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 打新並非穩賺不賠

各路資金對即將到來的科創板打新心嚮往之,厲兵秣馬準備大幹一場。不過,雖然A股市場長期以來都有“炒新”的傳統,實際上也存在通過打新獲取無風險收益的先例,但科創板這回可能不一樣。科創板實行包容性的上市制度,採取市場化定價機制,博弈主要在機構之間進行,其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因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打新恐怕並非穩賺不賠的買賣。

首先,為了鼓勵成長期的高科技企業上市,科創板實行多元包容的上市制度,符合科創屬性的企業都有可能上市,如允許尚未盈利的企業上市,允許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上市。從已受理的50家企業來看,行業、估值和盈利情況也確實千差萬別:既有細分行業龍頭,也有產業突破排頭兵;既有盈利數億元的企業,也有連續數年虧損的企業……總的來看,科創企業商業模式較新,業績波動可能較大,經營風險較高,加大了打新的不確定性。

其次,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在新的市場化詢價、定價和配售機制下,科創板新股發行價格、規模及節奏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這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也是市場聚集信息形成資產價格的動態過程,但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對科技公司的估值可能出現波動與偏差,蘊含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其三,基於科技投資的風險,科創板設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因此,這一市場勢必是一個高度機構化的市場,各類投資機構相互博弈。此外,科創板試行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制度,實行“綠鞋機制”,在二級市場完善交易和做空機制。一方面,這對參與者的投資經驗、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加劇,投資新股將不再是無風險投資。

作為新生事物,且國內市場向有“炒新”傳統,所以並不排除科創板開板之初會出現爆炒的可能。但從中長期來看,如果堅持市場化發行,市場主體的風險與收益基本對等,打新出現暴利的機會將較小,甚至會出現負收益的可能。從近兩年企業在港股與美股市場上市的情況來看,上市破發的比例並不低。4月4日凌晨,在美國納斯達克,被稱為“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上市首日破發,收盤暴跌37.2%,就是最新例證。因此,對科創板的打新收益不宜抱過高期望,對其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要有明確認知,需以平常心待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