴歸,但這並不是戰略新興板的重點。

據瞭解,近期赴港上市和擬上市的企業中,只有滬江、平安好醫生是H股,是境內公司主體,其餘小米、美團、新東方在線等都是紅籌股,是海外VIE架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